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三国演义》里子虚乌有的“军事学”

2022-05-19

据说,当年在西北军里,每个军官发一套《三国演义》;看后,要求每人都用军事观点作出述评。

可能这是传闻。

但是,过去把《三国演义》当作一部兵书看的,确是大有人在。传说明、清两代农民起义军中,也有人从《三国》等书里学军事韬略。

正因为有过先例,这篇札记的题目,就很容易引起误会——使人误以为我要拉开架势讲《三国》的军事学。其实,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说自己在读书中走的冤枉路。二十五六年前,我确曾到《三国演义》里探寻过军事学,而且还确曾想钻出一点名堂来。结果是很败兴的。我不知冯玉祥的部下以及明、清两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是否从这部书里学得了军事,反正我自己那两三年的课余时间是白扔了。到后来我才明白过来,这里并没有军事学。到《三国演义》里研究军事学,决不比到这里研究诸葛亮祭风、禳星会得到更多东西。当然,也决不比到《红楼梦》里统计死了多少条人命,用以说明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更聪明多少。

读书也会冒傻气、走邪道的。

我不过是走了一段邪道。

只要走上邪道,要醒悟过来并不容易。

当你到这埋下头去钻研军事学,并且下决心要搞出点名堂的时候,你就不会马上清醒。就象从前一个德国人观察火星,说他看到了火星上有条人造运河,于是怎么看怎么象,越看越象。

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越看越象”的阶段。

比如,在罗贯中笔下,写了那么多奇袭、伏兵、夜间劫寨,而很少写到直接攻打城池——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军事学的反映吗?它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军力、物力的薄弱,攻城器材的不足,以及技术装备的落后;就象万里长城一道城墙,就能挡住塞外少数民族的骠悍骑兵一样,它反映的恰恰是生产力与战争的关系……。

另如,两军正打得胜负难分,可是忽然一阵狂风,或一阵暴雨,于是两军就急忙“鸣金收兵”了——这又是军事学: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军队战斗素质很差。

再如,《三国演义》上曾几次写到,某人运用“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战术获得成功。而这种战术反映的恰恰是剥削阶级用兵的思想:不惜用死亡来激起将士奋力求生的情绪取得战斗的胜利……

真是“越看越象”。于是一部《三国演义》,就满眼都是军事学了。

其实,这只是从军事概念出发,拿军事学的观点看《三国演义》,并不是《三国演义》里真有什么军事学。这有点象“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硬是一厢情愿把她看成西施,别人也没办法!

郭化若将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观点研究《孙子兵法》,能够得出有益的结论,如果拿这观点分析《三国演义》,那就难说了。

到《三国演义》里研究军事学,是件蠢事。正象“四人帮”时期,那些御用文人硬是把老子的《道德经》说成是一部伟大的、总结战略的兵书,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深刻反映阶级斗争的政治历史小说,是蠢事一样。

后来,当我把那些什么军事学丢开,把《三国演义》仅仅作为一部小说看的时候,我倒清醒了。

小说就是小说。

正象《三侠五义》一类武侠小说里并没有拳术、剑术的秘密,《三国演义》里也没有军事学的秘密。

需要分析一个基本公式。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最常用的、描写战斗的公式之一,就是将对将、一对一地单打独斗。

最典型的是张飞马超,或马超战许褚

张飞战马超,战了又夜晚战,双方军队呢?他们只是在一边看热闹。,他们摇旗呐喊;夜晚,还举着火把,就看张飞和马超两个决输赢。双方的兵都看呆了,看傻了,很有点象现在足球场上的观众。

好看是好看,但这不是战争。

[page]

这是闹着玩。 “战长沙”中的关公和黄忠,也是这么打。兵除了看热闹,排不上别的用场。

关公斩华雄、斩颜良,斩蔡阳,虽然没有象“战长沙”那样写成两员大将的“比武”,但是双方的兵都一动没动。无论是华雄的兵、颜良的兵或蔡阳的兵,都眼睁睁看着关公手起刀落,把自己一方的主将斩了,谁也没动一动。似乎这样写是天经地义的,假如当兵的呼喇一声围上来,把关公剁成肉酱,读者是会骂大街的。

