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军事指挥艺术
【内容提要】
陆逊是《三国演义》中东吴集团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之一,也是一位常胜将军。本文从胸怀全局,审时度势的谋略性;约束严明,静幽正治的特异性;谙熟韬略,善于权变的灵活性和后发制人,骄敌至胜的决胜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陆逊的军事指挥艺术的特征,并结合《三国志》探究了陆逊军事指挥艺术的成因。[page]【关键词】军事指挥艺术计袭荆州彝陵之战
陆逊是《三国演义》中东吴集团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有东吴的“擎天柱”之称。他助吕蒙、烧刘备、败曹休,以其雄才大略在群英荟萃的三国军事将领中独树一帜,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陆逊在《三国演义》中所占篇幅并不多,赤壁之战中仅一笔带过:孙权“差陆逊为先锋”,“教陆逊举火为号”。他真正作为指挥官的登场亮相是在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濡须一战,吴军失利,孙权在周泰救护下杀出重围,“到江边,吕蒙引一枝水军前来接应下船。”“曹操见孙权走脱了,自策马驱兵,赶到江边对射。吕蒙箭尽,正慌间,忽对江一宗船到,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孙策女婿陆逊,自引十万兵到。一阵射退曹兵,乘势登岸追杀曹兵,复夺战马数千匹。曹兵伤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这里,陆逊一出场便英气逼人,东吴军因他的到来而反败为胜。书中虽然没有直接写他如何调兵遣将、谋划决断,但杀得曹兵“大败而回”,“复夺战马数千匹”的战绩,恰是陆逊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最好佐证。
其实,陆逊在第六十八回中只是稍稍露了一面,《三国演义》对陆逊军事指挥艺术正面、直接的描写是从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开始的。经历设奇计助吕蒙夺荆州,彝陵之战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石亭之战大败魏国名将曹休等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独挡一面的少年儒将。他镇定沉着的运筹帷幄每每决胜千里。从未打过败仗的他做出的每一项决策、指挥的每一场战斗都透着不同凡响的军事指挥的艺术魅力。
一是胸怀全局,审时度势。表现出统观战场风云的谋略性。古人云:“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能否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是衡量一位军事统帅指挥艺术是否高明的首要标准。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一次战斗、一场战役的胜利,更应是战略全局中本集团的前途与命运。作为东吴最高军事指挥官,陆逊有着清醒的战略眼光,他从不以一时一地得失为标准,而时刻以最大限度维护东吴集团利益,保障东吴生存、发展为目标。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追刘备至鱼腹浦,左右将领都认为“刘备兵败势穷,困守一城,正好乘势击之。”陆逊却下令班师,他的理由是:“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后来,事实证明了陆逊所料不谬,魏军果然“三路兵马数十万,星夜至境”。陆逊杰出的洞察力使东吴免去了一场覆国之灾。在胜利面前有如此清醒的头脑,比之众将棋高一着自不待言,其胸怀全局的审时度势,在东吴集团中大概只有那位深谋远虑的忠厚长者鲁子敬堪与一较长短。
作为东吴最高军事指挥官,陆逊任职期间,在联蜀抗魏的基本原则下,对魏、蜀两国或联或战,皆是以东吴集团的生存、发展为前提的。《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曹魏点起四路兵欲攻蜀国,以“若得蜀土,各分一半”说东吴起兵接应,孙权问计于陆逊,陆逊说:“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今若不从,必为仇矣。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路如何。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深为上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一番话,既分析了形势,又拿出了对策,切中要害,精彩、精辟之至。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也叙述了一件与此性质相同的事:孙权称帝,诸葛亮设计:“令人赍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魏必命司马懿拒之,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诸葛亮的如意算盘,陆逊一眼看穿:“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并且将计就计另作安排:“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多智的孔明不但钻不到他的空子,反要被他利用,其精明强干可见一斑。在陆逊心中,东吴没有永久的朋友或敌人,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这大概就是大军事家陆逊与一般赳赳武夫之最根本区别吧。
