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八阵图神秘面纱 正名军事家
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里,描写诸葛亮的奇能,其中最为夸张渲染的,莫过于“祭风”和“八阵图”。在此,我主要是揭开“八阵图”之神秘面纱:
在演义里,我们所见识的“孔明巧布八阵图”,奇幻玄妙,把东吴大军玩弄于股掌之间,连新立大功的东吴都督陆逊都险些“客死他乡”,最后在黄承彦的引导下:才走出了迷阵。这段情节的描写,确实神奇诡异,精彩无比。但以史实来看,未免有些讽刺了。
根据《三国志》中所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元戎),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由此可知,八阵图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先来看“阵”,阵是古代两军交战时所部署的一种行列形态。阵形部署博大精深,有作战所用,也有屯驻时所用。“阵”要依照敌情、地形、天候的变化来设计,也就是兵书中所提的“阵法”。
“图”是规模的意思,阵图便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基本部署阵形。由此可知,所谓八阵图,就是乃八种阵形组成的综合阵法,而不是“八卦阵”。
汉朝的大儒郑玄在书中就有所载,孙武有八阵之设计,即根据现有资料所载的“方、圆、杜、牝(音“聘”)、衡、罘(音“符”)置、轮、雁行”。而孙膑的兵法中,也有“八阵、十阵”的篇目,而且,要“知八阵之机,才是王者之将”。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以“风林火山”军旗驰名的战神武田信玄,在对《孙子兵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转化了孙武的“八阵”为:鱼鳞、鹤翼、雁行、长蛇、锋矢、衡轭、方圆、弯月,可见,八阵是在进攻及防御时经常使用的八种布局方法,而“八阵图”则是这八阵的综合。
西晋李兴在注解诸葛亮的八阵图时指出:“推子八阵,不在孙吴。”也就是说诸葛亮八阵图的设计,多出于自己的独创,而并不只局限于孙、吴。
诸葛亮自己也表示过:“八阵即成,自今行师,应不复败矣!”可见,八阵图是诸葛亮依其长于巧思的科学头脑,所设计出的独特行军、作战或宿营的阵形。
“八阵图”的目的,应是在提高进攻和防御能力,由于设计上相当实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史载,司马昭灭亡蜀汉后,曾令陈勰“学武侯图阵、用兵倚伏之法”,并表示可用“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北魏时习雍也上书给北魏文帝,称“宜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唐时名将李靖那闻名于世的“六花阵法”,也是根据诸葛亮八阵之法所创的。
那么,演义上的那座石阵是否存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不是所谓“奇门遁甲”之术,而是诸葛亮用来操练兵士的沙盘推演之处而已。在《太平寰宇记》中的记载,这个石头阵在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入口处的长江河原上,分为洞当、中黄、龙腾、鸟飞、虎翼、折冲、连衡、握机八阵,图周长有四百八十丈,布如棋盘。除此外,在陕西省勉县南部和四川的新都县,都有八阵图的遗迹。
据资料记载,诸葛亮的八阵图由变化上而言,以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蟠为基本阵形,其中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奉节县的遗迹有六十四阵,而新都的石阵为一百二十八阵,属于攻击或野战时常用的阵式。
此外,传说在成都附近有个规模最大、是一种二百五十六阵的下营阵法,属于长期驻扎时所使用的阵式。在各营的运作能力都能充分发挥,除了强大的防御力,还有很大的机动力。无怪袁准曾说“武侯所统之军行如风、止如山”了。
诸葛亮病逝于五原,司马懿在蜀汉退兵后,审视了营区所有部署和工事后,感叹道:“真天下奇才也!”相信他看到的就是诸葛亮所创八阵图的一种。
军事家的定位,应看他在军事学上所作出的贡献,而不是单凭战绩胜负而定。所以诸葛亮军事家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而南北朝时百战不殆的名将陈庆之只能算名将,区别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