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究竟有何功绩,为什么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帝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武帝刘彻,究竟有何功绩,为何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而据《史记》《汉书》的后妃传记载,汉武帝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年)】。母王氏,汉景帝中子。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汉景帝后,汉景帝说:“此贵征也。”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儿子。
刘彻初名彘,天生聪颖过人,慧悟洞彻,进退自如。三岁时,景帝抱于膝上,试问刘彘:“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刘彘信口而应的回答,使刘启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另眼看待。
刘彘有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爱读书中古代圣贤帝王伟人事迹,过目不忘。景帝深感诧异。刘彘“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遂改刘彘名“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
景帝去世后,16岁的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汉王朝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发展,国力大幅提升,但国家仍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黄老“无为”政策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认识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他即位后,逐步将国策从清静无为调整为积极有为,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统一思想;对外北伐匈奴,巩固边防,拓展疆域。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侯
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推恩令”规定,诸侯王要把皇恩推及自己所有的子孙。这看起来是皇帝给予诸王子弟的特殊恩宠,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谱子可以封侯。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王国土,使他们力量分散,用和平的手段,达到了尊崇皇权裁抑王国的目的。
到武帝末年, 汉初以来所封王侯已被削尽。
统一思想,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一项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措施。董仲舒认为皇权出于天命,皇帝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为皇帝的集权找到理论依据,除了儒家学说外,其他学说都是"邪辟之说”,应废掉,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汉武帝很欣赏董仲舒的主张,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从此,儒家学说的地位特别优越,逐渐发展成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理论。
推行一系列经济制度
在财政经济方面,汉武帝创行了一系列新制度。“五侏钱”是汉武帝时发行的,以后一直使用了700多年,稳定了经济,也促进了商品流通。"盐铁专卖”也是武帝治理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盐铁的生产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对盐铁的垄断,为政府增添了大量的资金,有利地加强了皇权。 汉武帝还向商人征税,对运输和贸易实行统一管理,这些措施都使国家增加了巨大的收入,繁荣了封建经济,同时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对巩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抵御外敌、开创了盛世
汉武帝凭看雄厚的国力,有力地反击了匈奴的侵扰,从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10年间,汉与匈奴进行了10余次战争,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仅夺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而且把匈奴赶到沙漠北部,沉重打击了匈奴主力, 使匈奴无力进攻,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
击败匈奴后, 汉武帝又完成了对南方和东南的统一。
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使西域各族和汉族的联系日趋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同时,他先右派唐蒙、司马相如等经营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在那里共建7个郡, 西南各族人民与汉族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随着汉武帝西征的步伐,随之丝绸之路的开辟,这条路带来的积极意义却是不光是西域的东西传入中原,中国的先进的制造技术等也传入了西域,给西域带去世界先进的中华文明,促进西域地区的开发。汉武帝刘彻在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条,就能够于秦始皇齐名。
经过汉武帝的开拓,汉朝的疆域较秦始皇时扩大了近一倍。
汉武帝连年发动战争,大兴功利,举措不断,很快将前朝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陷入财政困难。元狩年间,武帝开始任用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等商人或子弟为官,实行经济改革,扩大财源。其改革措施包括:
(1)盐铁专营、酒榷。元狩五年,下令将盐业和冶铁业垄断为国营,由中央大农令进行统一管理,各地设盐官、铁官进行盐铁生产和销售。天汉三年(公元前98),武帝又将酒的酿造和贩卖收归国营,称作“榷酤”。
(2)改革货币。西汉前期铸钱质量差,盗铸严重,吕后、文帝时均进行过货币改革,但都不成功。武帝即位后数次改革货币,禁止私铸,也收效甚微。元狩五年始发行五铢钱,币重与其文相符,可是盗铸仍很猖獗。元鼎四年,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由中央上林三官(均输、钟官、辨铜令)统一铸造,提高铸造技术,防止盗铸。货币从此稳定下来,五铢钱长期使用。
(3)均输、平准。元封元年,下令在各地设均输官,将郡国须上交中央而中央充裕的物资,从出产地直接运到所需地出卖,减少郡国与中央往来运输的费用。同时颁行平准法,由大农在京师设平准官,接受均输货物,贱买贵卖,平抑物价,调剂供需。
(4)算缗、告缗。元狩末出台缗钱令,规定工商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均须按经营成本申报纳税,违反者罚戍边一岁,没入资财。缗指串铜钱的绳子,算为计征单位,因此称算缗。同时开征车船使用税,并重申商人不许占有土地。任命杨可主持告缗,鼓励检举揭发,对不如实申报纳税者进行严厉打击。告缗波及全国,商贾中家以上大多被告,短短几年内,政府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