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新三国》官渡之战观剧:战争精彩 情节人物粗糙

2022-05-19

电视剧新版《三国》于14、15日播出了重头戏、也是首场大型战役——官渡之战曹操凭借此战役的击败袁绍,一举统一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奠定了三分天下之一的魏国基础。网易娱乐特别推出官渡之战观剧报告,为您详解整场战役的全过程,以及新《三国》对此段落场面、人物刻画、演员表演的独家点评。

“官渡之战”全程详解

《三国》用了较大的篇幅来展现这场重大战役,与旧版相比简略了很多围绕官渡之战出现的谋略、人事以及一些时局性的变化,把重点放在了军事场面上。

一、作战篇

[开战前] 曹操先把袁绍请到两军战前,名义上是喝茶乞和,实际上利用这一手拖延时间,以便给自己的军队制造战机并且扰乱袁绍军心。

[首日第一战]

第一回合:曹军先发制人,万努奇发,漫天箭雨向袁军射去,袁军死伤无数;

第二回合,袁军派出战车队,曹方则利用盾牌和钩连枪组合掀翻战车,四两拨千斤,以巧取胜;

第三回合,袁军这方又祭出攻城用的冲撞车,而曹方则用了比较新奇的装备(带刺的铁轱辘),居然还能在空中飞舞,压得袁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第四回合,双方骑兵出场,互相厮杀。袁军抵挡不住曹兵的前后夹击,只好撤退,曹军乘胜掩杀。

[次日第二战] 曹操采用许攸的建议,奇袭袁军屯粮重地乌巢,击中袁军要害。袁绍反攻偷袭曹军大营,不料曹军早有准备,袁军再次中伏,二次大败。半路上又被许攸设伏,只剩下不足百人跟随。

[结果] 袁绍大败而归,气愤难当口吐鲜血,性命堪忧。

二、人物篇

[统帅] 在两军阵前,先是曹操对袁绍的一顿忽悠,中间居然还弄出一帮美女来骚扰袁军,然后屁颠屁颠地跑了,袁绍半天没回过味来。

[谋士] 曹方主要表现的谋士是荀彧,他始终是曹操的主心骨,而袁绍一方的谋士主要是表现许攸,但是始终交织着他和田丰、郭图两人的矛盾。曹操一方的经常露脸的武将是许褚张辽,袁方此时应该还有大将张郃高览淳于琼等人,但是新《三国》中这几个人几乎没有正面露脸。

[各方势力] 《三国》中把汉献帝也给“挟持”到了战场上,这个倒霉皇帝在战场只有哭的份,也难怪,这场战争表面上都是打着奉诏讨贼的旗帜,但是实际上根本没他什么事,他郁闷是很应该的。而外围人物方面,江东的孙策听说曹袁交兵,也蠢蠢欲动,计划袭击曹操的老窝许昌。为了表现刘备的仁义,新《三国》还安排刘备带着人马救了袁绍一命。这为将来三分天下的孙权和刘备的下一步举动做了铺垫。

三、计策篇

在新《三国》的官渡之战中,重点表现曹操的奸险,利用和袁绍的谈判机会,一个人使出四道计策:假意求和、献出天子、美女扰军、拖延时间以便利用太阳光线干扰袁军眼睛,就是不停地忽悠袁绍。按照新《三国》的意图,曹操的这四道计策可谓至关重要。

四、阵法篇

袁绍的如意算盘是双方两军对圆,光明正大硬碰硬地干一仗,那样他可以利用优势兵力击败曹操。而曹操则是通过拖延时间,先是扰乱袁军军心,然后采用侧后偷袭,再辅以正面进攻。显然曹操比袁绍灵活得多,也实际的多,这是他取胜的主观原因。具体到《三国》的官渡对决,主要出现以下阵法。

[弓箭阵] 远程攻击武器,可以大面积杀伤敌军,能起到类似于现代战争的火力压制的作用。另外伴随着弓箭阵,曹方还利用机械之力抛掷石头,这种抛石车真正的官渡之战中的确出现过。

[铁甲阵] 战车包裹着铁甲,类似于现代装甲车,主要用于冲击敌阵。

[霹雳阵] 按照《三国》主创人员的设计,这种攻击装备就是带有铁刺的大滚子,用战马拉着翻滚,能大片杀伤敌军。

[骑兵阵] 以马代步,行动迅速,机动性和冲击力强。在官渡之战中双方最后一回合的交锋就是双方骑兵之间的恶战。

[page]

“官渡之战”观剧点评:

