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历史谜团:赤壁之战的四大悬疑

2022-05-19

公元208年的四大新闻

如果让时光整整倒流一千八百年,那就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也就是赤壁战火从此闪耀于史册、破曹英雄开始传诵于人间的年头。这一年确实不同寻常。它不仅长达十三个月———十二月份之后还有一个闰月;而且每个季度都有轰动天下的新闻:一是春正月曹操开始在邺城训练水军;二是夏六月曹操成了汉朝的丞相;三是秋九月曹军占领荆州,追击刘备;四是冬十二月刘备与孙权的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新年伊始,曹操就忙于水师的操练,显然是准备对江汉地区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来的事实表明,这实际上是赤壁大战的前奏;曹操的水军这一年底覆灭于赤壁,可谓首尾呼应。

时值炎夏,曹操让汉天子任命他为丞相,其意图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一举措犹如公然亮出了特大的政治标语:“我已具有取代汉天子的合法地位!”因为世人都了解这样的背景:早在西汉后期,汉家即将改朝换姓的谶言就流行开来,例如《西狩获麟谶》说,汉朝灭亡的时候,接班人就是当朝的“丞相”。丞相,汉朝又称“相国”。针对这种神学预言,不但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2年)把“丞相”改称为“大司徒”,而且东汉从光武帝到汉灵帝(公元25-189年)都不再设置丞相,最高的职官只称“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东汉末年,第一个让汉朝重设丞相的,是一心想登上皇帝宝座的董卓。《后汉书·孝献帝纪》在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大事记中说:“十一月癸酉,董卓自为相国。”曹操是以讨伐董卓起家的,当他在建安元年把汉献帝这张“政治牌”掌握在手的时候,鉴于袁绍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于是让天子任命自己为“司空”,而把班次最高的“太尉”让给袁绍;可是,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自以为具备了天下无敌的资本,就让汉献帝“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上述背景下,曹操继董卓之后设置丞相并自任其职,实质上就是在代汉自立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关键一步。下面的事情,无疑是进一步扩大地盘、消灭政敌。刘备作为曹操的头号政敌,此时寄寓于荆州牧刘表,屯于樊城,樊城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跟襄阳隔着一条汉水。七月,曹操以奉行天子之命的名义“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嗣位,屯襄阳;九月,曹军到达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琮举州投降。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只得率众南奔,往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方向转移。由于刘备一向以仁德著称,当他路过襄阳时,襄阳城里的士民大多涌出城来跟随转移队伍。这支兵民同行的队伍从樊城撤出时,虽然不过数万,但一路上不断有人自动加入,到当阳(今湖北当阳县)时人数已多达十余万。江陵是个富有军用物资的要地,曹操为了争夺江陵,亲自率领五千精骑昼夜兼程,终于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刘备在长坂败得很惨,只得从斜路奔往汉津(今湖北荆门市),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等会合,同往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地区)。这时,密切关注战局的江东首领孙权屯住于柴桑(今江西九江市)。当曹军将顺江东下之际,刘备与孙权便达成了联合抗曹的协议,孙权派周瑜等率领三万水军前往夏口,赤壁之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至于冬季上演的赤壁鏖兵,则是三国形成之前的一场大规模的群英会战。孙、刘联军在赤壁燃起的冲天大火,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不仅烧醒了曹操急于代汉的美梦,还烧出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当年,这肯定是特别激动人心的大事;今天,这也无疑是历史上格外引人瞩目的一页。

赤壁之战的四个悬疑

[page]

赤壁之战结束以后,曹、刘、孙三家的发言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执一词,其新闻报道及时事评论尽管有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但在明眼人看来,通过这些内容的互相印证,还是不难弄清历史的真相。陈寿在《三国志》的《魏志》、《吴志》、《蜀志》中,就分别录入了三方之声。《吴志·吴主传》说,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共同迎击曹操,结果是“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至于赤壁破曹的战略、战术及主要过程,《周瑜传》的记载更加具体。与此大致相同的记载是,《蜀志·先主传》说,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起先,联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接着,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然而,曹操一方的说法则与孙、刘两家出入很大。《魏志·武帝纪》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种说法不但隐瞒了曹军惨败的真相,而且对周瑜所代表的一方竟然只字不提,似乎赤壁之战只不过是曹、刘之间一场小小的遭遇战,跟孙权毫无关系。如果孤立地阅读这么一段,读者就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疑问。例如清代学者姚范在《援鹑堂笔记》中问道:“此不言吴人使周瑜,何也?”当然,这一类问题,今天已不难解决,因为我们只须了解《三国志》“互文见义”的笔法,进而参考常璩《华阳国志》、袁宏《后汉纪》、范晔《后汉书》、许嵩《建康实录》等有关内容,就不会被某些历史人物的政治烟幕所迷惑。

