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我理解的樊城保卫战:只有刘备是一个大输家

2022-05-19

拜读了老不看三国的“襄樊之战”,敬佩之余,又感意犹未尽。故又写一篇同样内容的文章以就教。对于近1800年前的古人古事,不敢言“真实”,只能算作“我理解的”,就如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一、荆州问题的由来

荆州是故楚地,长期以来就是独立于中原文化的经济、文化区域。其经济中心是江陵(故楚都“郢”就在江陵附近),一条经襄阳、宛城的“驰道”把它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在历史上,楚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期敌视,其分界大致在襄阳、宛城一线,一般认为,襄阳是楚地的门户,宛城是中原(“中国”)的门户。在三国时期,荆州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区域内还有大量未归化的原始部落,经济并不发达。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讨董联军起时,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对反董态度暧昧的荆州刺史王叡,时任北军中侯(监察御林军的官员)的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济宁南)人,皇室宗亲,祖上是汉景帝的一个儿子鲁恭王刘余。他是宦官专制的坚定反对者,被时人誉为“八骏”之一。由于刘表是由董卓当政的汉庭任命的,从政治上说,应该属于汉庭系统,而不是讨董同盟系统。

由于受到战乱,当时的荆州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各地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军事力量拥兵自重。刘表“单马”秘密进入宜城(今湖北宜城南),在中庐(今湖北襄樊南)人蒯良、蒯越,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蔡瑁的帮助下,他设“鸿门宴”兼并了当地的军事力量五十五股,收降军事力量两股,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在政治局势极为混乱的荆州站住了脚跟。随后,他于初平三年元月击杀袁术派来袭夺荆州的孙坚,又于初平四年赶走了盘据南阳的袁术,彻底在荆州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权威。李傕郭汜入长安后,“欲连(刘)表为援”,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建安初年(公元196年)二月,汉帝在迁回洛阳的途中,曾派太仆赵岐前往荆州,说服刘表提供建筑宫室所需的人力、物力,刘表同意了。但洛阳的宫殿终于还是没有建成。曹操迎献帝定都许县后,刘表一方面“遣使贡献”,一方面又“北与袁绍相结”,显示出一种“骑墙”的政治态度。在曹操攻打张绣时,刘表曾出兵助张绣抵抗曹操。由于刘表胆敢公开与中央军对抗,被列在了敌人的一边。建安三年,孙策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吴侯,其任务之一就是与“司空曹公、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

官渡之战时,刘表对曹、袁双方都不得罪,“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当时,荆州的许多官员都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从事中郎韩蒿、别驾刘先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指刘表)。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就应该尽早确定投向哪一方)。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但刘表不从,仍持暧昧态度。

在曹操北定中原长达六年的征战中,刘表毫无作为地坐观成败,刘备也只能无所作为地在新野屯驻了五年多。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刘备在荆州逐渐得到一些有野心的士大夫们的认同,“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建安十二年(207年),屯驻于新野的刘备通过前来投靠的文人徐庶结识了一位后来名闻天下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父亲诸葛珪曾当过太山郡丞(郡太守的“秘书长”),死得很早。兴平年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一说刘表)表荐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随叔父一起南下扬州赴任。这时,刘繇被孙策击败,也退到豫章。刘繇表荐朱皓为豫章太守。所谓表荐,即上表向朝庭推荐,本身是不算数的。但当时的汉庭“政令不出都门”,谁有实力,谁的“表荐”就算数。诸葛玄一介书生,当然无力履行职务,被朱皓赶走,投靠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兄弟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居住下来,靠自耕为生。诸葛亮志向远大,常自比为管仲乐毅。他的朋友徐庶得到刘备的器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亲访隆中,三顾茅庐,才得一见。

见面后,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形势,他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他建议刘备争取夺得仅剩的荆、益二州,“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征战一生,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深谋远虑的战略建议。他感到眼界大开,邀请诸葛亮作自己的战略助手。

[page]

