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肃周瑜战略眼光之长短高下
这是一篇人物评论的读后感,单独成文,用来表达一个和目前不少现存观点不同的看法。
原文兄台对这周瑜和鲁肃这两个历史人物战略眼光的高下,是这样的:
“周瑜的短处在于大局感欠佳,没有看到孙刘联盟是当时两家能够生存的唯一之道,一再主张杀死或软禁刘备。赤壁战后,他在南郡前线一再和曹仁过不去,结果自己受箭伤,不但荆州被刘备抢得,连自己的年轻生命也搭上,可惜。
周瑜一再主张消灭刘备,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不够远见的地方。
有一点要说明,当时的孙吴实力不能过高估计,孙吴取得赤壁、夷亭两次大战的胜利,可孙权称帝却迟到229年,曹丕在220,刘备跟进在221(可能年份差一年),其中原因就在于孙吴既无名份,又有江东大族的关系要融合。而且,刘备虽然最弱,要将其完全消灭,连曹操都做不做,孙吴实力恐怕更差一点吧。所以,周瑜消灭刘备的主张无论如何不够明智。
鲁肃
此人绝对是一位高瞻远见的战略家。
鲁肃,在刘备借机取得荆州之后,劝说孙权“多树操之敌”,这才有了孙吴对这一事实的默认态度。此后他继周瑜之后镇守孙吴上游,也是从不计较关羽的傲慢,只是从维护两者联盟的大局出发。
鲁肃死后,继任者吕蒙和周瑜的思路一致,于是有了袭取荆州之举,当然看不到荆州重要性的一介武夫关羽本人也是给对方机会。荆州一失,西蜀不可避免地一撅不振,直至灭亡,而上游要障尽失的孙吴也只能在陆抗死后,王濬的楼船下一片降幡了。
很多朋友都觉得周瑜如真的杀死刘备,那对孙吴很有帮助。但实际上,从刘备脱离曹操开始起,再想杀他就很困难了。周瑜对刘备起杀心,不要说实施的难度很大,只要想像一下真的杀了刘备后,刘备手下的忠心旧属会如何和孙吴作对,就知道周瑜的这一想法会让曹操多么地高兴了。对刘备的态度,周瑜和鲁肃恰成鲜明对比,一个置于死地后快,一个“多树操之敌”,孰高孰下,当一目了然。
---------偶的读后感:
很明显,上面的观点还是受了不少演义的影响,周瑜什么时候说过要杀刘备拉?他对刘备的方法是利用和软化,用怀柔的策略寄留刘备,不使刘备势力作大的前提下,又在表面维护好孙刘主次(孙权养着刘,而不是并列)的良好关系,并想利用刘备的部下关羽张飞,为自己今后的征伐天下所用,如果杀了刘备,就没有这种可能了,周瑜要杀刘备,都是演义造成的错觉,并不是历史上周瑜的作法。
而周瑜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后来莽撞撕破孙刘关系的孙权吕蒙,所以说周瑜是非常有大局观的,按历史,可以明确的说,周瑜时代是孙刘关系最好的蜜月期,周瑜分地给刘备,还交换部队并肩作战。而后来的鲁肃时代呢,恰恰是双方争战的开端,而且也征战过,如抢三郡。
周瑜除了上面阐述的有大局观外,眼光还非常的长远,他在当初刘备只是孙权附庸的时候,就看出他是个“非池中物”会反嗤的枭雄,后来刘备的发展完全证明了他的预测,他从益州和荆州二路出兵北伐的谋划,也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所见相同,而其利用曹操暂败先下手夺益州的谋略,后来的刘备完全走的这条路,而且没有受到曹操的干扰走通了,可惜周瑜死了,一切的英明决断,由于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实施者,只能化为泡影。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站在公正的角度,看待他们对自己利益集团的贡献,不能报任何尊刘尊魏或尊吴的偏见,所以偶这里说周瑜大局观强眼光长远,因为他的谋划都是有利于自己集团并很有先见性的。这里再说一下楼主说的鲁肃是所谓的“高瞻远见的战略家”。
三国志陈寿在引用孙权对周瑜,鲁肃评价时,明确说孙权评价的很对很中肯,所以才引用,这就很清楚的表明,史学家也是把鲁肃借荆州当成他的一个大缺点的,试问鲁肃的“高瞻远见”之说从何而来?恰恰相反,鲁肃是目光短浅,不光埋下了身後孙刘争战的种子,自己也吃了大苦果。
首先要搞清刘备的势力到底是一开始就很大呢,还是鲁肃借了荆州(南郡)后才变大的。这个问题史书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刘备在周瑜还活着时,虽然有南四郡,但出于东吴的包围中,处境非常窘迫,他自己说当时只能不顾生命危险不听诸葛的劝去讨要南郡,而在周瑜死后从鲁肃手里借到南郡后,刘备势力马上壮大并阻止东吴西征,用借到的江陵为桥头堡,完成了取蜀任务,势力迅速从孙权的附庸,演变成孙权方的敌对者。
本来按照周瑜的策略,孙刘可以有主次的协同作战,共同对付曹操,而鲁肃的昏招,使刘备势力一下作大,原来“多操之敌”的愿望完全落空,变成了多己之敌,史实也已经证明,鲁肃时代,刘备没有为孙刘共同抵御曹操作过任何一点贡献,(后来关羽北伐不算)。恰相反,鲁肃防关羽如防大敌,双方军事冲突不断,我想最后在单刀会上,鲁肃那样严厉的责骂关羽,自己也为自己的短视而后悔了吧。
[page]
可以说,后来的孙刘反目,都是鲁肃借荆州这个昏招埋下的苦果,如果客观的看待史实(周瑜时代孙刘关系良好共同抗操,鲁肃时代孙刘纷争不断),不带尊刘的有色眼光看问题,鲁肃没有远见的行为, 大大损害了自己集团的利益,也损害了原来和睦的孙刘关系,这样的人又何资格称为“高瞻远见的战略家”呢?
如果说鲁肃是刘备的卧底,对刘备集团有利是他本意的话,哪倒不用说他,但事实是鲁肃原来是想为自己集团作好事的,可最后办的糗事使多操之敌完全变成了多己之敌,
这样的人目光还不短浅吗?史书也已经把他这个大错指明了。
鲁肃借荆州的结果,完全有违自己原来多曹之敌的本意,不光多了关羽这个潜敌,史实证明后来曹操濡须口进攻东吴,东吴并没有达到象楼主说的“让刘备直接去和曹魏相争,而孙吴则抽身退出。”这样的任何目的,相反,借出江陵后,东吴向西发展的去路完全被刘备所隔断,非常大的损害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且也有违鲁肃原来“尽长江所极”的榻上策。
鲁肃在周瑜死后,没有如愿得到南郡太守的位置,又或者因为南郡远离东吴本土,须直面曹操势力又有刘备干扰,这个太守除了周瑜确实很难当,于是因为当时畏难的短视,做出了借出南郡的混招,他借荆州的出发点,并不是单纯想“扶持刘备势力”(扶持了刘备势力来对抗自己难道是他本意吗?),他原来的出发点只是他自己说明的“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但由于眼光不够长远,认不清刘备枭雄反复的本质,结果有借不还还培养了自己潜在的敌人,不光损害了自己集团利益,自己吃了大苦果,更违背了原始谋划“塌上策”,所以偶认为孙权的看法以及陈寿的记载,认为鲁肃借荆州是其一大短,可以作为权威的青史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