“三英战吕布”,是将对将单打独斗的扩大,由一对一,变成三对一,两边人马并没动。十八路诸侯,几十万大军,全看桃园兄弟能不能打败吕布一个人。

关云长单刀赴会,则是单打独斗的另一种形式,实际上还是一对一——关公对鲁肃。帐后埋伏的刀斧手也好,江岸上吕蒙布下的几千伏兵也好,都不算数。兵——等于零。所以鲁肃在关公跟前吓得发抖。一对一,鲁肃那是关公的个!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虽然曹兵八十三万,却没一个班或一个排的兵来跟赵子龙为难;不管有名无名,总是出来一员将跟赵云打,这一来赵云就占便宜了。

我们举出这些例子,决没有责备罗贯中缺少群众观点的意思。但是严格地说,这很难说是战斗。因为战斗不能这么打。问题是,过去至少有几百年,写书的这么写,说书的这么说,唱戏的这么唱,并没人说这是胡扯。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作家是写小说。小说是写人的。而且还要写得动人,写得能打动人心。怎么写才好?作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方法:写战争或战斗就要把它加以简化,两军作战写成两军武将的对打。只有这样才便于刻划人物的性格,也写出武将的本领。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这种表现方法倒成了“艺术集中”或反映“艺术真实”的一种方法。

韩复榘的老太爷点戏点了“关公战秦琼”,笑话的基点,也是建立在人们认可的这种打仗方法上。

在《三国演义》中,多数场合是兵等于零;即使在兵不等于零的场合,如“甘宁百骑劫魏寨”,也着重是写武将。

罗贯中不是孙武,不是克劳塞维茨。他是写小说,不是写兵法或《战争论》。从军事科学方面衡量,那是幼稚,是荒唐。在艺术上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并没从军事观点方面挑剔他。相反,他如不这样写,恐怕倒是通不过的。

《三国演义》中写了诸葛亮、曹操周瑜陆逊司马懿等人的用兵、用计。除这些主帅,还写了大量次要人物的用兵、用计。在这些描写中,难道就没有一点兵法或军事学的东西?应当说有。但是,这是从说书人的角度说的,从小说家的角度写的。他写的是军事学中最一般的规律,诸如“知彼知己”、“兵贵神速”、“声东击西”、“出其不意”之类。他用军事学中这些最一般的规律,构成了小说的某些情节。

“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作者构思的情节,归根结底,着眼的还是故事,是人物,而不是军事。

“空城计”可作为一个典型。

本来,军事学上有一条:“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在一定条件下把它反过来用一下行不行呢?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反过来用过两次:一次是“智算华容”,让关羽把兵埋伏在小路上,又故意在小路上放起一把烟火,使曹操以为刘备的军队在这虚张声势,结果上了当;二是诸葛亮摆空城计,本来手中没有兵,又摆了空城,使司马懿疑为埋伏了千军万马,给吓跑了。这两个情节都是虚构的,是作家的丰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干,就要闹笑话了。正如一则笑话讲的,一个人晚上去看戏,他偏要给小偷摆摆空城计:门窗大开着,电灯都亮着。等他看戏回来,家里也就成了真正的“空城”——被小偷洗劫一空。在《三国演义》中,这两个戏剧性的情节并不是要证明军事学上的某个原理,不过是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比如在空城计中,就刻划出诸葛亮的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刻划了司马懿这只老狐狸的多疑。

[page]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摆过空城计。这是作者根据一条虚假的史料编出的故事。故事编得很成功,但从军事上来讲,就不合乎逻辑了。司马懿不是带了几百人或几千人来的,而是带了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即使猜疑诸葛亮有埋伏(一座小城能埋伏多少兵呢?总不致于埋伏三十万或六十万大军吧),完全可以采取稳妥措施,也不致于吓破胆,立刻溜之乎也。

“空城计”在史书上是条虚假史料,罗贯中当然很清楚。为了写故事、写人物,他还是用了它,而且效果很好。但是这里只有艺术,并没有军事。

《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用兵,许多场合都是采取“附耳过来,如此如此”。他怎么布署的,根据什么布署的,你是无法知晓的。在这里,诸葛亮的“全知”、“万能”,不过是作家的“全知”、“万能”。这种“全知”、“万能”不是别的,而是作家的艺术构思。

两位棋手对弈,都各自考虑如何攻守。而这种攻守,与真正的军事学无关。象棋冠军杨官,到战场上指挥一个班可能都没咒念;而一位兵团司令,下象棋很可能不如一个小学生。下棋是一种思维运动。小说家写作也是一种思维运动。在军事家看来,这种思维运动中有与军事学相近或一致的东西,但它本身决不是军事学。

人们所以到《三国演义》里探索军事斗争的策略,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这是描写古代战争描写得最出色的一部小说。