孙权(182-252),字仲谋,是孙策的二弟。从小随兄长孙策东征西杀,十五岁时出任阳羡长,并被举为孝廉、茂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当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时,孙策在一次打猎的途中被刺客刺成重伤,不久死去。临死前,他把印绶交给当时才十八、九岁的孙权。随后,由曹操表荐,朝庭正式任命孙权接任其兄的职务和爵位——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吴侯。从那时起至今9年来,年青的孙权在长史张昭、中护军周瑜等人的扶持下,苦心经营“江东”六个郡,他一面平定境内屡屡发生的叛乱,一面加兵征服当时还处于“化外”状态的山越各部落,从他们那里获得人员和物资,充实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孙权主政后,不断地网罗人才。9年来,他罗致于帐下的有鲁肃、诸葛谨、步骘、甘宁、徐盛等一大批文武精英。其中诸葛谨是诸葛亮的哥哥,而鲁肃则是一位战略眼光不亚于诸葛亮的战略家。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今安徽定远东南),“家富于财”,被袁术任为东城长。周瑜在帮助孙策克复丹阳后,被孙策遣回袁术处,袁术任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与周瑜过往密切。孙权当政不久,鲁肃由周瑜介绍投靠了孙权。在见到孙权的当天,孙权留他在自己的家中过夜,“合榻对饮”,彻夜长谈。不到三十岁的鲁肃尖锐地指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这一番见解,尽管其基调是悲观的,但却比诸葛亮的建议更为客观。他向孙权建议:“因其(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鲁肃的建议显然是要孙权作出“无父无君”的举动,为了顾及政治影响,孙权在嘴上不得不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心里却对鲁肃十分信任,并在事实上遵照这一战略行动。在此后的几年中,孙权连续对江夏的黄祖用兵。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再度领兵西征,终于如愿击杀了黄祖。八月,刘表去世。消息传来后,鲁肃立即向孙权建议:“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于是孙权派鲁肃以向刘表二子吊丧为名,赶往襄阳,自己则率军屯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相机行事。

鲁肃赶到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得到了曹操率军南下荆州的消息。他不敢怠慢,“晨夜兼道”,向襄阳急驰。但还是慢了一步,“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鲁肃当机立断,放弃与刘琮会面的计划,改为寻找刘备。在当阳长阪,鲁肃找到了刘备。

他问刘备:“豫州(刘备曾任豫州牧,故以此称之)今欲何至?”刘备回答说:“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鲁肃劝他说:“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好,共济世业。”邀请刘备投靠孙权。于是上演了一场赤壁大战的好戏。

赤壁大战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从江陵出发开始,至建安十四年底曹仁从江陵撤至襄阳止,历时约1年。赤壁大战的直接后果是留下了一个政治上真空的荆州,这样一个巨大的政治空间自然成为各政治势力争夺的要点;更何况,诸葛亮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鲁肃建议孙权“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荆州对于孙、刘两家已经不是一般的政治利益,而是事关本政治集团成败的战略焦点。

二、 赤壁之战后的孙刘关系

随后的建安十五年是三国时代少有的和平之年。这一年中,各地政治力量都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战争。在一年的休整中,曹操充实了自己的力量,加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孙权、刘备也没有停步。他们利用这一年的短暂休战,努力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刘备想出了一个政治上可行的妥协方案,他以荆州士民多归附于他,而自己的地盘太小,无力容纳为由,向孙权“借”荆州各郡,安顿部曲。为了与孙权达成谅解,刘备冒险亲往京城(在今江苏镇江)与孙权谈判。

领南郡太守周瑜上疏孙权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刘)备置吴,盛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指关、张),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要求孙权乘机吞并、收编刘备势力以为己用。

[page]

鲁肃向孙权建议说:“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建议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孙权经过慎重思考,认为“曹公在北方,当广擘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接受了鲁肃的建议。他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刘备,一方面作出友好的表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牵制刘备。这位孙家大小姐,性情高傲,骄横跋扈,给刘备添了不少麻烦,“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但刘备忍受了下来。

