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之响堂山石窟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包括南响堂、北响堂及小响堂(水浴寺)3处。南响堂位于滏阳河左岸,隔河与彭城镇相望,现存有7窟;北响堂位于和村东南,与南响堂相距约15公里,现存8窟,山下有常乐寺遗址;小响堂在北响堂以东薛村东山上,现存2窟。总计造像约4000余身。
据金正隆四年(1159)《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碑》载,石窟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时,当时这里是自邺都至晋阳的必经之地,曾建有行宫。高洋“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现存北齐纪年题记,有北响堂的武平三年(572)唐邕写经记和小响堂的武平四年造像及刻《法华经》等残记。嗣后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规模的增凿,但主要窟像均为北齐时雕造,为研究北齐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响堂山石窟在20世纪初遭到严重破坏,佛像头部大都被盗凿失去,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
响堂山北齐石窟多为方形平面,平顶,分为中心塔柱式和三壁开龛2式。多在窟前雕建成带有檐柱的前廊,并刻出仿砖木结构的檐瓦、椽、枋、斗拱,在檐柱之间有的凿有内雕天王、力士等像的大龛。在前廊上部崖面上,又浮雕出覆钵式塔顶,并有忍冬及火焰宝珠等组成的塔刹,形成独具特色的塔形窟,这是其他石窟少见的形制。但由于后代的破坏和附砌其他建筑,南响堂的塔形窟如第1、2、5、7等窟的塔顶部分均已无存,前廊和檐柱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北响堂的塔形窟保存尚好,特别是第4窟(习称中洞)的檐柱和其上的覆钵顶部分较完好,可以看清原来的面貌。檐柱的中间2柱,用蹲坐的石狮子为柱,劲健有力,柱体作八角形,向上有收分,中用仰覆莲束腰,雕刻精美。在洞门外两侧雕2身菩萨立像,两侧龛柱间各开1龛,内雕着甲胄的天王立像,虽已残损,但雄姿犹存。塔形窟中以北响堂第7窟(习称北洞)规模最大,窟方形,每边各长约12米,窟高11.6米,雕刻也最为精美。可惜前廊已残毁,覆钵顶也仅留遗痕,但窟内雕刻较完整,窟内中央是边长近6米的巨大中心柱,前面和左右两侧开龛造像,后面凿出过洞,以供绕行礼拜。各龛均作天幕状,幕顶雕饰山华蕉叶,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前龛造像高达3.5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但已残损。下部宝床侧雕火焰纹莲瓣状拱小龛。龛内雕执树、抱鱼等身着甲胄装的神王。在龛顶以上,还开有一排小龛,内雕佛像。
左右两壁及后壁过洞两侧,排列着塔状小龛,龛柱多角形,有仰覆莲束腰,与窟外龛柱形制相仿,其下以跪状怪兽承仰莲为础。怪兽造型夸张,毛羽翘昂,肌肉凸出,钩爪有力,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龛柱顶雕火焰宝珠,柱身棱面上精雕缠枝忍冬图案。龛顶浮雕覆钵形塔顶,顶心承由仰莲、相轮、忍冬和火焰宝珠组成的塔刹。每一小龛就是一座装饰华丽的佛塔,也是这座大塔形石窟的一个缩影。可惜龛内造像均在1912年被盗凿一空,现存者是1922年补入的现代作品。该窟前壁开有3个采光的明窗,左右两侧各有1龛,在龛与窟门间的两侧壁面上原有浅浮雕的礼佛行列,上施彩绘,从现存少数人物遗痕来看,当时的画面是颇为宏伟的。综观全窟,总体布局计划周密,前壁的礼佛行列与两侧及后壁排列的华丽塔状龛,铺陈出极为富丽、热烈的气氛,表现了北齐皇室的奢华和权势。明窗的光线正投射在中央的主尊上,稳重庄严的造型与周围的热烈气氛呈现强烈对比,使人观后肃然起敬,收到了宣扬宗教的效果。
- 上一篇:惊讶:宋朝女人坐凳子椅子竟是伤风败俗吗?
- 下一篇:蜀国各大军区司令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