[page]二是约束严明,静幽正治。由中可窥知其别于他国名将的特异性。“为将之道,在能用兵”。而善用兵的前提就是要上下一心,令行禁止。彝陵之战中,刘备七十万大军压境,“江南之人尽皆胆裂,日夜号哭”,东吴失地折将,节节败退,欲战不胜,欲和不能。陆逊以一少年书生临危受命,总督军马以破刘备。虽然孙权对他极其信任:“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但满朝文武非议颇多。如果说张昭、顾雍、步骘等文臣“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逊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等等议论还只算是担心的话,那么韩当、周泰等前敌大将“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的发难,以及东吴军中“比及逊至,众皆不服”的局面,则着实令人担忧。很难想象一个不被信任的主帅能带领这支部队打胜仗。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陆逊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职责、申明约束:“主上命吾为将,督军破蜀。军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违者王法无亲,勿致后悔。”第二天,陆逊传令各处牢守隘口,“众皆笑其懦,不肯坚守”,以韩当为首的众将坚决要求出战,陆逊“掣剑在手,厉声曰:‘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再次搬出军法巩固了自己命令的权威性。
如果陆逊仅仅只是以军法压服部将,那就无任何指挥艺术性可言了。在以军法约束部将的同时,整个战争进程中,陆逊都在逐步将自己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及时同诸将沟通、交流。从初到任时韩当对他“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的分析时“心中只是不服”,到刘备移营后诸将对他“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判断的“叹服”,陆逊以智理服人,向其部将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正因为博得了部下的信服,他才能激发出部队潜藏的全部能量,做到将尽其才,兵尽其能;才能一声号令,应者云集;才有后来的彝陵大败刘备。
三是谙熟韬略,善于权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妙”字就是指的灵活性,是在“千古无同局”的某一次次战场上体现出来的最优决断。两军交战,是双方力量的争斗,更是智力、勇气的较量。在这种较量中,指挥官不仅要懂兵法,而且要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它。
陆逊是深通兵书战策的,这在《三国演义》中有明确的交代,第八十四回中陆逊的赞诗第一句就是“虎帐谈兵按《六韬》”。彝陵之战中陆逊两次与部将的谈话:“公等但恃血气之勇,未知孙、吴妙法”和“诸公不知兵法”等,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陆逊自己深得孙、吴兵法之妙。
陆逊如何神机妙算、不拘成法的运筹帷幄,在《三国演义》中有多处描写,在这里试举两例说明之。
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陆逊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他“百战不殆”。首先,他深知自己军队的情况。彝陵之战,到任伊始,周泰请他早施良策救出被困彝陵城的孙桓,他说:“吾素知孙安东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待吾破蜀后,彼自出矣。”他之所以这样说,除了对自己军队破蜀有坚定信心,更因为他了解孙桓,知道孙桓带的部队能守得住;彝陵一战,他知道手下诸将恃血气之勇时时想着出战,他也就能时时提醒、约束他们。不仅如此,他也了解敌军情况,他知道“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知道蜀军何时“锐气正盛”,何时“兵疲意阻”。因此,他也就能适时坚守隘口,也能及时火烧连营。
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的情形则是:孙权起兵攻魏遭挫,陆逊设计合攻魏军也因送信小校的被抓而为魏所知。在这种情况下,陆逊“催督众人于营外种豆菽,自与诸将在辕门射戏”以迷惑敌人,之后又“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襄阳进发”,造成攻敌假象,暗中却缓缓退兵,引导部队安全撤归东吴。东吴军队能全师而退正由于陆逊深谙兵法并能灵活运用的结果。《孙子兵法·计篇》早论述过:“兵者,诡道也”。作战就是双方指挥官的斗智斗勇,施计用诈,“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目的。
