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送300两,8年后却因此官职连升三级
仆人替县令去吊唁,却误将300两送错,8年后官员三连跳成朝廷大官
世上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1852年,一个叫c的道员,突然接到皇帝的圣旨,把他从山西归绥道的调任安徽任职,惠征总算看到了希望,因为江南富裕,自己的职务是肥缺,可以到江南任职发点财,改善一下自己家庭生活状况。
贪污万两还弃城
惠征在山西归绥道之职只干了两年多,就被调往江南一带,足以看出皇帝对此人重视。而惠征所干的职务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驻地就在富庶的芜湖,管理五府一州28个县,而且惠征还兼管芜湖的税务,他的官职要比兵备道、海关道实惠多。惠征知道,江南富庶之地,他的职务既是肥缺也是要缺,一些人想来都来不了。
惠征到了安徽就开始大肆搜刮钱财,因为惠征老爹景瑞坐牢后家里财产都用在打点上,已经没有钱财可用了。这种着急敛财的心态,使惠征不到半年时间,居然就搜刮了近五千两白银。这一记载在清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有记载。
但惠征也上火,因为江南虽然富庶,但他没赶上好时候,此时江南正闹太平军,而且太平军攻不下长沙后,就向湖北进军,此时惠征也要负责对抗太平军,他主要率领地方水军镇压当地民众之乱。不过惠征虽然贪点,但安徽巡抚蒋文庆对惠征很赏识,给皇帝报奏的评语是:“识见通明,办事详审,近委督率巡船,缉拿土匪,不遗余力”。有这样得力的官员,皇帝当然高兴。
但太平军攻势太猛,1852年,太平军占领武汉三镇,并率军顺江而下要进攻九江和安徽。此时清朝让两江总督陆建瀛作为钦差大臣到江西和安徽督战。惠征按领导要求派去梁山办理粮台事宜。惠征知道形势太急,就把家眷送到泾县安置,自己带着银两到东梁山。1853年,太平军占安关,蒋文庆被杀,一时间安徽大乱,惠征一看情况不对,他带着1万两银子逃到南京,南京不开他城门,他又跑到镇江。这一跑让朝廷很恼火,大敌当前怎么敢逃脱,皇帝一个圣旨下来,惠征被革职。
郁闷而死再凄凉
惠征革职后,知道自己的罪名很大,一时间想不开突然得病死了。此时江南正大乱,对于这样一个被革职的官员,没人瞧得起,更没人来管他。
惠征在丹徒镇死后,他的家人听说,连忙到丹徒处理惠征后事。俗话说人走茶凉,什么样的官员在职时,都会前呼后拥,如果被革职或者死掉,没人再靠前。这也很现实,因为官员都要往上爬,谁还会理会革职而死的官员。
给惠征处理后事的,除了惠征的仆人以及家人以外,就是其女儿,因为一个儿子早逝,还有两个儿子年龄太小。
惠征的家人带着惠征的棺材沿江北上,准备运回老家安葬。此时家人感觉到凄凉,比惠征当初上任时的景象差了百倍,一路上没人理会惠征。
县令送错银升官
当惠征家的送灵柩的船只到了江苏淮阴休息时,突然当地县令派人到船上吊唁,并送上三百两银子,此时惠征的家人感激不尽,因为他们一路走来全是凄凉感觉,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有念及惠征旧情的官员。
三百两银子虽然比惠征贪得万两要少,但也是一个大数目了。而送银两的正是淮阴县令吴棠,他是安徽人,他17岁中举人,直到36岁参加大挑,也就是从举人再挑选的人当官,于是吴棠成为桃源县令,1851年,又调任淮阴县令。
但吴棠与惠征并不认识,他吊唁的人并不是惠征,而是另一名叫湖南道员,但这名湖南道员的灵船恰恰与惠征的灵船同时停靠淮阴县,因为都是道员,因此吴棠派去的仆人弄错了对象。
当吴棠收到惠征家人的感谢信时,才知道300两白送了。对于一个清朝江南县令来说,300两也是大数目。吴棠知道送错了银子,就痛骂了仆人一顿。但这种吊唁死人钱万不能再要回来,吴棠就再次带300两银给湖南道员,并到惠征灵船上祭奠。
对于吴棠的行为,惠征家人都很感谢,他们都表示不会忘记吴棠恩情。但吴棠并不知道,他送错对象惠征的女儿,后来成为咸丰的宠妃,那就是慈禧。虽然惠征死后,慈禧刚进宫,她不可能随行,但对于吴棠的行为,惠征的家人当然要告诉慈禧。
什么叫命?有时错事也带来好运。吴棠作为大挑出来的县令,能平安干到退休就不错了。但1861年后,咸丰皇帝病逝,慈禧发动政变,把八大顾命大臣全都拿下,她大权在握,终于可以为老惠家出口气了。
不久吴棠升官了,理由是守城有功,升为四品徐海道员。后来慈禧再次下令,吴棠连升三级,升为江宁布政使,官至二品,而且对两江及江苏等地的官员有任命权。
慈禧当然不会忘记自己老爹死后,吴棠所送的300两白银,她在圣旨中写道:“着吴棠于属员中,拣择妥员,无论道、府、州、县,出具切结考语,奏请补放,不必拘定资格,总以民情爱戴,才能胜任为要。亦不必循例会同督抚题请,以期迅速。倘所保之员,不能得力,朕惟吴棠是问。”这种待遇让很多人羡慕吴棠,认为吴棠祖坟冒青烟了。
只有吴棠知道里面内情,但他不敢声张,只能干好本职,后来吴棠官至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成都将军等职,成为清朝大员。可见慈禧没有少帮这位送错钱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