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丝绸之路”的伟大拓荒者
公元627年离开长安前往天竺游学求法时,玄奘法师不会想到,他曾历经千难万险行走过的这条线路在一千多年后仍然是睦邻、通商、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战略构想,昔日为人类共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丝绸之路”又再次舒展开画卷,风沙、皓月、羌笛的异域风情于人们的脑海中不断重现。
玄奘法师的故事在中国和印度家喻户晓,很多人提到丝绸之路都会自然想起他的名字。在鲁迅笔下,他被誉为“舍身求法的人”,梁启超盛赞他“千古一人”,唐太宗高度评价他为“法门之领袖”。在西域各国,1300多年前,玄奘法师同样以他精深的佛学造诣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高昌王鞠文泰因仰慕玄奘而和他结拜为兄弟,并举全国之力协助法师继续西行;撒马尔罕国王因玄奘而放弃拜火教,改信早前被视为异端的佛教;印度戒日王召开以玄奘为论主的全印度宗教学术辩论会,并于同年向大唐派出了友谊的使者。
艰难西行载誉归来
玄奘在西行求法17载的漫漫路途中,跨越荒漠与险峻,经历了动荡、战乱和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闯过道道关口,多次绝处逢生,只因心中始终坚守着求取真经的虔诚信念。
公元631年,在西行五万里后,玄奘终于抵达目的地——那烂陀寺,这个佛祖曾经说法、舍利弗曾经讲经的地方,在当时是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也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那里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华美壮丽,高僧云集,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玄奘拜已有百岁高龄的住持戒贤法师为师,刻苦学习经论五载有余,其后又用三年的时间走遍印度,深入研究各教派的佛学理论。再回到那烂陀时,玄奘已经成为名重一时的高僧,被大家公认为全印度第一位佛教学者。许多国王纷纷邀请玄奘去讲学,那烂陀寺为之应接不暇。
但是,在那烂陀寺的至高荣誉、戒贤法师和全体僧众的执意挽留,都阻挡不住玄奘返回大唐的决心,他发宏愿要振兴中国的佛教事业,改变佛教典籍缺失、佛法混乱的局面,匡正经典,弘扬佛法。
公元645年,长安城内“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文武百官、僧尼、百姓组成浩浩荡荡的欢迎队伍夹道迎接玄奘法师的归来,景象空前。在欢呼声中,带着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珍贵的佛像,玄奘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大唐。
潜心译经倾力建塔
回国后不久,他就在弘福寺设立了译场,开始了他翻译佛经、讲学著述的日子。4年后,太子李治因为生母文德太后祈福而动工修建慈恩寺,玄奘奉敕担任首任住持。慈恩寺楼阁重重,殿堂相望,在当时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在这里,玄奘法师坚持他的译经事业10年有余。
公元652年,玄奘请求在大慈恩寺建造一座佛塔,用来保存他取自印度的经、像、舍利。小说《西游记》中,描述唐僧西天取经返回大唐时,所遭遇的第八十一难是佛经落入水中,其实这一情节的编排正是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在过印度河时,水面忽然波浪骤起,船只倾斜,看守经书的人掉进水里,大家奋力解救才得以上船,但五十本经书和奇花异果的种子则掉进了水中。曾经的惨痛损失使得玄奘非常希望建造一座石质佛塔,让佛经尽可能远离火灾、水灾,能够长久地保存以不致散失和损伤。
在印度时,他曾听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也曾经瞻仰过那座雁塔,根据那座塔的造型,玄奘设计了著名的大雁塔。对于大雁塔的修建,他亲自主持,甚至亲自参加施工搬运砖石,倾注了大量的心力。遗憾的是,因为工程太大,一时之间找不到足够的石材,大雁塔最终只能用泥砖修筑。五十年后,因砖表土心难耐风雨,大雁塔开始逐渐塌损。
所幸公元701年,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重建,大雁塔才又焕发光辉,并在寺院屡遭兵火的情况下保存至今。今日,印度的雁塔早已消失,而玄奘法师设计建造的大雁塔则依然矗立,并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走近大雁塔可以看到,其正面和南门东西两侧的壁龛内,分别镶嵌着历代皇帝为玄奘所译经书作的序和记。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皆为唐朝宰相、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碑文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每每读来,都令人感动不已。
公元659年,六十岁的玄奘来到了玉华寺,希望远离俗务,能在这个僻静的地方更加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在这里,历时4年,他翻译完成了庞大的《大般若经》,他的体力和精力至此已经用完,再也无法继续译经了。公元664年正月初九,玄奘的生命走到尽头,不得不停止了他持续19年之久的佛经翻译事业,唐高宗为此罢朝三日。
回国19年的时间里,玄奘一共翻译佛经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玄奘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他的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在中国佛教翻译史上,他的地位空前绝后;在世界史册上,他的成就、贡献和影响力也必将永垂。
辛劳著书功绩千秋
在慈恩寺译经的同时,应唐太宗的要求,玄奘法师开始悉心记录西行途中的见闻。他一边翻译经卷,一边抽出时间加紧写书。对唐太宗来说,这本书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他迫切想要重建丝绸之路的新秩序,他一直谋划西征,急于得知来自西方世界的信息,玄奘的记录将是他可以参考的最好的地理指南。
玄奘口述,辩机撰文。一年后,《大唐西域记》终于写成,共十二卷本。书中详细记录了玄奘西行的整个行程,其中包括110个亲身到访的国家,和28个虽未亲至、但有传闻的国家。这是一部被学者公认的稀世奇书,书中对138个国家的描写,从山川地理到文化风俗,内容极其细密详实。这些异国情调的神秘故事直接启发了几百年后充满想象力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成就了后世流传不朽的文学经典。
19世纪50年代,对照《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印度殖民政府第一届考古局局长、英国人亚历山大·康宁汉姆核实了他所发掘的鹿野苑的考古资料,确定了遗址的名称及在该处所发现文物的性质和用途。其后,他以《大唐西域记》为指南,根据书里的描述和记录,展开了长达25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了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佛教圣地,以及那烂陀寺等大量重要古迹,古印度的历史从此被一点一点剥开。
不仅如此,《大唐西域记》还是学者们研究古代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众多问题的珍贵文献,被译成德、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玄奘法师凭借着自己的德行、学行、修行,被唐高宗视为国宝。站立于大明宫前,相望白鹿原玄奘法师的埋葬地,高宗难抑伤怀之情,因此公元669年,他下诏以更加隆重的仪式和宏大的场面,将玄奘遗骨迁葬至樊川杜曲东南的少陵原畔,起塔供养,复因塔建寺,这便是今天的“兴教寺”。自从十岁入得佛门,玄奘习法、学法、修法、弘法,一生致力于佛经翻译和著书,片刻也不敢懈怠。他留给世人的,是绵绵不绝的追思;留给后人的,是发自心底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