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脚下,毛泽东与回族阿訇谈经论道
现在,人们从许多描写长征的文字资料中可以得知,当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哈达铺镇休整时,通过镇邮局里的国民党报纸,知道了陕北还有一块地方有共产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于是,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开会研究,做出中央红军到陕北落脚安家的决定。然而,事实上,在看到报纸之前,毛泽东曾与当地的回族阿訇谈经论道,对红军北上落脚陕北心中已经有了底。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军到达漩涡村
1935年9月17日,长征路上的红四团攻下天险腊子口,又乘胜追击约50公里,把岷县大草滩和麻子川乡镇等地的国民党军鲁大昌部彻底打垮之后,来到甘南岷县麻子川镇漩涡村,在回族同胞家里住下暂时休整。
9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沿着白龙江上行,从腊子口经过,一路翻过达拉梁子,傍晚到达岷山脚下的漩涡村。漩涡村,位于甘肃省岷县城南20公里处,是岷县麻子川乡所属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山沟里。这里的地势稍微平坦一些,远处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起伏,山下住着几十户人家,人口只有几百人,都是回族。
当晚,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在村民韩启明家的草屋里。这是一座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四间出檐、有前走廊的草屋,是漩涡村相对比较好的住处,屋内宽敞明亮,有饭桌、板凳,更有书桌、椅子,院子也比较大,还有院门。毛泽东和张闻天都非常满意。
过了四川草地,北出甘南,这里已经是中国的北方了,村民都睡在炕上。红军将士大部分是南方人,看见这里村民睡的床都很大,全靠在窗户边,是土制作的,上面铺了麦草,放上草席子或者竹席子,大家都感到很新鲜。
当天晚上,聂荣臻等红一军团领导人给毛泽东送来了甘南大饼,还送来了奶茶,毛泽东直夸大饼好吃。大家也都说好吃。
入夜,大家准备美美地睡上一个安稳觉,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洗过脚后,毛泽东、张闻天等准备就寝。这个时候,毛泽东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兴奋,他在思考红军下一步到哪里安家的问题。
过了千里岷山,条件相对好了一些,但是红军还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落脚安家的地方。现在,甘肃、青海、陕西的国民党军队正在调兵遣将前来围攻,红军人员少,在此地又没有群众基础,要想在岷县落脚生根显然困难重重。毛泽东不禁忧心忡忡,难以入眠。红军在岷县安家不现实,然而又要到哪里去才能找到落脚点呢?
正在毛泽东一筹莫展的时候,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进来报告说:“昨天,红军打到漩涡村的时候,全村的人都逃到山里面去了。只有清真寺里有一位回族阿訇没有走,他一个人在村边欢迎红军到来,准备了好多大饼送给红军将士吃。”
毛泽东一听,一下子来了精神,忙问:“到底怎么一回事?讲来听听!”
林彪便讲述了红四团战士见到回族阿訇的情景:
战士问阿訇:“老人家,村子里的人到哪里去了?”
阿訇说:“都到山里避难去了。”
战士又问:“老百姓难道不知道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红军是不抢回民东西的啊!”
阿訇说:“别说了,我就知道红军是好人。但是回民都没见过红军,只要听到打仗,只要见到穿军装的人就害怕,原因是一怕被拉丁去当兵危害百姓,二怕自己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东西被抢。前些天甘肃军阀鲁大昌的队伍就在村子里抢劫财物,害得不少回民把牛羊肉都藏到山里去了,自己也都躲藏起来。”
战士问阿訇自己为什么不去避难,阿訇说:“我就知道这些天来的军队都是好人,他们一定能够打败鲁大昌的队伍,结果几天后,鲁大昌的队伍果然败了,你们过来了。我老汉高兴啊,我要欢迎正义之师的到来。”
阿訇还说:“老总啊,我想见见你们的长官啊,要当面表达我们回族人民对红军的感激啊。”
情况很快反映到红四团政委杨成武处,杨成武便前去拜访了这位阿訇。
阿訇一见杨成武,就问:“请问长官,你就是这支队伍最大的长官吗?”