曹操退回江陵后,曾对部下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郭嘉在曹操取得黎阳之战胜利,追击到邺城后,曾阻止了曹操一鼓作气,乘胜攻占邺城的冲动,促成了袁氏兄弟矛盾表面化,大大方便了今后的作战。曹操这时一定是后悔自己在荆州胜利后,匆忙地向孙权作出战争选择。如果郭嘉还在,他也许会阻止曹操的冲动,从而有可能诱发孙、刘两方的火并。当得知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后,正在批阅文件的曹操惊讶得把笔都掉到了地上,也许,曹操还在幻想孙、刘会如袁氏兄弟“缓则相图”而自相残杀起来。但这一次,曹操是遇上对手了。

但孙权、刘备毕竟同床异梦。大约就在刘备返回荆州后不久,周瑜即到京城见孙权,提出下一步战略方针:“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指孙权的堂兄孙瑜,时任奋威将军)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孙权同意了。

孙权要取益州,只能溯长江而上,这就势必取道刘备占据的荆州。孙权遣使向刘备通报此事。刘备给孙权回信说:“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先用一篇大道理来堵孙权的嘴。

孙权不理,命周瑜按计划准备西进,同时命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在荆州边境屯以重兵,摆出一副强行通过的架势。刘备也采取断然措施,他给周瑜写信说:“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他命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今湖北秭归),诸葛亮据南郡,自己住孱陵(今湖北公安西),也摆出一副用武力阻止吴军西去的态势。刚结亲的妹夫立即就和大舅子翻脸。大舅子权衡利弊,倒是显出了“兄长”的气度,没有与刘备破脸,加上统领大军的周瑜在西征准备过程中发病身亡,孙权终止了西进的计划。赤壁之战后,孙刘的第一回合争斗就这样解决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璋投降,刘备完全占领了益州。消息传来,孙权即派诸葛谨向刘备索还自己“借予”他的荆州。刘备答复说:“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孙权很不高兴,他自行任命了“南三郡长吏”,结果被关羽赶了出来。

“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在蒲圻境内,距赤壁不远。在今湖北蒲圻北),为诸军节度。”刘备不甘示弱,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率兵三万余入益阳(今湖南益阳)。孙权也针锋相对,他派孙皎、潘璋率所部加强鲁肃,又让正在受命收复南三郡的吕蒙停止行动,北上增援鲁肃。

当孙权命令到达时,吕蒙只收复了长沙、桂阳两郡,刘备任命的零陵太守郝普尚未归降。吕蒙把命令押下来,当夜召集诸将布署攻城。又把郝普的故友邓玄之叫来,连哄带骗,让他劝郝普投降。郝普遂于第二日投降。吕蒙立即带兵北上。后来,郝普在吴国官至廷尉(司法部长)。

在加厚了兵力后,鲁肃也进到益阳,与关羽迎头相遇,两个盟友眼看又要刀兵相见。

鲁肃认为这样开打于双方都不利,他想试一下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于是他邀请关羽相见,关羽同意了。双方将各自兵马退后百步,只两人单刀相会。事前,“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见面后,鲁肃指责关羽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关羽答道:“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努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

鲁肃反驳说:“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悯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

[page]

关羽无言以答,他身后一个人突然发言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也厉声呵斥,双方吵了起来。谈判毫无结果,不欢而散。谈判尽管没有结果,但却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交战,为以后和平解决争端创造了气氛。后世戏剧家们极不公正地把这段史实编成“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大加传播。其实,要说危险,似乎鲁肃还稍稍大一些。毕竟,鲁肃出生富户,而关羽是有“前科”的杀人犯,一对一地打起来,鲁肃怕不是个儿。

就在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候,曹操进入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惧失益州”,派幕僚马良向孙权求和。孙权也不为已甚,再次派诸葛谨前往,“更寻盟好”。经过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南部:湘水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归孙权,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孙权按照协定,退出了刚刚攻占的零陵。刘备退回江州,去应付汉中的事态。孙权从陆口东返,想趁曹操主力西去,东线空虚的时机夺取合肥,却被张辽来了个下马威,只能灰头土脸地撤军。

