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刘备讨伐东吴的真实原因
公元二二二年(魏黄初三年、蜀章武二年、吴黄武元年)六月,蜀、吴两国在荆州的夷陵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吴军在年轻的统帅陆逊率领下,以持久战疲惫由蜀国皇帝刘备亲自统帅的、倾国而来的复仇之师,而后再一次以火攻,“火烧连营六百里”,使得蜀汉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从而使蜀汉重夺荆州的希望落空,也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以前,对于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但是我一直觉得此战对于三国时期“国际”局势的影响比上述两次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自此战之后直至公元二六三年魏国灭蜀,其间虽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魏吴之间也数次大战,但三国的疆域再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一直想把自己对于此战的一点看法与大家共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先抄袭一句广告词),要想对此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追本溯源,还得从公元二零八年(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谈起。
第一部分 战争的缘起
一、 兵家必争之地——荆州
荆州之名,自古即有之。在《尚书》的《禹贡》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时一面规划治水,一面根据名山大川的分布重新划定行政区,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其中就包括荆州。
到了东汉时期,荆州的辖区大致包括今天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江西西部以及贵州、广西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荆州的地理位置的确非常重要,从北部的襄阳、南阳两郡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统治中心洛阳、许昌地区;而中部的南郡、江夏两郡则控制长江天险,对孙吴的统治中心扬州地区居于上游的优势;它又西连巴蜀,控制了蜀汉向外发展的最佳通道。因此,在三国时期,荆州是三国都必须争夺的地区,谁控制了荆州,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对于这一点,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也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鲁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荆州如此重要,其势为曹孙刘三方所必争。
二、 赤壁之战后的荆州局势
公元二零八年十一月,曹操的南征军团在赤壁之战中失利,大军实施战略大撤退。但在大军北撤的同时,曹操仍以曹仁、徐晃、乐进分别驻守江陵、襄阳(可并不打算放弃荆州),防守南部防线。
同年十二月底,周瑜率领的胜利之师在占领南郡大部之后,乘胜包围江陵,并经过一年多苦战,迫使曹仁放弃江陵,退守襄阳。但东吴军也损失很大,尤其是统帅周瑜身受重伤。
在曹、孙两军在江陵鏖战的同时,刘备军在诸葛亮的谋划下,以一部在北方配合周瑜作战,而主力则以所占领的南郡一部为根据地,南下征讨并囊括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
总体而言,从赤壁之战及其之后的情况来看,曹操虽南征失利,但实际损失并不大,只是失去了新占领的荆州大部分地区;孙权一方虽在赤壁获得大胜,但在江陵之战中损失不小,尤其周瑜受重伤,并在一年多之后不治身亡,可算得不偿失;真正收获最大的是刘备一方,不但趁机囊括荆南四郡,取得了日后争霸天下所必须的根据地,而且获得了一大批对日后事业极为重要的人才,象“凤雏”庞统、马良、马谡、黄忠、魏延等一大批谋臣战将,都是在这一时期投奔刘备的。
三、 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荆州暂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此时,孙刘联盟因为利益与立场的不同也开始出现裂痕。首先是对荆州所有权的争执;其次是双方不约而同,都把益州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
但此时,由于曹操的威胁太大,双方仍然维持一种合作的关系。
到了周瑜病故之后,继任的鲁肃一向坚持孙刘联合。在其提议下,孙权决定将所占有的南郡大部(主要是战略要地——江陵)转交由刘备驻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借荆州”。
在三国时期,我个人认为,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鲁肃。或许用兵打仗,很多人比他们强,但论及对当时“国际”战略格局的总体把握,则无出其右者。“借荆州”这件事,就充分体现了鲁肃的高明。