杨成武解释说:“我们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最大的领导人就是毛主席和张闻天、周副主席。您老人家要见党中央和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明天来吧,估计明天他们就可以到漩涡村了。”
接着,杨成武又对阿訇说:“既然教长喜欢红军,愿意与红军打交道,就请您上山去把回民朋友请下山来,回到村子里,你们照样该做啥的就做啥,我们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活的!”
阿訇欣然应许。他立即跑到山里,向躲藏在那里的乡亲们讲述自己见到红军的情景,介绍红军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对人讲话和气有礼貌,对人很尊敬,是信得过的军队。
乡民们见阿訇不但没有受到伤害,还得到红军的夸奖,也就跟着他回到村里去了。村民回到家中后,看见红军战士都在忙着帮助打扫庭院、挑水、劈柴,家里的东西一样不少,全都啧啧称奇。
当红军队伍抬着刚缴获的大米和衣物、被褥等生活物资来到村里,把这些物资分给回民群众时,村民们更是欢天喜地,像庆贺新年一样欢迎红军。他们纷纷把家中藏在地窖里、藏在大山里的最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送给红军吃,把床铺打整得干干净净,把炕烧得暖暖的,欢迎红军入住自己的家,长征中受伤的战士也得到村民很好的照顾。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毛泽东很高兴,说:“老人家对我们帮助很大,很好。我们应该感谢他老人家才是啊!”
林彪接着补充说:“杨成武和红四团的战士问过他的姓名,他说他叫丁振邦,字其昌,经名阿卜杜?若亥米,小名闻喜,是漩涡村清真寺里的开学阿訇。他说请转告共产党红军里的大长官,他很想拜见大长官。”
听到这里,毛泽东高兴地说:“那位阿訇教长一定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我一定要拜访一下,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意。没有他老人家,我们红军千里奔袭,万里远征到今天,哪里能够享受到如此之好的礼遇。”
教长送来见面礼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毛泽东把周恩来、张闻天(洛甫)、博古(秦邦宪)等邀请到一起,准备去拜访回族阿訇丁振邦。刚吃完饭,警卫员就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回族老人和几位年轻的回民送来了羊肉、腊牛肉、腊鸡肉,希望红军长官收下,老人说,这些东西是给长官补补身子的。
毛泽东问:“喔,老人叫什么名字?”
“老人说他叫丁振邦,是清真寺里伊斯兰教的教长。”
“啊,快请阿訇进来!”毛泽东忙发出了邀请。
在警卫员的引导下,一位50多岁老人走了进来,他高高的个子,头戴白色伊斯兰教帽子,身着伊斯兰教长袍,长长的胡须有些花白,戴着一副眼镜,精神矍铄。
“老人家,请进。”毛泽东热情地上前与丁振邦握手,邀请他在屋内的凳子上坐下,“我们红军万里长征来到你们村子里,给你们添麻烦了,多有打搅之处还望老人家多多谅解,谁侵犯了群众利益,请及时给我们指出来,我们也好及时教育啊!”
丁振邦欣喜地说:“长官哪里话,你们的到来是我们村子的福气啊!你们不来,我们经常受到鲁大昌军阀队伍的欺负,老百姓都是怨声载道啊。你们来了就好了,那些坏人都被你们打跑了,我们可以过安稳日子了。”
毛泽东笑了:“老人家过奖了。我们共产党的军队是工农大众组织起来的队伍,对穷苦农民的苦难是最了解的,所以我们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抢劫群众的财物,我们有三大纪律约束红军的行为。可是就是这样的队伍,蒋介石却要带着数十万军队来‘围剿’,真是天理难容啊!”
丁振邦也呵呵地笑了:“蒋介石‘围剿’红军那是自讨苦吃,到时候一定会失败的。”
毛泽东更加兴奋地说:“老人家对红军蛮有信心,真是对我们红军最有认识的人啊!”