三、 水淹七军

在赤壁之战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曹操对荆州方面取防御姿态。曹操并非没有攻略荆州的意图,只是一方面是暂时还忙于应付汉中和合肥的战局,腾不出手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最好由另一方发起作战,与关羽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荆州近十年无事,使关羽坐大,在许县已经能感觉到关羽的存在。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曹操在政治上的频频得手,引起了汉庭政治集团最强烈的反弹。汉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秘谋在许县发动政变。他们联络了与丞相留府长史王必关系密切的金祎作为内应。计划首先杀了王必,再“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

许县事变尽管被迅速平息了,但也使曹操感到,对于荆州不能不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加以削弱了;尽管这一举动有让孙权坐收渔人之利的危险,但相比之下,关羽的威胁要更现实一些。他把当时屯于居巢,监视孙权的曹仁调到樊城,以行征南将军的身份主持荆州的军事,并把从汉中随张鲁投降的原马超部将,立义将军庞德所部配署给他,以求对抗关羽的影响。不过由于宛城发生了侯音的反叛,以及曹操要处理汉中的危急局势,荆州方面还没有立即开启战事。

孙权对荆州觊觎已久。但在以前,主持军国要务的鲁肃等人总认为曹操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时任汉昌太守的吕蒙不同意鲁肃的战略方针,他曾秘密向孙权建议说:“今征虏(孙权手下有两个人在当时任征虏将军,他们都是孙权的堂兄弟。一个是豫章太守孙贲,从建安十三年起被汉庭封为征虏将军,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十一年;另一个是孙权自己任命的“都护征虏将军”孙皎,其人能征掼战,他的部队“号为精锐”。吕蒙指的可能是后者。)守南郡,潘璋往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孙权认为吕蒙的建议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十分合乎自己的胃口。但他还有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暂时与刘备相安无事,以便寻找机会先取徐州,在东线求得发展。但吕蒙分析道:“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孙权于建安二十年主动向曹操“请降”后,大致解除了北方的威胁,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荆州方面。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吕蒙代鲁肃主持荆州事务。于是与关羽的争夺提到了日程上。吕蒙老于谋略,当他上任后,没有立即与关羽破脸,而是“倍修恩厚,与羽结好”。

在营救出被围的汉中守军后,曹操把眼光又投向了荆州。他只留下张郃守备陈仓,把徐晃派往刚刚叛乱不久的宛城进行整补。驻樊城的曹仁正在积极备战,左将军于禁正率领大军赶往樊城。与此同时,为刘备镇守荆州的关羽也在向樊城附近频繁地调兵遣将。经过了近十年不寻常的宁静,荆州再次成为了各方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刘备手下马超等一百二十人上表汉帝,声称“臣等辄依旧典,封备为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刘备也上表汉帝,声称:“应权通变,以宁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所遣使臣随表送还了朝庭当初封给刘备的左将军印和宜城亭侯印。用一种强制的方式登上了汉中王的位置。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刘备封为前将军,假节钺,率部向北出击。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左将军于禁督率的七军进驻樊城郊外;进驻宛城的徐晃在积极休整后,战斗力也在逐步恢复。连同早已进驻樊城的曹仁、庞德所部,共计达数万人马(于禁七军,徐晃、曹仁、庞德都是“将军”,所部至少一军,曹仁是征南将军,属方面军首长,所领可能不止一军,这样算来,曹操在襄、樊周围至少集结了十个军,共计四五万人)。曹仁让庞德、于禁分屯于樊城之外,以为犄角。同月,关羽与曹仁在樊城周围发生了接触。