[page]首先,“借荆州”有助于维护孙刘联盟的团结。当时的“国际”局势是以孙、刘两家中任何一家单独对抗曹操,均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只有维护两家的团结,才能获得自身生存环境的安全。其次,“借荆州”对于孙、刘两家均有益处。对于刘备一方获得的益处,相信大家都清楚;而对于孙权一方来说,一方面“借荆州”可以避免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避免两线作战;另一方面“借荆州”后加强了刘备一方的实力,可以将曹操的注意力引向刘备一方,减轻自身压力,从而使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实事上自“借荆州”之后,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西方,而东吴则获得了向交州、广州一带发展的机会)。
据史籍记载,“借荆州”之事传到曹操耳中时,他禁不住将正在写字的笔都掉在地上。我想,这是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失去在他有生之年统一中国的机会了。
四、 孙、刘平分荆州
从公元二一二年底至二一四年五月(建安十七年至十九年),刘备经过近一年半的奋战,迫降益州牧刘璋,从而占据了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今四川、云贵一带),实现了诸葛亮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刘备在短短五、六年间,由几乎无立足之地到兼有荆益,发展之快,不但让曹操而且让盟友孙权都感到了威胁。因此到了第二年(即公元二一五年,建安二十年),孙、刘双方就在荆州剑拔弩张,几乎兵戎相见了。幸亏在此时,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占据汉中的张鲁,并迅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于刘备刚刚夺取的益州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威胁;而孙权在东部的合肥战线,也承受着严重的压力。双方在共同的强敌——曹操的威胁下,暂时握手言和,经过谈判,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归属刘备。(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单刀会)
此时,孙刘联盟虽然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但一方面由于曹操的强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东吴驻防荆州的统帅是鲁肃,颇能够以联合抗曹的大局为重,因此双方的关系还勉强能够维持和平。到了公元二一七年(建安二十二年)十月,鲁肃去世,由吕蒙接任之后,孙、刘双方在荆州的僵持局势,就急剧恶化,一触即发了。
第二部分 战争的准备阶段
一、 荆州之战后的“国际”局势
经过了风云变幻的建安二十四年,三国之间的势力范围已经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与之前相比,“国际”局势出现的一个最令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取而代之的则是曹孙结盟,使刘备一方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
建安二十四年底,曹操上表孙权为骠骑将军,领益州牧,封南昌侯。而孙权则上书称臣于曹操,并劝曹操篡汉自立。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曹、孙双方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刘备一方而言,继关羽失荆州之后,孟达又因为没有及时救援关羽,害怕受到处罚而以西城、上庸、房陵三郡降魏,可谓雪上加霜。这段时间,刘备在北、东两条战线连续遭到沉重打击,但可喜的是经过诸葛亮的苦心经营,益州根据地已经日益巩固(连孙权以刘璋为号召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二、 曹丕篡汉
公元二二零年(建安二十五年)十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汉献帝在曹魏咄咄逼人的气势压迫下,被迫禅位于曹丕。曹丕正式称帝,国号魏,是为魏文帝,并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从而结束了刘氏四百余年的统治。
这里有一个问题,按说曹操在世时篡汉的一切条件都已经具备,但为何他自己不完成这一大业,反而说什么“吾为周文王”,而曹丕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呢?
其实曹操不是不愿为,而是不能为。其关键就在于孙刘联盟的巩固程度,在赤壁之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孙刘联盟比较稳固,双方从东、西两线同时向曹操发动进攻,迫使曹操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此时篡汉,无异于引火烧身,必将引起孙刘双方的联手讨伐,何况内部不靖,还存在相当多的“拥汉派”。因此在赤壁战后,曹操鉴于孙刘联盟的现实,一方面不得不放弃统一中国的雄心,另一方面则将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部上。
而曹丕所面对的局势则大不相同,由于孙权袭取荆州、杀害关羽,使得孙刘联盟不复存在,孙权遣使称臣,而刘备则元气大伤。在内部,经过曹操的大力整顿,“拥汉派”势力衰微,已不足为虑。此时,一切阻碍篡汉的障碍都已不复存在,此时不篡,更待何时?曹丕真的要感谢孙刘交恶给了自己这个机会。
三、 刘备称帝,蜀汉建国