丁振邦说:“红军真是和我们回族民众亲如一家,一来就帮助打扫卫生,帮助收割地里的庄稼,更对我们伊斯兰教清真寺倍加爱护,秋毫无犯,对人十分和蔼,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军队。我们回族同胞真心感激长官培育了这么好的军队。”说着,他指着放在桌上大包小包的礼品,笑道:“这是我和漩涡村回民一点小小的心意,是我们对红军的感激之情,你们一定要收下。”
毛泽东推辞道:“红军有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老人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东西还是请老人家带回去。”
丁振邦说什么也不依,他说:“长官如果不肯收下我们的礼品,就是对回民的不尊重。我们看见红军长途远征,来到这里也不容易,有不少战士已经腿脚受伤,衣衫褴褛。红军进村时,先派代表到村子里进行通报,进村后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战士拔了根萝卜,还把钱放在萝卜坑里。这样的军队到哪里去找啊!我们见到对百姓这么友好的军队还是第一次,这点心意无论如何是要长官收下的。对老百姓好的军队,我们回族民众不支持,去支持谁啊!”
好意难却,毛泽东收下了礼物,并感激地说:“好啊,丁教长先生,我们坐下聊聊。我毛泽东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丁振邦笑盈盈地说:“能够与真龙天子聊聊,是天赐良机啊!我正有这个意思,所以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毛泽东一下子笑了:“嗬,我们什么时候成了真龙天子了?我倒想听老人家的指教!”
丁振邦微笑着说:“红军爱护百姓,百姓自然十分拥护。历史上,周武王姬昌秘密到民间考察,见到穷苦群众,就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百姓吃;见到生病的群众,就请带来的医生给诊病,开药;还亲自给生病的群众挖药,熬好,送到病人身边,给病人喂。见到老百姓家里没有水了,就亲自挑水给百姓喝。然而,他自己带的食物毕竟有限,饿了就扯草吃。后来,老百姓知道了给他们带来好处的人就是武王姬昌,无不感动万分,纷纷投奔武王参军。最后武王夺取了天下。今天共产党红军就和当年周武王的队伍一样,对民众爱护有加,这样的队伍不得天下,谁的队伍得天下啊!”
一席话说得毛泽东等人哈哈大笑。
两人从红军队伍谈起,谈到国民党军队,再谈到历史人物、三皇五帝,谈诗词歌赋、史书易经,聊得十分投机。
这时,作为红军最高统帅部,韩启明家里不断有部属前来汇报工作,人来人往的,谈话经常被打断。毛泽东便说:“下午,我等几位再登门拜访丁教长吧。”
丁振邦十分高兴,说:“真诚欢迎长官到寒舍造访,我将不胜荣幸,长官的到来,一定会蓬荜生辉呀!欢迎欢迎!”说罢,他起身告辞,毛泽东等人送至门口。
登门拜访回教长
实际上,在交谈中,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都感觉到眼前这位伊斯兰教长博古通今,相当有学问,他们也希望通过拜访,了解更多情况。
当天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等人来到丁振邦家。
在丁振邦家里,毛泽东见到屋里放着《资治通鉴》《诗经》《周易》《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自己喜爱的书籍,便高兴地拿起一本书,说:“这些书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贝,读书能够让人变得聪明起来。许多事情,我们后人都能够从古书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丁振邦笑着说:“是啊,自古以来能够干大事者都是喜欢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教训,从读书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看来毛先生一定是饱读经书、通晓历史、明理醒事者。”
毛泽东笑了:“教长过奖了,我只不过是读了一些书而已,但是与教长相比,我们还读得不够,我们还需要向教长请教啊!”
丁振邦说:“与君一席谈,是我一生的荣幸。毛先生能力过人,今后一定能成大事!”