不过,由于《三国志》等历史文献只能勾勒史事的梗概,而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又大量采用虚构的艺术手法,再加上自然地理的演变及历代传说的歧异,有关赤壁之战的地点、时间、规模及战争的诸多细节,历来众说纷纭。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学术事业的发展,在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的研究上出现了一系列著述,例如卢弼《三国志集解》(195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90),李纯蛟《三国志研究》(2002),张大可《三国史研究》(2003),张靖龙《赤壁之战研究》(2004),天行健《正品三国》(2006),于涛《三国前传》(2006),盛巽昌《三国演义补证本》(2007),沈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2007),等等。参考上述论著,我们至少在讨论以下四个问题时,能够从最新的起点出发。

第一,赤壁,是一座山的名称,还是某一地段的名称?传说赤壁的遗址现有五处,哪一处跟真迹更为接近?在历史研究与旅游事业与时俱进的今天,人们对此特别关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赤壁遗址早在宋代已有五处,即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所谓“薄圻”(后来写作蒲圻,今湖北赤壁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谓“嘉鱼”、唐《汉阳图经》所谓“汉川”、宋苏轼所游“黄州”及宋代传说的“江夏”。现在看来,最接近三国时代的《荆州记》和《水经注》可信度较高,唐《汉阳图经》以下的三种传说均与事实不符。关于这一点,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里对前人的论述做了很好的总结。最值得参考的是,近年出版的《赤壁之战研究》论证了《荆州记》“蒲圻”之说的可信性,并说明“赤壁”绝不是一座山的名称,因为它所指的范围是沿江百里的南岸地区。

第二,火烧赤壁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十月,还是十二月?过去也有不同的说法。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的著录是:“十月,曹操以舟师攻孙权,权将周瑜大破之于乌林、赤壁,操败退南郡,留兵守江陵而还。十二月,刘备攻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诸郡。”照我看,这个著录是误解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的结果。《后汉书·孝献帝纪》在建安十三年的末尾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另一件是:“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如果参考比《后汉书》撰写时间更早的《三国志》、《后汉纪》等书,我们就可以断定,《后汉书》在根据旧史记录第二件大事时省略了“十二月”等等文字。在这方面,《后汉纪·孝献皇帝纪》的记载最为详细,今摘录如下:“九月,刘琮降曹操。……时孙权军于柴桑,刘备使诸葛亮说权,权大悦,即遣周瑜将水军三万,随亮诣备,并力拒操。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徵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这段记载跟《魏志·武帝纪》相合,可见孙、刘联军早在九月份已经备战,而赤壁交锋及曹军败退的时间是两个多月以后的十二月份。

[page]

第三,关于三方投入赤壁之战的兵力,特别是曹操一方的人数,《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向有多种猜测。对此,《三国史研究》在《赤壁之战考辨》中有比较平实的分析,大意如下:曹操号称“八十万”,是虚张声势,他南下率三十万众,并荆州兵约十万,总计四十万。但曹操驻防新得荆州,分散了兵势,用在赤壁之战的第一线兵力只有一半,且又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故周瑜说“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联军方面,刘备有二万人驻夏口,孙权有十万之众屯柴桑。联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刘、关、张率二千人助阵,共三万二千。孙、刘双方都留有大军为后援。总之,三方动员总兵力五十余万,而在第一线阵地上,联军以三万二千之众,对抗了二十余万曹军。

第四,或者把小说虚构的故事当成历史的真实,或者用正史《三国志》来校正小说《三国演义》,这种现象的不时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弄清史书和小说的区别:史书的价值在于“实”,史家所追求的是“实录”;小说的精彩在于“虚”,作家的着力点是“虚构”。所以,当我们为《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鼓掌时,所赞赏的是小说家的虚构能力;同样,当易中天说什么曹操从赤壁败逃时“幸得张辽、许禇等人的接应方得脱险”(见《品三国》第二十三集)等等,读过历史文献的人往往莞尔一笑,笑的是他把《三国演义》的虚构说成了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