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从一次“胜仗”看关羽的失败本性》小议长沙之战
读了李牧大将军公的《从一次“胜仗”看关羽的失败本性》后,感到很遗憾,印象中李牧大将军不应该是这样拿演义来评论人物还一本正经的人。感觉该文漏洞百出。下面看我一一驳来。
一驳:首先李某人不知道关羽的第一次胜仗是哪一仗?既然拿演义说人,那鄙人认为虎牢关温酒斩华雄应为关羽平生第一次胜仗,也许李某人会说他指的是领兵打仗的“第一次”,那好且看下文:
云长曰:“他伏瓮城边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计,可杀车胄:乘夜扮作曹军到徐州,引车胄出迎,袭而杀之。”飞然其言。那部下军原有曹操旗号,衣甲都同。当夜三更,到城边叫门。城上问是谁,众应是曹丞相差来张文远的人马。报知车胄,胄急请陈登议曰:“若不迎接,诚恐有疑;若出迎之,又恐有诈。”胄乃上城回言:“黑夜难以分辨,平明了相见。”城下答应:“只恐刘备知道,疾快开门!”车胄犹豫未定,城外一片声叫开门。车胄只得披挂上马,引一千军出城;跑过吊桥,大叫:“文远何在?”火光中只见云长提刀纵马直迎车胄,大叫曰:“匹夫安敢怀诈,欲杀吾兄!”车胄大惊,战未数合,遮拦不住,拨马便回。到吊桥边,城上陈登乱箭射下,车胄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望城上呼曰:“反贼车胄,吾已杀之;众等无罪,投降免死!”诸军倒戈投降,军民皆安[page]不知该仗算不算帅兵打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羽的第一次胜仗或为“温酒斩华雄”或为:“赚城斩车胄”从哪说也轮不到长沙之战。
二驳:李某人说关羽是匹夫,那且不说孔明之前关羽是刘备的军师单从从上文“赚城斩车胄”的全过程看,岂是匹夫所为? 再看关云长治理下的荆州,若关羽不离荆州曹操孙权哪个敢动?(指演义,历史上甘宁动过)孙权到是命吕蒙取荆州了,可你看吕蒙那个熊样没有办法只有装病骗孙权迟迟不敢动手!由以上观之,说关羽是匹夫不成立。
三驳:李某人说“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这里我且不说华雄 颜良 文丑的武力是否在关羽之上?单说关云长承诺过要杀此三人,哪一次没有半到?在看看关云长斩颜良之前是否考虑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不要以为比女娲补天还难的事人家半到了就是凭运气!由此观之说关云长半事不考虑实际情况是不成立的。
四驳:李某人说“若长沙方面事先得到情报,了解了关羽军的实力,而预先设下伏兵,不用太多,十而围,5000人足够,包围关羽军,则关羽军必然全军覆没。”鄙人觉得此话未免太主观了。不知河北十万精兵比长沙5000千破卒如何?那关云长一人冲进又是多少倍?10001倍(还有个颜良)结果关云长并没有全军覆没!另外问一句你认为长沙会有5000人马吗?
五驳:李某人说:“若长沙方面拒不出战,死守城池,则关羽军不可能胜利”。对此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死守城池对于我们来看的确是御敌的最好方法,问题是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那古人可未必有我们这种想法。如果都像李某人说的那样 那赵子龙 给他10000人也拿不下桂阳更别提3000人马,由此论之赵子龙取桂阳前只要3000兵马不也是只凭匹夫之勇的表现?在我看来古人打仗大多有兵来将当水来土屯的思想,一般兵临城下都会出兵退敌,而不是一开始就闭门不战。再说那五关六将要都闭门不战那关羽也见不到大哥了。我看关羽只要500兵马有诱敌出城的嫌疑,这纯属个人观点。由此观之李某人不该说这句无关痛痒的话。
六驳:李某人说:如关羽般因为面子而为了冒险而冒险的打法,只能说是三岁小儿的行为。你家三岁小孩就会带兵打仗。
下面在说说我对长沙之战的看法: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 当你第一次看〈三国演义〉读到长沙之战前,你会想到黄忠能与关羽斗100合吗?我想没有几人会想到。也正是以为此战关羽的武力遭到怀疑!这是因为在战黄忠之前 关羽想杀谁就杀谁几乎无敌!那么凭借以往的战例关羽看不起黄忠也无可厚非的事。
有人因为此战就说关羽的水平就跟黄忠一个档次甚至不如黄忠!我人为这种说法是他们没有认真阅读演义不懂三国武将的表现。
首先看看战前双方的体力消耗,关羽大老远来不说在途中与二倍于己的杨龄军大干一仗。书上曰:直追到长沙城下。我想体力起码消耗百分之三十的体力。在看看战前的黄忠以逸待劳丝毫没有消耗体力。也就是说关羽是在有体力消耗很大后与黄忠交战。这样看来黄忠在交战时应当占上风才是,可我们看看到底是谁战了上风?斗100合韩玄看黄忠以罗下风 率先鸣金收兵。我说韩玄以罗下风是有根据的。第三天韩玄说我看出你前日不力战。不力战是黄忠以落下风给韩玄的错觉。而黄忠是否力战 就不用我回答了。
在看第二天关羽要使用拖刀记,那黄忠也是耍大刀的,你第一天以疲惫之身战一百合第二天打50合突然一败走 鬼也知道其中有计。所以第二次交手时关羽是让了黄忠三分,给黄忠一体力渐渐不知的错觉,目的在于引黄忠来追。因此当时应是旗鼓相当,这才引出“两军喝彩”的原文。在看后来黄忠与韩玄都知道之所以能与关羽打个旗鼓相当是因为关羽之计。因此关羽才敢放了黄忠,那是因为他知道凭自己的武力在公平的情况下能战胜黄忠。
所以说黄忠是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与关羽战100合落下风。并不能因这一战说关羽不如黄忠 或说与黄忠水平相当。
而历史上并没有长沙之战,我想老罗之所以要写此战并不是象李某人说的那样给关羽一个胜仗。我认为写此战的目的在于成全五虎大将之说,黄忠 正因此战一战成名,倘若与黄忠交战的是张飞或赵云我想黄忠不会有今天的名声,张合就是个例子,他虽与张飞战百十合但没有人认为他能与关羽同列。
在这里我奉劝某些人不要在拿长沙之战来贬低关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