关于战争场面:视觉效果出众 血腥场面惨烈

《三国》中官渡之战的战争场面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的,实际上是把双方交战的细节复杂化了。为了增加视觉效果,人为地创造出许多战阵形式。编导们不遗余力地撒血浆,制造惨烈的战争场面,人仰马翻的场面随处可见。在总体气势上是超过了旧版《三国演义》。但是实际上的官渡之战是一场长期的对峙,双方两营对垒数月,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而非像《三国》这样几乎是一战定输赢的。而且把围绕官渡之战前前后后的各类事件都隐去了很多,实际上没有从全局上展现出这场战役的面貌,只是在场面的血腥激烈程度上有了极大的突破。

关于情节:改编粗糙不符客观实际

恐怕最有意思也最具争议的就是交战前,曹操和袁绍二人的那场会晤了。这是《三国》想进一步表现曹操的奸诈和机变而做的安排,应该说这是个新创意,思路很好,但是表现方式不对,它不符合客观实际,太过突出曹操个人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官渡之战是一场持久战,曹操以七万之众对决十倍于己的袁军,是无法单靠自己的那四道计策大破袁军的。实际上在乌巢之战前,由于曹操一直扼守袁军进军许昌的要道,双方实际上是处于胶着状态,基本上是曹操处于守势,而且还面临着断粮的困境,曹操是依靠骚扰袁军的粮道而得以勉强支撑的。许攸的倒戈是打破这种胶着状态的关键,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再加上大将张郃高览被逼无奈也投降了曹操,前后夹击内外交困,袁绍被曹操一举击溃。本来《三国》根据实际需要对官渡之战进行改编是正常的,但是为了突出曹操的个人作用而违背了客观实际,这体现出创作上的粗糙。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出其不意地打中对方的死穴,才能导致整个战局的扭转,否则单凭阵前的硬冲硬撞是不可能撼动对方的优势兵力的。

关于人物:曹操“赖皮” 袁绍“脑残” 许攸“鸡贼”

曹操和袁绍在两军阵前喝茶的戏份,处理得有些过分,把袁绍刻画得过于愚蠢,导致整个场面看上去有些低幼。曹操就像赵本山那样一个劲地忽悠,而袁绍就像范伟那样忽忽悠悠地就瘸了,娱乐性有了,但是严谨性不够。曹操的表演基本上在陈建斌自己诠释曹操的正常范围之内,还是一副赖皮样,不过在他忽悠完袁绍之后一溜烟跑回本阵这一细节倒是一个亮点,那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很具创意,非常具有幽默感。在后面,当许攸来投降时的,曹操的第一反应是太过冷静,此时的曹操应该是狂喜,因为他正为自己断粮的问题而烦恼,而许攸深夜来投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当许攸说出曾经献计袁绍攻袭许昌时,曹操也几乎没有什反应,此时曹操应该是感到后怕。这一惊一喜,两种情绪才能烘托出曹操如临深渊的困境局面,也才能体现出许攸投降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陈版曹操所忽略的问题,那些所谓的奸诈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而袁绍的表演显得有些“脑残”了,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大骂曹操,内心转折太快,缺乏一个统帅应有的冷静与气度。

许攸无疑是官渡之战中的关键人物,而且根据新《三国》的安排也大大突出了他的戏份,而实际上在原著中他和田丰并无矛盾,构陷田丰的另有其人。新《三国》在处理这个人物上面有些失当,若按照《三国》剧中许攸对袁绍和刘备的态度来看,这应该是个识大体尊大局的人物,而不是一个陷害别人的小人,但是偏偏又安排了他对田丰的陷害。使得这个人物变得过于“鸡贼”难以让人理解,实际上这是《三国》由于把原著中很多关于田丰和其他人物的事情都强行安排到许攸头上所导致的。

  综合点评:

如果单拿出新《三国》官渡之战的战争戏来讲,可谓场面宏大,制作精良,没有一般古装剧涉及到战争戏方面的捉襟见肘,可见制作方在这方面是下了血本的,这是值得嘉许的地方。但是它没有从全局上对官渡之战进行准确概括,有些改编过于随意,没有真正反映出围绕这场重大战役所发生的谋略变化以及不少重要人物命运的转折,比如投降曹操后来略建战功的张郃。正因为情节改编得过于简略,导致了人物表现乏力,没有大的突破。概括起来,新《三国》官渡之战的亮点在于对战争场面细节的描绘,视觉观赏性很强,不足之处也在于对于一些细节的删减导致了故事和人物略显单薄,所谓成之于细节失之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