四是后发制人,骄敌至胜。深明关键时刻的决胜性。《三国演义》细致地描绘了陆逊这一军事指挥艺术的章节主要是在献奇计助吕蒙取荆州和彝陵之战两处,而这两处陆逊都用到了“骄敌之计”。“骄关羽”是在让吕蒙装病、自代其职时向关羽送礼赍书,且“书词极其卑谨”,令关公“仰面大笑”、“无复有忧江东之意”,继而撤荆州兵赴樊城给东吴造成可趁之机。“骄刘备”是在刘备“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时,“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陆逊在蜀军前来搦战时,令军士塞耳休听,坚守不出,让刘备以为“彼有何谋?但怯敌耳”。直到火烧连营前夕,还特意派末将淳于丹与蜀军交战,让意料中的淳于丹失利,给刘备造成“昨夜杀尽,安敢再来”的错觉,保证了火攻刘备计策的顺利执行。陆逊骄敌至胜的指挥艺术在彝陵之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page]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彝陵之战中陆逊以自己的坚忍持重、后发制人,在蜀军“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时,“乘高守险”“以观其变”。敌军不绝的辱骂,部将“皆以为懦”的哂笑,不仅不能动摇他的决策,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施计必成的信心。等到蜀军“守之久矣”、“兵疲意阻”时,东吴举兵出击,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全胜之绩实践了《孙子兵法·军争篇》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策略,陆逊是真正领会了“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一规律后对《孙子兵法》的活用。为后代军事教科书解说以弱胜强、后发制人的军事指挥艺术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那么,陆逊如此精湛纯熟的军事指挥艺术究竟从何而来呢?通观《三国演义》全书,虽无明言之处,然亦不乏旁证。读过此书的人都知道陆逊“书生”这一称谓,书中从张昭、韩当、周泰到刘备、马良,提到陆逊,都口口声声以“书生”呼之,连陆逊自己也自称“一介书生”。这里“书生”一词就颇值玩味了。既为公认的“书生”,书读得当不在少数,不然何有“书生”之谓,且陆逊是“汉城门校尉陆纡之孙,九江都尉陆骏之子”,可谓出身世家,又时逢兵戈征战乱世,读兵书、研兵法当是必修之课。由此推断,兵书战策该是书生陆逊潜心研读并烂熟于胸的主要著作之一。而且,这里所说的“书生”,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书生”,其内涵显然不同。在罗贯中眼里,似陆逊辈文武兼备、出将入相之才方才配称“书生”。这正好与我们前文所推测的陆逊深通兵书战策相吻合。
陆逊成名前曾在会稽大破“为所在毒害”的贼帅潘临,也曾在鄱阳扫平贼帅尤突之乱,在丹杨智取“受曹公印绶”、“为作内应”的贼帅费栈,以至孙权对他青睐有加,“以兄策女配逊”。在计袭荆州之后,陆逊也有指挥部将降服蜀将陈凤、文布,大破蜀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等的战绩。正是在这无数次血与火的征战中,陆逊锻炼了胆识,积累了经验。以陆逊的审时度势能力为例,他向孙权建议剿灭贼寇时说的“方今英雄棋峙,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之语中已经透着胸怀全局的大将风度。复夺荆州后,又有向孙权上书称:“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荆州士人)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更是谋深虑远、思量周全。吕蒙曾对孙权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且陆逊的文韬武略、高瞻远瞩本又深得孙权赏识。所以,彝陵之战,在刘备强敌压境、东吴损兵折将的危急关头,孙权没有任何犹豫,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把东吴的命运交给了这位少年书生,而不像书中孙权初主江东之时要待阚泽再三提醒,及至大呼“以全家保之”后方才如梦初醒。
虽说如此,《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刻画基本上还是忠实《三国志》中原型的,只是因为行文的需要仅提取了其中几个片断。囿于篇幅,《三国演义》中陆逊的个性并不十分鲜明,形象尚不如《三国志》中的丰满。但由于它选取的是计袭荆州、彝陵之战、石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为陆逊军事才能的展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所以,无论如何,《三国演义》在陆逊军事指挥艺术上的刻画应该说是成功的。
“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魏主曹睿关于“陆逊用兵,不亚孙、吴”的赞叹,更引起人们对陆逊军事指挥艺术的无限追慕和景仰。
- 上一篇:龙门石窟在北魏出现后,逐渐替代了云冈石窟
- 下一篇:以禅兴旅看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