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战确立江湖地位?
【缘起】
诸葛亮出山时,享受到那个时代最高的“三顾”待遇,惊艳了天下人。但他也需要一场战争来回报这个最高待遇,这场战争就是火烧博望坡。[page] 火烧博望坡真相如何?在今天的博望镇是否还能寻找到火烧的痕迹?诸葛亮是否在这里活动过?
诸葛亮需要用战争证明自己
诸葛亮出山所打的第一仗,便是火烧博望坡。博望坡在今河南省方城县的博望镇,离南阳市不过30公里。
我们从南阳市出发时,正值一场大雾笼罩南阳盆地。团团大雾,给我们此行添了几分神秘。
我们并不确定此行能有多少收获,但我们知道,这一役对于诸葛亮来说,至关重要,因“三顾茅庐”,关羽和张飞对其极度不满,也正等着看他的笑话。我相信,这不是关张两人的想法,这恐怕是全天下人都有的想法。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需要一场战争,不但要折服刘关张,也要折服全天下人,以确立自己的地位。博望坡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这又是一场三国历史中关于火的战争,被《三国演义》表现得精彩纷呈。
博望坡一把火成就了他?
面对汹汹而来的曹军,诸葛亮请得将印,派关羽引军埋伏在博望之左的豫山,放过曹军,等后面火起时,放火烧其辎重粮草;令张飞引军埋伏在博望之右的安林山谷中,等后面火起时纵火焚烧曹军在博望城旧屯的粮草;让关平、刘封在博望坡后等候放火;又从樊城叫回赵云诱敌,让刘备引军做后援。
战争进程果然纳入诸葛亮的既定轨道:赵云诈败,曹军统帅夏侯惇引军一路追赶,半途出现的刘备和赵云一起,继续撤退到山路狭窄的南道,进入诸葛亮事先设定的作战区域。这场关于火的战争正静静地等待不听李典劝阻的夏侯惇。
狭窄的南道,山川相逼,树木丛杂,更兼月黑风高,正是放火的好时机。等到夏侯惇醒悟过来的时候,这把大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迷雾中,我们无法想象这场大火的惨烈。在通天的大火中,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损兵折将,一路逃回许昌。他身后留下的,是那些粮草辎重化作的灰尘。
我们前来拜访,不知道这些铺天盖地的灰尘,是否依旧隐藏在博望的某个角落,诉说这场关于火的战争,诉说诸葛亮在烟雾灰尘中羽扇纶巾,坐着一辆小车如意笑谈的场景。
这场确立诸葛亮江湖地位的战争,真相如何?
博望镇上张骞、敬德留有痕迹
车到博望镇时,正是上午10时,浓雾初散,博望镇崭新的街道,已失其历史的面貌。“博望”原为“博取瞻望”的缩写,相传张骞在出使西域后,被封为博望侯,博望遂成为其封地。《史记》引《地理志》记载,西汉曾在博望设博望县。在博望镇老街东端,尚存几处张骞的遗迹,其中一通为“汉张骞封侯处”碑刻,一通为张骞画像碑刻;在新修的三元庙内,还特意雕塑了一尊张骞的坐像,以记博望的这段历史。
张骞之外,我们更想看到的是有关诸葛亮的遗迹。在博望老街中段的白条河上,有一座初建于汉代的三孔桥,桥墩用汉白玉砌就,桥栏雕刻有十八罗汉,相传唐代大将敬德维修过,当地人因而称之为敬德桥。
在桥下洗衣的一位大娘说,原来桥东端的桥板上有一块青石板,内含石胆,车马无论如何行走,桥板都不会轧出痕迹,但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石胆被一位路过的下江人盗走后,石板不再坚固,车痕深深。
博望古井似乎跟诸葛亮有关
如果此桥确为汉代所建,那么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时,一定会从此桥上走过,因为这里离诸葛亮设置的一步三眼井只有200多米远。
一步三眼井在敬德桥西北的马家巷内,直径3米,深20多米,如今已经干枯,但在当地村民的眼里,这是一口无法比拟的好井,水质甘甜,泡出的豆腐口感滑嫩,不像村中现在使用的压井,压出的水咸涩难吃。
这口井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井口覆盖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凿了三个眼,三孔之间距离不过一步,这也是一步三眼井名字的由来。
据村民李大妈说,相传刘备率兵驻扎在博望时,遇到天旱只有此井可用,由于井口太大,士兵和村民取水时秩序混乱,经常发生矛盾,刘备便向诸葛亮寻求解决的办法,诸葛亮就让人取来一块青石板,在上面凿了三个眼,一眼官用,一眼民用,一眼兵用,解决了矛盾。
这种传说并不一定可信,但从井口的磨痕来看,年代的确久远。
井北二三十米远的地方,还有博望故城的城墙,青草丛杂,蜿蜒在村民的房屋后面。相传当时的博望城非常繁华,下辖45里博望屯,但经过历史的洗涤,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城墙的基址。
- 上一篇:殷商的“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起源之根,是汉字之鼻祖
- 下一篇:强巴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