立义将军庞德原是马超的部将。当马超向刘备投降时,庞德因有病而未随行,留在了张鲁营中,后随张鲁投降曹操。曹操对庞德十分器重,任他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而庞德的堂兄庞柔却已随马超归顺了刘备。由于庞德与刘备有这一层关系,曹仁手下诸将对庞德多多少少有一些警惕。庞德则声明:“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当关羽进逼樊城后,庞德作战十分英勇,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射中关羽的额头。“时(庞)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就在两军相持之际,老天帮了关羽的大忙。八月,汉水流域连下了十多天暴雨,汉水在樊城附近泛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城不没者数版”。关羽乘机“乘大船就攻禁等”。于禁见大势已去,率部投降;庞德则在一个大堤上奋力抵抗,“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庞德)矢尽,短兵接战。”但终于寡不敌众,被关羽抓获。关羽劝庞德:“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庞德骂道:“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关羽只好把他杀了。

庞德、于禁两支部队被消灭,樊城樊篱尽失,关羽乘势包围了樊城、襄阳。不久,襄阳守将投降。樊城处于一片汪洋之中,城墙在洪水的浸泡下已经开始崩坏,“众皆失色”。有人劝曹仁:“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协助曹仁作战的汝南太守满宠力排众议,他说:“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今河南郏县),自许(县)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曹仁“激励将士,示以必死”,满宠也“沉白马,与军人盟誓”。城内齐心协力,誓与城池共存亡。

四、 救樊城

战报传到长安,曹操十分焦急。当听到庞德壮烈就义的消息时,他为之流泪;当听到于禁不战而降时,他伤感地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他命进驻宛城的徐晃立即带兵增援樊城。

徐晃大概在汉中损失严重,现在,他的部队多是新兵。他感到力量与关羽相差太远,只前进到阳陵陂(现地不详,大约距离樊城有几天的路程)安营扎寨。曹操也认识到徐晃的兵力不足以完成赋予他的任务,又命令将军徐商、吕建等带兵加强他,并明确指示道:“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十月,当曹操率军进抵洛阳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孙权秘密遣使上书,称自己将“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表示愿意帮助曹操“讨伐”关羽,解樊城之围。

等待曹操与关羽决战,自己渔翁得利,是孙权畜谋已久的计划。现在,关羽与曹仁交上了手,正是乘虚袭取荆州的大好时机。但关羽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公安、南郡留下了雄厚的守备兵力。主持荆州事务的吕蒙上疏给孙权:“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孙权照此办理,召回吕蒙,任账下右部督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主持荆州事务。

陆逊,原名陆议,字伯言。当他到陆口时,正值关羽取得擒于禁、斩庞德、围樊城的空前大胜利后不久。陆逊写信给关羽,称:“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计,犹可怀也。”措辞恭谦之至。

关羽擒获于禁,俘虏约三万人,全都送回江陵。路上,他声称粮食缺乏,擅自打开了孙权在湘关的粮仓取粮。孙权见时机成熟,就秘密与曹操联系,要乘虚攻打关羽。

在给曹操的信中,孙权要求曹操将此事保密,不要让关羽有备。曹操征询下属的意见。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保守秘密,只有董昭不同意,他建议应该暗中把消息透露给关羽:“(关)羽闻(孙)权上(荆州),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倘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三方在荆州问题上的复杂关系,彼此之间的阴谋诡计,于此达到顶峰。

尽管派出徐晃增援,尽管有孙权要偷袭关羽后方的消息,但曹操还是对荆州放心不下,他唯恐襄、樊不保,关羽乘虚北上,直捣许县,弄出大事来。他想要再次亲临前线指挥。大概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已经很差了,所以魏国尚书桓阶劝阻曹操。他问曹操说:“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曹操说:“能!”桓阶又问:“大王恐二人(大约是指曹仁、满宠)遗力邪?”曹操说:“不!”桓阶说:“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曹操认为桓阶的看法有说服力,也就不再坚持亲往襄、樊,而是率军从洛阳进至摩陂(今河南郏县西),以便万一樊城失守,他有条件在许县城下构筑起第二道防线。同时,他把屯于居巢的张辽也调了出来,准备投入荆州方面的作战。

