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寺院 梵呗声中解读雪域圣城拉萨
布达拉宫(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拉萨是一座被称为圣城的城市,不仅是宗教圣地,更因其雄踞世界屋脊之上,处于绝无仅有的严酷的自然环境,显示了人类文明顽强的生命力,堪称人类城市的奇迹。拉萨位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0多米。这里是河谷平原,四面有八瑞相山环抱,城中布达拉山金顶,气势磅礴雄伟。日照时间极长,年日照3000多小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很适合农牧业的生产。这里是西藏地区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拉萨虽然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但它一直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是世界屋脊第一城。大昭寺:山羊所建的神佛之地八廓街:桑烟弥漫的转经道布达拉宫:只有灵魂可以触摸的高度三大寺:擎起那一缕温暖的佛光如果说,拉萨是一把理解西藏的钥匙,那么,寺庙和喇嘛则是一把理解拉萨的钥匙。因此,要触及拉萨的灵魂,必须首先要走进拉萨的寺庙,走近缥缈的梵音和修行的喇嘛。西出拉萨10公里,当路旁的山坡上那个仿佛白色米堆般的白色建筑映入眼帘时,哲蚌寺便近在咫尺了。
大昭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在拉萨,哲蚌寺是座身世显赫的寺庙——它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寺庙。在藏语里“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哲蚌寺位于根培乌孜山南坡,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抵达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画在岩石上的三尊佛画像。画像一大两小,俗称“师徒三尊像”。离画像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年一度雪顿节展佛用的大铁架。从哲蚌寺山门外,朝上望去,这个容纳过万名僧人的所在,建筑群沿山势逐层而建,气势恢宏,鳞次栉比。进入山门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进——不变的朝圣之路、转经之路。该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哲蚌寺的建筑很多,出名的除了“甘丹颇章”、“措钦大殿”,就是四大“扎仓”和所属康村等。能赶上雪顿节上哲蚌寺无疑是最幸运的,能够亲见展佛的一幕:喇嘛们抬着几吨重、卷成柱形的刺绣唐卡佛像往展佛台方向走,那些旁边的人流都希望自己也能沾一沾佛的恩泽,纷纷上前帮忙抬举,但有的人个子很小,肩膀够不着佛像,于是就双手紧紧抱着唐卡布卷,让自己全身悬空起来,这时没人呵斥他们——谁都想以自己的方式亲近佛。
色拉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色拉寺与哲蚌寺齐名,寺在拉萨北郊的色拉山上,在拉萨三大寺中是最后修建的一座,传说山下原长满了色拉(野玫瑰),因而得名。色拉寺创建于公元1419年,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协受宗喀巴委派主持修建的。色拉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麦巴扎仓、结巴扎仓(二扎仓属显宗)、阿巴扎仓(属密宗)及三十二个康村。色拉寺以辩经最为出名。除了周日,每天下午三点在各个辩经院都举行辩经,这种活动并不是一种表演而是僧人们日常的功课,他们通过辩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地位。僧人们辩经时机智敏捷,神气活现。说到得意处,“啪”地一个搓掌,右手斜插下去,俨然对方观点不堪一击。三大寺院中,相较于其他两寺的大气磅礴,色拉寺无疑是最灵秀的。那些山崖间的树木、山涧的水流、光滑的山石,像极了国画,意境优雅而深远。如果你喜欢登山,那里可是拉萨人最喜欢的登山处。许多人会奋力爬上去,再从那面光滑、倾斜的山壁上滑下来,一时间,大人孩子都如同到了游乐园,欢笑不断。累了,去树林歇会儿,渴了,就掬一口山泉。
小昭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那种人间的欢愉与尽在咫尺的佛像庄严丝毫也不冲突。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及其两个弟子于1409年亲手创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甘丹寺修建在高山之巅,崇山峻岭中,汽车沿着之字形土路盘旋,从山下上到寺院约10公里。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全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或许是因为甘丹寺相对来说离拉萨市区距离更远,而且历来更注重佛教理论的研究,所以,甘丹寺并不像哲蚌寺、色拉寺那么声名远扬,到这里来的游客也相对较少。“赤多康”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佛堂之一,也是宗喀巴和历任法台的卧室,1720年索朗多吉进行了扩建,到18世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加盖了金顶。由于殿内保存有宗喀巴和历任法台的衣物,所以又叫存衣殿,是宗喀巴大师当年生活之地,也是他圆寂之处。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工艺品,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难得一见,除非在特定的节日。比如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时光荏苒,三大寺驻守着拉萨,与她一道聆听着岁月的呼吸,为她擎起那一缕温暖的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