可是我们也看到,它所以描写战争描写得非常出色,恰恰是因为它不是如实地描写了战争,而是艺术地描写了战争。

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大战役,也是以少胜多的一个范例。可是在史书——陈寿的《三国志》中,把分散在有关人物传记里所作的赤壁之战的记述,加到一起,也不到一千字。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的“赤壁之战”,是陈寿的记述和裴松之作注所用史料的综合,但也只有二三千字。而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却一下写了八个回头,占该书总篇幅的十五分之一。正是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形象就牢牢树立起来了。八个回头,大部分是诸葛亮的戏。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当时只办了一件事,就是在赤壁之战前作为刘备的特使,到东吴搬了救兵就回去了。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却把诸葛亮留在了东吴,让他唱了连台好戏。如果把作者的艺术创作“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智取华容”都去掉了,赤壁之战还有什么引人之处呢?如果再把作家创作的“蒋干盗书”、“庞统巧授连环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去掉,也就索然无味了。最美的那些画面属于作家——那是作家的创作。它越是离奇,越是不同凡响,距离本来的事实也越远。

另如诸葛亮南征孟获,罗贯中写了四回;而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只记了十二个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乎。”那是一场平息后方叛乱,时间只有半年;从川中到滇北,山高路远,往返行军就要费去许多时日,事实表明蜀军并没打多少大仗。三国演义》上描写的象“驱巨兽”、“烧藤甲”,不过是作家想象出来的战争。

一部写战争写得好的小说,也不是每场战争,每个战役、战斗都写好。跟赤壁之战相比,官渡之战描写得就差。彝陵之战更差。赤壁之战写得成功,跟着意刻划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物分不开,那是艺术的画笔。描写彝陵之战中虚构了两个风云人物——关兴、张苞,但不过是关羽、张飞的淡淡的影子。加上作者急于要让刘备为关羽报仇,把仇人一个个杀掉,痛快是痛快了,却没多少艺术魅力。小说就是讲故事;但并不是故事越离奇越好。南征孟获情节很离奇,却经不起咀嚼。总之,艺术上可以论短长;从军事上作评述,那就成了评述历史。《三国演义》虽是历史小说,终究不是历史。有人说它“七实三虚”,那不过是保守的说法;说“七虚三实”,倒更贴切。到作家虚构出来的东西中探求战争规律——战略战术,其结果,跟到月球上真的去寻找宫阙、嫦娥、桂树,不会有什么两样的。

如果它仅仅是一部描写战争的书,还不足以吸引人们到它那寻找军事学。中外古今,战争小说很多。人们就没有到《说岳》中或《杨家将》中去学战术韬略。《三国演义》所以能使一些将军、谋士以及崇尚谈兵的文人感兴趣,还在于它独到地写了智斗——智力的竞赛。从诸葛亮、曹操、周瑜用计,到张飞打仗也知用计。曹操、司马懿在这里是反面人物,但他们在智力上却是巨人。这里写了奇妙的智慧或天才的智慧,也写了邪恶的智慧恶毒的智慧或黑色的智慧。这些不仅是通过曲折的军事斗争描写出来的,也是通过复杂的政治斗争描写出来的。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许多场面并富有诗情画意。

[page]

智力,无非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这得到夸张,同时也受到尊重。人们从这里第一次形象地看到人类自身具有的伟大而奇妙的力量。因之许多人把它看成一部“奇书”,一部了不起的才子书。它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运用这种力量,并去充实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力量。

但是,它也引起一些读者的误会。使一些人认为这里果真包藏着智慧的奥秘,包藏着兵法、韬略或鬼神之机,正如认为佛门经卷中也一定包藏着无边的佛法一样。

所谓兵法、韬略,或战略、战术,不过是从军事斗争中找出的最一般的规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曾利用前人总结的东西来构思情节,塑造人物,但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自己并没有去发现某种军事规律,也没有去图解某种军事规律。因为那不是他的事情。

他的任务是为读者提供一种艺术欣赏。

我在五十年代中期读书走的冤枉路,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明白过来。

不过,也不能说完全冤枉了,还是有好处。好处是,为了从军事上弄通它,我曾似懂非懂地攻读了一批军事著作。尽管我既不是将军也不是教官,脑子里装一点军事知识,也决不致于象福尔摩斯说的,就会把别的有用的东西挤走。

读《三国演义》本身,也有收获。这如同开矿。原来一直作为一个银矿来开,开采到终了,也没发现银子;因为这是一个铀矿。

从开采银子来说,时间是白扔了。可从发现铀来说,得大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