徐晃在得到加强后,率兵继续前进,在偃城(现地不详,大约距樊城不远)与关羽军发生了接触。徐晃佯作“都堑,示欲截其后”,偃城守军上当,自己焚烧了工事,逃了。徐晃不战而取偃城。

扫除了偃城的阻碍后,诸将强烈要求徐晃立即进兵,解樊城之围。但徐晃有些犹豫。单纯从军事角度说,他的兵力仍然不足,击败关羽并无把握,曹操派来的第二批援兵还在路上。但由于曹仁是级别很高的重要将领,樊城是重要的战略要点,如果援军已兵临城下而不及时进兵,万一迟了一步,樊城失陷,曹仁兵败身死,那是要追究援军的责任的。面对这种政治压力,徐晃也感到为难。

以议郎身份参曹仁军事的赵俨随徐晃军南下。在讨论中,他支持徐晃的决定。赵俨对诸将说:“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曹)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指立即作战)适所以弊内外耳。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他还以一种负责的态度说:“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制止了一场无把握的蛮干。

徐晃采用“两面连营”的战术,逐渐逼近到距敌营仅三丈左右的地方。并挖地道,靠近城边,用箭把信射入城内,“消息数通”。按照曹操的指示,孙权即将偷袭荆州的信也被射进城中,并公开传播。不久,曹操派来增援的“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的兵力也到达了(徐晃、徐商、吕建都是将军,其所部3军15营,加上殷署、朱盖的12个营,共计27个营,2万多人。关羽在四年前与孙权争夺荆州时,大约有三万人,现在兵力变化不会太大。留一部守后方,又留一部监视樊城,用于对抗徐晃的兵力已处于劣势),徐晃开始布署进攻。

关羽的主阵地设在围头,在四冢设有一个辅助阵地。徐晃佯言要攻击围头主阵地,但实际上把主攻方向指向四冢。攻击开始后,四冢阵地被一道道攻克;关羽见四冢要守不住了,亲自率领五千人马出战,以图牵制徐晃的行动。徐晃于是率军向关羽发起冲锋,关羽兵力不足,抵挡不住,向围头主阵地退却,徐晃紧追不舍;由于两军靠得很近,围头守军在放过了关羽后,来不及封闭缺口,徐晃所部即尾随着关羽突入了他的主阵地。关羽尽管在围头设下了重重防线,但这些防线都被自己的败兵冲散。关羽无法立足,只得带兵退过汉水。城内的曹仁乘机出击,满宠奋勇冲杀,终于打破了樊城之围,在城外与徐晃会师。

曹操得知了作战经过后,十分欣喜,他给徐晃写了一道嘉奖令:“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关羽渡过汉水,本来还想据汉水保有襄阳。但这时,孙权偷袭他后方的消息传来,逼得他不得不完全退出襄、樊一线。下一步如何对关羽采取行动呢?近乎一致的意见是:应尽快对关羽发起追击。参军赵俨又持不同意见:“孙权乘关羽出兵北方之机,欲掩袭其后;由于担心关羽还救,又担心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今关羽已受到严重打击,应该留下他与孙权为敌。若深入追击,孙权减少了对关羽的担心,将成为我的大患了!”不久,曹操飞书来令,不许追赶关羽,理由与赵俨所说相同。但曹操所期待的让孙权与关羽拼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却没有实现。

五、 走麦城

孙权在给曹操写信的同时,秘密带军东进,以吕蒙为先锋。吕蒙把部队秘密地集结于寻阳,从那里隐蔽地登上“鞲轆”。鞲轆是一种船的名称,但这种船的式样今天已不可知。从该词的造字结构,并联系上下文看,鞲轆应是一种大型的皮筏;由于是皮制,故没有任何战斗力,只用于长江沿岸的商务运输。吕蒙以这一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的船运送兵力,并“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以期最大限度地隐蔽意图。他“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侯(警戒哨所)”,关羽沿途所设的哨卡都对这些船没有防备,来不及发出任何警报就被一网打尽,“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公安守将傅士仁、留守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经过一番犹豫后,都投降了。吕蒙不战而占领南郡。

