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不以成败论英雄——袁绍

2022-05-19

学界历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受“成王败寇”的观点影响,对失败的历史人物往往贬的一无是处,袁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那么袁绍是不是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徒有虚表呢?本文将从袁绍的出身说起,直到兵败官渡。全面系统的分析袁绍的所作所为,并尽可能的挖掘他心中的想法,还原他真正的历史地位。

学界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袁绍已经有较多研究。一般而言,对袁绍这一历史人物的看法以否定居多,从《三国志》的撰写者陈寿一直到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袁绍此人徒有虚表。但仔细揆诸史实,袁绍一生还是有不少功绩可言的。袁绍一生曾建反董卓建同盟,克强敌一统北方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并在同北方少数民族问题上处理恰当,在当时来说是天下第一。只是官渡一战袁绍惨遭失败,不久就销声匿迹。故俺试图抛弃传统的胜王败寇观点,以一种较为全面,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袁绍。

一、年轻时的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绍有姿貌威容,有修养,任侠。这些说明了袁绍出生高贵,这种高贵的出生为其带来了起码以下两点好处:首先是仕途的顺利,汝南袁氏是东汉著名的政治世家,从袁绍高祖袁安为章,和二朝司徒算起,袁安子袁敞为安帝时的司空,袁安孙袁汤为桓帝时太尉,袁汤子袁逢为灵帝时司空,袁蓬弟袁隗为灵帝时司徒,即所谓的“四世五公”,“势倾天下”。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了这样的家世,袁绍平地青云,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3,由此走出了他人生的重要一步。其次是世族的拥护,袁绍取得冀州后,得到了当地世族的鼎立支持:被"委以腹心之任",替他守护邺城的审配,是邺城所在魏地郡的一个"族大兵强"的重要人物。并且袁绍能成为反董卓的盟主,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除了显赫的身世,袁绍本人在当时亦享有盛名,具有多方面的优点。由于他是庶出(妾生之子),由此袁绍的弟弟袁术很是看不起他,说袁绍“非袁氏子”是“吾家奴”,还曾嫉妒的说:“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5后来袁绍被过继给袁蓬的兄长袁成。正是由于在袁家如此的处境,因而极其注重自身的修养。此外,袁绍能“折节下士,他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7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单车归家。

袁绍还很有任侠之气,喜欢结交游侠。他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於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自此,袁绍走向了政坛。

[page]

袁绍入仕后做了几件大事。首先是诛杀宦官,灵帝死后,东汉政局主要矛盾在于在宦官专权。这时何太后年轻,继任的小皇帝还无参政的能力,主政的是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他很想改变宦官专权的状况,他把袁绍吸收进权力的核心层,与之商量如何除去宦官,袁绍使客张津说进曰:“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而难点在于太后在宦官的包围中,不愿除。于是袁绍又建议召外兵入朝,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这一点多为后人所坷病,在当时就有多人反对,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那么袁绍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实际上就在于袁绍想引外兵为己用,我们知道此次要进京的外兵共有八支,除毋丘毅一支难以查明外,其他七支的向背是可以推断出来的。桥瑁,是灵帝朝太尉桥玄的族子。桥玄,是位能臣,可以说位“称职相”,只是后来因为对政治丧失了信心,甘愿引灾异自劾。桥瑁作为名公之后,他的郡国兵理应站在士大夫的阵营中。而袁绍无疑是代表着士大夫的。王匡,鲍信是和伍孚一样的侠士,诛灭宦官,他们岂能畏缩再说丁原,董卓,他们与袁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这则秘密后来由公孙瓒揭示出来。那是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恶的时候,公孙瓒向天下公布了袁绍的十宗罪,在当时,凡是这样的文字不仅要写得漂亮,而且还要有实际的内容,要做到揭露隐秘,直刺敌人的最痛处。在公孙瓒的记忆中,袁绍犯下的第一宗罪就是:“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由此可见,丁原,董卓的行动实际上是要听命于袁绍的指挥。而张杨张辽二人,原本就是丁原的部下,与丁原共进退也在情理之中。后面我们要谈及的由袁绍主盟的关东联盟中,还会遇到桥瑁,王匡,鲍信,张杨等人,这也证明了袁绍完全可以驾驭外兵。由此可见,袁绍提议引进外兵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证明了其过人的才干,后何进不听袁绍之劝,绍谓进曰:“黄门,常侍累世太盛,威服海内,前窦武欲诛之而反为所害,但坐言语漏泄,以五营士为兵故耳。五营士生长京师,服畏中人,而窦氏反用其锋,遂果叛走归黄门,是以自取破灭。今将军以元舅之尊,二府并领劲兵,其部曲将吏,皆英雄名士,乐尽死力,事在掌握,天赞其时也。今为天下诛除贪秽,功勋显著,垂名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将军以诏书领兵卫守,可勿入宫。”进纳其言,后更狐疑。绍惧进之改变,胁进曰:“今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何为不早决之,事留变生,后机祸至。”进不从,遂败。何进死后,袁绍同袁术带兵杀入宫门,诛杀宦官,后又在城中大肆搜捕,一举灭了宦官,死二千多人,从此宦官在汉末的历史上已无往日的气焰。不一一赘述。少年的袁绍在此事中展露头角,分析恰当,行为果断,胆识过人。

