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必败赤壁之战的理由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战斗中虽然曹操以80万精兵驻守赤壁,但是不能抵抗刘备孙权的5万联军。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历史故事呢,让我们来点评下吧。
历史背景: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能失败。
曹军失败的原因:
一,军心不齐,军型不整。首先说曹操收复了荆州的一些水军,也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是曹操的主要兵力分配是以骑兵为主,曹操收复北方靠的就是那些骑兵,踏平了北方一切势力。但是骑兵不同于水兵,到了赤壁却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纵使曹操拥有水兵,但也并不成熟,数量又少,不可能与擅长水战的联军相比较。
二,疫病捆饶。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7月-11月,在这段时期刚好是南方血吸虫发病的高峰期,曹操的军队长期驻扎在水边,必然会有些影响,再加上爆发的疫病范围比较大,难以控制。联军看到曹军有疫病缠身,又虚吼80万大军,多方打探,必然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发动进攻,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三,天不应曹。本来10月的南方应该是多雨的季节,再加上南方天气也比较暖和,也不经常刮南风,可是在决战的那天却是天变!早上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就开始刮南风,到了夜里风急,遇到这样的天气,本来就不擅长打水战的曹军更是有些棘手。而联军则选在今天巧施火攻,借风向火烧曹军战船和大营。
四,黄盖设计,曹操中计。曹操虽然说没有80万的大军在赤壁,但是仍然有大军在手,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还会痛失先机呢?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又会中黄盖的火攻之计么?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还会败走华容道么?也许太多的假若可以让曹操获胜,但是纵使有再多的假设,曹操还是没有使用,只能兵败。
联军获胜的原因:
一、不为强敌所吓倒,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冷静的分析,既看到曹操16万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又看到曹操后方不稳,部队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既看到刘备新败,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战场条件和拥有善于水战的五六万水军,从而具备了取胜的基础。
二、联合抗曹,打击主要敌人。孙权和刘备虽有矛盾,但大敌当前,如果不联合起来,势必被各个击破;而联合起来,就相对地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曹军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迎战,先机制敌。采取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情势的。一则曹操轻取荆州,发展过快,兵力不集中,占领区不巩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稳而击之。二是乘战略要地樊口尚在刘备手中,曹军尚未达成水陆分进合击之际,迫曹军于江上水战,挫败其水军,使其难以顺江东下。三是曹操恃胜而骄,先给以迎头痛击,使曹军上下震惊,混乱被动。
四、以长击短,出其不意。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对远来疲惫,不善水战而又麻痹轻敌的曹军,出其不意地采用火攻,然后乘敌混乱,迅速投入主力,实施有力的突击,击败曹军。赤壁一战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曹操失败,无力再向江南进军,孙权和刘备则乘胜发展势力,扩张地盘,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虽然曹操兵败赤壁,促使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这场战斗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一些事理,只要避免也许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