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清末年间清朝投资最大的北洋军,为什么只听袁世凯的

2022-05-19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建成,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领袖的基础。1898年,新建陆军改编为拱卫京师的“武卫右军”。1902年扩编为“北洋常备军”。民国成立后分裂为三大主要派系和诸多小派系,1928年东北易帜后完全融入国民革命军。那作为清政府大量投资的北洋军为何只听袁世凯的呢?那不得不说道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常规军八旗军早已腐朽不堪,无法作战。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军就以无力镇压国内起义,只得借助地方武装,比例湘军和淮军,最后才平叛。然慈禧太后等清廷统治者害怕地方汉族武装实力过大,故运动镇压后,这些军队实力遭到削弱,很多都被裁撤解散。

到了清末年间,国家以无兵可用。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命各省创建新军,并在全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军。其中投资最大的就是在天津的北洋军。当时全国共编新军十四镇,然北洋军就独占六镇,总计七万多人,成为当时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

然而清廷投入巨资、花费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北洋军最后却不听清政府的指挥,成为了袁世凯的“私人部队,”这些将领只听命于袁世凯。

这与当时清末军事体制有很大关系,袁世凯一手创办北洋军,兵为将有,常年的日积月累使得士兵们不知清廷而只知袁世凯。如果清廷采取一定的措施,平衡各方力量,恐怕这支军队也不会如此。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命北洋军南下平叛,但北洋军完全不听调遣。最后逼得清政府只得重新启用袁世凯,北洋军这才南下镇压。而革命军一碰到北洋军,很快被大败。要是北洋军一鼓作气,恐怕这些革命军早就被剿灭,辛亥革命也以失败告终。

不过袁世凯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周旋谈判,最后成功实现了和平解决。清帝退位,袁世凯一跃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