曹丕篡汉,作为汉室后裔、并位居汉中王的刘备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page]首先,刘备通告天下,为汉献帝发丧(此时谣传汉献帝已遇害)。之后,在益州群臣的劝进下,于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即帝位于成都,仍以“汉”为国号,“袭先帝(指汉高祖刘邦)轨迹,亦兴于汉中”,史称“蜀汉”。
四、 蜀汉建国前后对东征的争论
在刘备称帝前后,面对东、北两线受敌的态势,蜀汉内部对于是东征讨伐背盟偷袭荆州的孙权、还是北伐篡汉自立的“国贼”曹丕,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三兄弟中的老三张飞以兄弟之情,强烈要求东征孙权,为关羽复仇。而以赵云为代表的蜀汉大多数群臣则认为应该趁曹丕刚刚篡汉自立,人心仍然向汉的机会,出师北伐,先定关中,再图中原。
而刘备不听多数群臣的苦谏,命张飞先统兵至江州,等待他本人由蜀中御架亲征,一同讨伐东吴。到了七月,刘备又接到了张飞遇害的噩耗,而暗杀张飞的叛将范疆、张达,更是将张飞的首级带往东吴邀功。这笔帐,刘备在伤心之余,自然将其记在了孙权的头上,于是毅然决定集结大军,东征伐吴。
恰在此时孙权在内部主和派的劝说下,遣使求和,而使者正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谨。诸葛谨以私人名义致书刘备,陈说轻重大小,云:“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如反掌。”蜀汉内部以赵云为代表的主和派则趁此机会,进行了最后的苦谏。但刘备此时已无法听进任何劝谏,反而将大臣下狱治罪。至此,蜀汉东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吴蜀之间的一场大战,已经无法避免。
五、 刘备做出东征决策的原因
关于刘备为何会不顾一切,决策东征讨伐孙权这一点,历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觉得单纯认为刘备是为关羽复仇,未免太小看这位刘皇叔了,况且从时间上来讲,从关羽遇害到刘备出师,中间足足隔了有十九个月。而且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群臣苦谏时,作为蜀汉群臣之首的丞相诸葛亮并不在其列,也就是说诸葛亮虽不见得赞同东征,但至少没有全力阻止,这就说明诸葛亮也认为此举有其必要性。我个人认为,刘备之所以决策东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诸葛亮“隆中对”的基本思想是第一步跨有荆、益,建立两路北伐的基地;第二步北伐,以荆州之军向宛、洛,益州之众出秦川。而孙权袭取荆州,使得隆中对所规划的北伐条件彻底丧失,蜀汉被困于四塞之地的益州,这一点是刘备所绝对无法接受的。而且刘备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再看看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刘备也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恢复跨有荆、益的态势,重建北伐基地。
其次,刘备一向以正统自居,称帝之后必然要讨逆伐叛,以表示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并欲使天下民众明了正统所在。若北伐曹魏,因在荆州一战中大伤元气,力量不足;东征讨吴,则自认为有必胜的把握。
再者,刘备始终以“信、义”号召天下。而从“信、义”的角度来讲,讨伐背盟偷袭荆州的孙权,不但不是一怒之下的丧失理智之举,反而是堂皇正大地捍卫神圣的信与义。正如裴松之所说“孙权潜包祸心,助魏除害”偷袭关羽,亲者痛,仇者快,天理不容,刘备“义旗所指,宜其在孙氏矣”。
最后,刘备与关羽“名虽君臣而义则父子”,他不可能不为关羽复仇。《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复仇情绪说:“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这也是很符合清理的。
对于刘备是否伐吴,曹魏的谋臣刘晔作了确切的预测与全面的评论。在吕蒙袭杀关羽之后,曹丕曾下令群臣讨论刘备会不会替关羽复仇,群臣都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刘晔独持异议,认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虽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刘备必然会做出东征讨吴的决策。孙、刘之间的一场大战,也就无可避免了。
六、 蜀汉的兵力部署及东征军团的编组
刘备虽决心东征孙吴,但并未失去理智,这从他的兵力部署就可见一斑:蜀汉战斗力最强的两大军团,马超坐镇蜀北,魏延驻防汉中,以防曹魏趁火打劫;作战经验丰富的赵云军团作为东征军团的总预备队,留守江州。这一方面表示刘备对赵云反对东征的不满,但也许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东吴军队从其它路线偷袭益州,以确保益州根据地的安全;至于东征的主力,刘备则调集了一切可以调动的机动部队,以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先锋,吴班、陈式统率水军,黄权、傅彤、赵融等统率步兵。留诸葛亮留守成都,辅佐皇太子刘禅,蜀中监国,而以马良、程畿为谋士。这次刘备征调的军队,还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部队,其中就有相当有名的沙摩可(玩过三国游戏的相信都有印象)。
