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札记之三——赏析“十败十胜”说
三国中有一段郭嘉分析曹操与袁绍优劣、长短的论述,权且叫做“十败十胜”说,堪称奇文。每每掩卷后仍觉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说的是书中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拨矢啖睛”,曹操的谋士郭嘉分析曹、袁两家胜败因素的故事。
袁绍欲出兵攻打公孙瓒,给曹操致信,要借兵、借粮,信中言辞傲慢。曹操看后很是不爽。曹操深知袁绍迟早是自己成立霸业的障碍,既想出兵讨伐,又恐力不能及。犹豫间,郭嘉对曹操一番精辟的论述,打消了曹操的疑虑,坚定了曹操扫平袁绍的决心。
郭嘉先以楚汉相争、汉高祖立业说起:“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
接着,便是精彩的“十败十胜”说:"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简单说来就是曹操在“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胜过袁绍,自然就得出“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的结论了。
三国中对人物、时局的分析不少,能像郭嘉这样对双方领袖人物分析的如此透彻如此精彩的却不多。易中天在电视讲坛中对郭嘉的评价很高,认为可与以后出世的诸葛亮相媲美,甚至设想用郭嘉PK诸葛亮将会如何。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书载:“亡年三十八岁,从征十有一年,多建奇勋。”
书至第三十三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郭嘉献计献策,为曹操初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怪乎曹操闻郭嘉死讯,大哭:“奉孝(郭嘉字)死,乃天丧吾也!”这确实是曹操发自心底的悲叹。
“十败十胜”之说,不但对比分明、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言简意赅,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窃以为是书中的一段奇文,常自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