姜维最后的卫国忠诚——兼谈蜀汉亡国前夕的军事布署
一、用兵布置
是非成败常有借口,但不是战术不佳,而是执行有问题。
上等的战略需要有上等的将领加上等士兵才能执行,或者是下等的将领与仅有上等士兵亦可自由发挥战术,像以迅捷闻名的条顿骑兵及条顿步兵就有此特征,士兵常常以亮剑式的自行作战,很少理会将领长官的指挥。若是上等的战略被劣等将领或士兵来执行,徒然被糟踏,长官下令投降,士兵想战都不能战。
魏延的实兵诸围战术,确可御敌,但不获大利的原因,此乃严拒来敌于门外,然而敌遇不利便撤退,是以攻方得不到便宜,守方也没有机会大胜,也就是典型的“要塞防线”战术。后来姜维采用重点防御,辅以坚壁清野,此为相对的“城堡防卫”战术。这两种战术没有优劣之分,前者有孙权沿江各个要地皆设都督,以防曹魏南下;后者有曹操舍庐江、九江一带而仅以重兵驻守合肥,屡逼退孙权来犯,甚至还有追杀孙权的纪录(诏书:“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的逍遥津之役)。
而何者何优?何者为劣?没有一定。若张辽、文聘等人不独守合肥而沿江拒守,恐怕因兵分力薄而惨遭孙权正面击破(孙权有十万军队);陆抗坚持西陵不可失,保障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之防线,不放弃任何一点而错守诸围,反而有利(把长江当长城来守)。
一个聚点,一个撒线,各皆成功。是以战术的运用不同,各有优劣,没有短兵相战的实力,再高的战术都没用。士兵的实力若强,兵法所忌也无妨,比方说曹操先锋五千骑,却能曰行三百里,还能大有斩获,击破刘备十万军民,即为此例。
蜀汉的北方面临敌境压力愈来愈大,从地理位置上而言,金城郡、陇西郡及天水郡就在邻近,战略位置则有狄道、洮水等。自从姜维屡次动员作战后,曹魏不断加强军力,姜维已成骑虎之势,不是蜀再北攻,就是魏将南下,因此重兵守沓中,在所难免。事实上后来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及金城太守杨欣三路并进,策马南侵;还有雍州刺史诸葛绪,夹击迂回,欲成合攻之势;狄道方面,还有邓艾的主力;姜维以寡击众,已被包围。至于东方汉中,则是钟会三路大军,姜维西面已难保,东面无暇顾及。
汉中之亡,责任还算不到姜维头上,当时姜维也没闲着,人在沓中防卫入侵大战曹兵中。守汉中不是另有其人吗?也许汉城及乐城之守将的姓名不重要,不过论汉中之失,不论两位驻关守将而提遥远上司,未免舍近求远。
二、优劣评价
汉中及沓中失守,导致蜀汉灭亡,其中相当可议。
首先是汉中防务,要怪也是从汉中太守开始,怎会责怪守沓中的姜维呢?更奇怪的是,姜维在改用新策略以后,命令汉中太守胡济退到梓橦郡北部的狄道,而使护军蒋斌、监军王含守汉、乐二城,总管汉中防务。而此二城即为当年孔明驻兵以防曹真之处,不能说是姜维放弃汉中,起码已作到据点而守。
另外沓中在阴平郡北部,当魏之陇西,此地东为秦岭,西是岷山,道路难行。设从此地南下,看姜维的退兵路线就可以知道,必须斜插阴平,再取剑阁,拐个大圈子才能到成都。
故可知益州两大门户:汉中及沓中,双双相依,门户展障,以御北方来袭。
再看行军方向,就知道姜维的原意及预期走向。
至于汉中防务,不要只看姜维撤诸围而守乐汉,姜维另外还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姜维可没放弃汉中。而姜维在退居沓中之前,正与邓艾相战不久,因此后续的发展,亦可视为姜维继续与邓艾对战。只不过曹魏这次不但增援协邓艾而来,还带有钟会的灭国任务。为何姜维不自沓中彻退,直接援助汉中?因为前面有段姜维与邓艾的相战,而且这也是司马昭的计谋,欲东西分兵以绊姜维,后来姜维还是撤退,只不过汉中同时也沦陷,导致蜀汉北部东西两大门户均失。
另外从地理位置及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也可顺出姜维的行军路线。
[page]姜维所要面对的魏兵,有沓中北方有邓艾的主力,还有三路太守的夹击,以及诸葛绪欲断后路的威胁。而且有战争迷雾的存在,总要先接战后才知居劣势,而且后来才会发现魏军的行动,姜维若走直接路线撤退,不如采用间接路线迂回,而且要欺敌出其所不意。
所以可能想东到白水,到阳安关口或关城防守,起码关城还有粮秣可依。或许是在前往关城的半途,发现关城被破,才回军剑阁。姜维在沓中失利时,不见得预知汉中沦陷,所以不排除有增援的计划。事实上,集结残军以增援的方式,姜维后来就协同剑阁守军,共同防御钟会。
三、结论
若非右门汉中不战而降,左户沓中的守将姜维也不必撤退。兴势之役就是蜀军主力迅速增援,而使魏军撤退的显例;另外曹真南征,未出子午谷,孔明已迅速屯军,要不是当时大霖雨阻断曹真,万一魏蜀两军遭遇,也是好戏可期。但是钟会邓艾三路伐蜀,廖化及张翼的援军太慢,而且前线指挥官就地投降,既失后援又丢前线,所以汉中及沓中两道前门因双击被破,此为错误的开始。
剑阁是第二道门,姜维集结重兵以抗战,钟会强攻不下,甚至于久持不拔,即将出现粮运不继。若非此时成都被奇袭,后主阿斗下令前线剑阁众将兵“丢弃兵器、脱掉甲胄”、立刻向钟会集合投降,否则姜维坚守剑阁仍未失利。姜维因为遵守刘禅的命令,所以剑阁蜀军才就地投降,第二道门因而瓦解。
姜维以重门屏障益州并没有错,若汉中及沓中皆不失,自然御敌于国外,此为第一道门的胜算,要不是有叛将(武兴督蒋舒)内应而失的话;即使第一道门被破,还有第二道门可守,只是邓艾奇袭得太快,叛将(江胄守将马邈)再度资敌喘气,诸葛瞻又无法阻截克敌,否则蜀汉还因坚守剑阁,防卫甚佳,钟会久攻不下,都差一点出现运粮不继,准备撤军,此为第二道门的胜算。想当初关羽围樊城、攻襄阳、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正因后方两大叛将(士仁献==、麋芳失南郡),才使关羽无家可归而亡。蜀汉之所以亡国,完全可以追究到蒋舒及马邈的叛变倒戈。
只是盛言关羽失荆州(故意舍麋芳投敌不谈)、所以蜀汉亡国只好责姜维(有心使叛将之名抹去),甚至怪罪关羽的和战外交失当,或是姜维的战术用兵不妥等。各种手段及方法的本身并没有错,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执行的人,特别是含有叛变的因素,才是左右大局的最大关键。
那些拿姜维当替罪羊的人,总是搞不清为何会门户被破、首都被袭,殊不知若没有叛将的协助,其实蜀汉的用兵未必军事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