傅士仁、麋芳之所以轻易投降,除了吕蒙以优势兵力突然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之外,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素嫌羽轻己”。关羽这次出军,麋芳、傅士仁负责后勤供给,很不得力。关羽气愤地说:“回去再和你们算帐!”“芳、仁咸怀惧不安”。还有记载说,麋芳早就与孙权眉来眼去。

吕蒙进城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吕蒙的一个同乡“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下令把他斩了。

在吕蒙占领南郡的同时,陆逊率军攻略南郡周围各城,连下宜都、房陵(今湖北房县,为新城郡治)、南乡诸郡(新城、南乡均为曹操所置郡,按理说不应在攻略的范围内,故而《三国志·吴主传》只记载了“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而没有攻略新城、南乡的记录。可能是陆逊曾击破了这些郡县——当时可能落入关羽手中,也可能是一种误会,但不久就归还给曹操),屯兵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切断了荆、益两州的联系。这样,孙权利用伪装、诱降、收买人心等多种政治、军事手段,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荆州南郡。

关羽率军返回时,由于官兵的家属都在吕蒙手里,军心不定。而吕蒙也积极作关羽兵将家属的工作,“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由于孙权与刘备还有结盟的关系,关羽在返回的路上,不断派人给吕蒙送信,希望用政治手段解决争端;吕蒙乘机用计,“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关羽的信使返回后,关羽手下“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大批士兵逃回荆州,仅孙皎一部就收容关羽逃兵五千人。不久,孙权率领主力也赶到了。关羽见势单力孤,只好退往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

这时,刘备的义子副军中郎将刘封和宜都太守孟达刚刚率兵占领了上庸。关羽在包围襄、樊时,就多次派人“令发兵自助”。但刘、孟二人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加以拒绝。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败退的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在麦城郊外章乡被潘璋的司马马忠俘获,随后被杀。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往洛阳,交给曹操,而用诸侯的礼节下葬了关羽的躯体。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把几年前俘获的原皖城太守朱光送还,“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曹操、孙权之间的关系迅速热乎起来。

襄、樊保卫战起伏跌宕,充满了戏剧性。曹操连续派兵加强荆州,在七月已经取得了对关羽的优势。不料,一场罕见的大雨引起了汉水泛滥,曹操派往荆州的主力被洪水吞没,丧失殆尽,仅余樊城一座孤城在洪水中飘摇。

意外的胜利似乎冲昏了关羽的头脑。他想乘胜攻克襄、樊,充分利用这一胜利。不想在樊城坚城之下受到重挫,不仅樊城未能拿下,自己的主力也被援军徐晃击败。更为可怕的是,孙权黄雀在后,乘虚袭夺了荆州,关羽上演了一出“走麦城”的悲剧,兵败身亡。

作为一个独立战略区的最高首脑,必须随时对自己的战略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关羽当前的战略任务是在曹操优势兵力的压迫下,保卫住荆州,而不是从荆州出击,这是全部问题的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当关羽在老天爷的协助下一举全歼了曹军主力三万人后,特别是在襄阳守军投降后,理应见好就收,以必要兵力守御襄阳,改善自己的防御态势,主力迅即回防。区区樊城一座孤城的得失,对荆州的安危无关痛痒,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至于曹操一直担心的樊城失守后,关羽会乘虚直捣许县,则根本不应在关羽的思考范围之内。他的任务既明确又艰巨,那就是必须在曹操、孙权两股力量的夹击之下,能顺利地保住荆州属于自己的两个半郡。

关羽在樊城前线作战时并非没有顾忌到孙权可能的偷袭,他在公安和江陵都留下了重兵,还在江边留下了观察哨。他认为,只要这些观察哨观察到孙权的军事调动,公安、江陵能防守几天,他就能从前线退下来,投入对孙权的作战。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措施在真刀真枪的军事对抗时能够发挥作用,但在阴谋面前却可能不堪一击。