双方谈话十分投机,非常愉快。
交谈中,毛泽东说:“丁教长,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干的事业是正义的,红军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军队,共产党是工农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是为了解救全中国受苦受难的工农大众的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得到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当然,我们相信我们的事业肯定会成功的,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可是,当今还有许多人都不了解红军,不了解共产党,他们跟着蒋介石打红军,不得民心,他们最终会失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丁振邦笑着说:“是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历史的宝贵经验。共产党红军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今后得天下是必然的。”
一席话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
当毛泽东谈到目前红军是南下还是北上的问题时,丁振邦说:“当然向北走,神州的西北方是生门嘛!”
停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历史上任何打天下的军队都是经过无数艰难困苦和征战,付出巨大牺牲才得到天下的。红军也是一样啊。目前,长官领导的队伍还很小,还要由小到大,但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还有无数的艰难与困苦等着你们去克服,才能壮大队伍,最后取得胜利。今后长官一定能够得到天下,长官面对困难要有信心啊!”
毛泽东等人点头称是。
临走时,毛泽东紧紧握着丁振邦的手,说:“您是我在长征途中听到的第一个说红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少数民族人士。托您老人家吉言,今后红军壮大了,革命成功了,我们一定会好好感激您老人家的。”
丁振邦真诚地答道:“今天,我两次见到毛先生,而且进行了长谈,对您领导的队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荣幸,荣幸!”
毛泽东还向丁振邦请教了回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红军在回民地区需要注意的事项。
回到住处,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人立即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守则》中规定:进入回民区,先要派代表与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在征得其同意后才能进村去宿营;要保护回民的信仰自由,不得擅自进入他们的清真寺,不能损坏回民的经典;不准借用回民的器具、用具,在回民地区不能吃猪肉猪油;红军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汉官压迫回民等等。
这个《回民地区守则》由红军政治部罗荣桓签署发布,立即送到各作战单位,传达到每一个红军战士。
1935年9月20日,红军离开漩涡村时,回族群众热情相送,纷纷把自家的干羊肉、干牛肉全部拿出来送给红军,与红军依依惜别,盼望红军早日回到甘南。丁振邦还特意到村头相送。分手时,丁振邦将自己朝觐期间从沙特带来的一块德国造怀表赠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则赠给丁振邦一包藏红花、一包普洱茶,并命身边机要秘书留给丁振邦一张字据,内容大致是褒扬丁振邦阿訇深明大义,乐善好施,帮助红军解决困难,精神可嘉,待革命成功后再加致谢。字据的后面还加盖了红色印章。丁振邦将字据小心翼翼地收夹在自己珍藏的经典里面。
报纸印证定方向
从漩涡村到宕昌哈达铺,只有10公里路程,不一会儿就到了。红军进驻哈达铺后,红军司令部设在同善社,毛泽东住在“义和昌”药铺。
在“义和昌”,毛泽东刚安顿下来,不少人相继送来了他们在不同地方发现的国民党的报纸,其中《大公报》《陕西日报》等多种报纸上都刊登了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从报纸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得知陕北有一个刘志丹领导的根据地,而且红二十五军的徐海东已经率部与刘志丹会合。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主力部队有3个师,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有强兵3000多人,将陕北苏维埃根据地已经扩大到20多个县……报纸上还印有陕北红军根据地的地图,这让毛泽东等兴奋不已。
经过两天的研究和休整,9月22日上午,毛泽东在住处召开中央领导人会议。会上,他手持《大公报》,说:“陕北23个县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我们就到陕北去,到刘志丹开创的陕北根据地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的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我们从现地到刘志丹同志创建的陕北根据地只不过几百里的路程了。”
毛泽东动员说:“经过长途远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们,你们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以往的战斗经验,来战胜一切困难,到达陕北根据地!”
接着,中央红军被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于9月23日离开了哈达铺,踏上了通向陕北的道路。从此,毛泽东和党中央找到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年近古稀的丁振邦闻讯后热泪纵横、感慨万千。1954年,中央有关部门派人寻访丁振邦,邀他参加工作,丁振邦以自己年事已高,且又不谙政治为由,婉言谢绝。
1970年,丁振邦病逝于岷县白杨坡,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