这次东征,刘备所调集的兵力大约有十万之众,其中真正出师东征的主力军团大约为八万,前锋兵力约有四万。看了刘备这一次的兵力编组,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兵强而将弱。此次出师,五虎将中因关、张、黄皆亡,马超镇守蜀北,无法调动,赵云因反对伐吴而留为后援,而无一人在阵中。刘备所用将领,多为川将,经历阵战较少(这也可以算是刘备自己种下的苦果,夺取益州之后,刘备用于南征北战的主力军团仍是从荆州带来的部队,而川军则主要担负地方治安的职责,而川军中原来较有经验的将领,诸如吴兰又不幸在汉中之战中阵亡),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也使得刘备不得不以皇帝之尊,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这一点在后来的夷陵决战中,也成为了蜀军的致命之伤。
[page]七、 东吴的对策
孙权在向刘备求和遭到拒绝之后,也就开始积极准备作战。首先,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再一次遣使向曹丕称臣,而曹丕则册封孙权为吴王。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于北方的威胁。
但是对于孙权而言,局势并没有因此而有明显的改观。用何人来抵挡气势正盛的刘备大军,是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老将程普已去世,而周瑜、鲁肃、吕蒙又不假天年,壮年病逝,周泰、甘宁在东线与张辽对峙于合肥战线,也无法调动,其他将领以猛将居多,智勇双全的帅才却难以找到。
人选倒有一个,就是陆逊。陆逊字伯言,是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婿,极富智谋,曾得到吕蒙临终的大力推荐,也受到诸葛谨的极力推崇。问题只有一个,他太年轻了,资历太浅,能否得到功臣宿将的拥护呢?能否抵挡得住经验丰富的刘备呢?但陆逊对此却早就成竹在胸,一接受孙权的任命,他立即开始着手防守军团的编组。
东吴的防守军团,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统领五万大军在第一线拒敌,诸葛谨屯驻公安,孙权屯驻武昌,为后援。孙吴三线总兵力当在十五、六万左右,实力在蜀汉东征军团之上。而且东吴又采取三线纵深配备的战略,使得刘备东征军团面临的困难更是成倍增加。
八、 吴、蜀双方的优劣对比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无论从兵力,还是从将领的素质来讲,优势都无疑在东吴一方。因此,决不能将夷陵之战与官渡、赤壁相提并论,称之为以弱胜强。
但是,蜀军也有其优势。首先是复仇之师,所谓“哀兵必胜”,讨伐孙权背义袭盟,全军同仇敌忾,有一股不可阻挡的锐气。其次,刘备在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即帝位,七月即出师东征,将士刚刚受封受赏,正是立功报效之时,加之刘备御架亲征,更使得士气旺盛。其三,蜀军居高临下发动进攻,又善于山地作战,占有地利。其四,从第一线兵力来讲,蜀军八万,吴军五万,蜀军也占有优势。
而吴军兵力虽强,也有其弱点。首先,荆州为刘备所统治十余年,而东吴刚刚夺取,虽初步稳定了局势,但民心仍然在蜀汉一边。加之刘备称帝并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正统旗号,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其次,陆逊并未服众,若一旦处理不当,第一线军团随时可能分崩瓦解。其三,曹魏坐山观虎斗,时刻准备趁火打劫,以收渔人之利,故而吴军实际仍然是处于两面受敌的态势,形势更为不利。
综合来讲,吴、蜀双方各有短长,可谓势均力敌,双方各有胜机。这就决定了此战双方都不可能取得速战速决的胜利,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双方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斗智斗力,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九、 曹魏的态度
在三足鼎立的形势下,吴、蜀双方的这场大战,绝对无法忽视曹魏的影响。至少,由于曹魏的强大压力,双方都不敢全力以赴。因此,曹魏在这场战事中的态度如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孙权遣使前来称臣时,曹魏内部对于应对此次战事采取何种立场,也展开了讨论。还是那个刘晔,建议趁此机会与蜀汉合力灭吴,然后再对付蜀汉,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他劝曹丕说:“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经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国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曹丕则认为不如接受东吴称臣,趁机偷袭蜀汉。而刘晔告知曹丕,诸葛亮留守成都,马超、魏延军团均留驻原地,显然已经有所防备,因此仍是伐吴较为有利。最后,曹魏决定暂时采取观望的态度,根据战事进程再决定方针。
(三国时期真是人才辈出,刘晔的建议实际上是三国形成阶段最后一次统一的机会,可惜被曹丕放过了。在公元二一四年,刘晔还敏锐的发现了另一次统一的时机,就是趁刘备刚刚夺取益州,人心未附,而又东下与孙权争夺荆州的机会,乘夺取汉中之势进兵蜀中,可惜又被曹操一句“既得陇,复望蜀?”给失去了。到了此战之后,随着孙刘联盟的重建,三分天下的大势就已不可逆转了。从而使统一的时间被延迟了近六十年。)
- 上一篇:觉岸寺
- 下一篇:古墓惨遭盗掘 一只千年白狐为什么甘愿为墓主守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