关羽行武出身,他所推崇的就是武功赫赫,一味地崇尚武功,使他最终在阴谋面前败下阵来。

关羽个人性格上的弱点也是一个原因。据史书记载,“(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吴军一举,公安(时为荆州州治所在)守将傅士仁、南郡(为荆州在刘备手中最重要的郡)太守麋芳先后投降。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能坚守十天左右,关羽就可以赶到,历史可能重写。

后世一再指责孙权乘虚夺取荆州的举动是不顾大局,贪图小利的短视行为。我认为这种指责有失偏颇。作为一个独立政治集团的领袖,孙权显然不能把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大权交在别人手里。占领荆州剩下的几个郡,则北可以据江、汉而对抗曹操,西可以借三峡而封闭刘备,依托长江便利的运输,可以快速机动兵力,把战略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是比依靠刘备的善意,对孙权更有利吗?还可以问一句,如果刘备终于发展起来了,要迈出统一中国的步伐,他是会为了同盟的利益而先攻击曹操呢,还是会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而先打击孙权呢?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在各自的战略设计中,同盟的另一方都是作为一种潜在的战略威胁而不是战略利益来加以考虑的。建安二十年,两家的矛盾一度发展到战争的边缘,仅仅是由于刘备担心更重要的战略利益——益州受到损失,作了单方面的让步,才暂时缓和了这一矛盾。此后,孙权在陆口、在夏口,都是委派最得力的官员,配属以重兵加以镇守,对荆州的顾忌和觊觎一目了然。

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十多年来,孙权的战略行动是前后一致的,那就是必须夺取荆州,完全控制长江中下游流域。开始与黄祖、刘表争战,目标是荆州;曹操占领荆州后与曹操争战,目标也是荆州;刘备占据荆州后把矛头指向刘备,目标还是荆州。他为了荆州而与刘备结盟,又为了荆州与刘备反目,战略思想是很连贯的。

曹操在襄、樊保卫战中的得失有些难于判断。就曹操的本意,他总还是希望孙、刘两大集团能“缓则相图”,在建安二十年,他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最后,他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战略,原因是关羽的威胁实在是太强大了,大到无法接受的程度。从曹操的军事部署看,曹操并不希望与关羽决战,而只是希望在边界上多少削弱一点关羽的力量,打击一下他的政治威望,但又能使他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孙权。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场洪水吞没了曹操派往荆州的大部分兵力,而南方的战略支撑点樊城也岌岌可危。曹操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来堵塞这一漏洞。即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曹操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战略利益所在,它不在于彻底击溃或歼灭关羽,而在于引关羽东向对付孙权。但甚至在他主动地把孙权即将偷袭荆州的消息近乎背信弃义地传递给关羽后,关羽还是执迷不悟。关羽一口咬住了樊城,就象狗咬住了一块骨头,说什么也不松口,逼得曹操不得不把他击溃,才能解脱出来。

在关羽被击溃后,曹操还命令得胜之师不许追击,以“多权之敌”。但由于孙权的计谋实施得太成功了,而关羽又是如此天真,以致未经一战即全军瓦解,曹操的图谋未能实现。武功盖世的关羽最终被证明既不是曹操、徐晃的对手,也不是孙权、吕蒙的对手。襄、樊保卫战的副产品是刘备与孙权之间爆发于两年后的猇亭之战。在那场战争中,刘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刘备也在不久后死去。蜀汉从此元气大伤。这一切曹操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确是他亲手造成的。

总的来说,襄樊之战,曹操达成了削弱来自荆州敌对势力的政治影响的任务,稳定了自己的战线,尽管代价显得大了些。孙权借曹、刘相争的机会,以极小的损失占领了他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荆州,获利最大。只有刘备是一个大输家。他先是损失了关羽这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和荆州这一重要的战略出口,后来又在猇亭之战中丧失了自己的大部分精锐军队,战略势态严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