第二件事无疑就是领导关东联盟,强迫董卓迁都了。董卓进京后,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控制了京都,想重立皇帝,招来大臣商议,在丁原因此被杀的情况下,袁绍并没有屈服,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此事充分展示了袁绍的勇气及胆略。此时,袁绍的出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名士为他说情:“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顶撞董卓出逃后反而得到了渤海太守。袁绍遂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语在武纪。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袁绍能主盟的原因大概就是他的出身,他努力带来的声名以及世族的支持了。对于同盟,曹丕有过如此的描写,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韂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后来由于盟军内部不和,加上董卓逼死废帝,同盟解散。证明了袁绍强大的号召力以及统帅能力。

[page]

关东联盟的失败使得袁绍认识到实力的重要性,要想成就大业,光有世族的支持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力量。前面说过在名士们的帮助以及家族的影响之下,离开京城的袁绍得到了渤海郡太守的官职,作为他的上司—冀州牧韩馥本身就是袁氏家的门生。而且韩馥的才干明显太差,在读完三公移书后,(韩馥)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袁绍抓住他的性格弱点,采取了逢纪的计策,逢纪说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答云:“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纪曰:“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於此之际,可据其位。”借用公孙瓒来威逼韩馥逊位的办法,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当时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如此计谋的话,如果袁绍选择了硬取的方法的话,他面对的是如治中李历所说的“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的情况了,而在当时以袁绍的实力来说,无异于以卵击石!

袁绍取得了冀州后,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子:引沮授为别驾,以丰为别驾,配为治中。建立起了最初的自己的班子。并听取了沮授的战略规划:“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袁绍北攻公孙瓒,界桥之战以弱胜强,大败白马义从,围易京,断外援,全灭公孙三州,唾手而得;剿黑山锄张燕,肃清境内游动顽敌,一统北方。不是本文重点,不一一赘述。在这里面有一个细节:瓒部迸骑二千馀匹卒至,便围绍数重,弓矢雨下。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瓒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却;会麹义来迎,乃散去。这个细节的描写加上前面面对董卓的那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一个活脱脱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袁绍年轻时参与上层机要,积极主动,为扫除宦官之患,献计献策并付诸行动,最后彻底解决了宦官之害,显示其清醒的政治头脑;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敢于站出来公开反对,显示其有过人的胆略;以一个小小的太守组织起十几路诸侯参加的反卓同盟,显示了其有令人信服的才智,组织能力;以一郡太守一统四州,显示其有过人的才能。应该说袁绍年轻时的作为是有胆有识,才干过人,尤其是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才在年轻时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人生。以其的功绩,称为英雄不为过,要知道孙权所以称为英雄只不过是守住了江东一隅之地!

二、官渡之战与袁绍

如果说前面的袁绍是英雄的话,那么让他从英雄成为现在人口中的军阀就是因为这一场战争——官渡之战!

说起这场战争前,就汉献帝的归属问题已经引起了一场争夺,最后袁绍自己放弃,这一点深受很多史学家的诟病,但是我看这件事,袁绍实有苦衷!因为袁绍早期是非常反对汉献帝即位的,他与汉献帝的矛盾属于不可调和的,有下面两件事情可以为证:上文说过的董卓欲行废立之事,即废弘农王而立献帝,征求袁绍的注意,袁绍以叛逃和一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可见他是反对献帝即位的,并且后来关东联盟的解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董卓逼死了废帝弘农王,作为盟军的统帅,袁绍毫无疑问是反对献帝的!另外一件事情是袁绍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遣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这个事情也显示了袁绍的立场。试想,以袁绍与献帝如此大的矛盾,如果袁绍把献帝接过来,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矛盾,袁绍一个不慎,很有可能导致全天下的反对!最起码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们的态度要让袁绍很难受,要知道曹操的谋士荀彧仅仅因为反对曹操做魏公就被曹操丨逼死,“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从荀彧身上看,他不过仅仅是曹操想做魏公就已经反对,他所代表的世家大族们如果面队袁绍对献帝的态度,加上本来两家的矛盾,如果因为一个汉献帝而失去世家大族们的支持,明显是得不偿失的!

接着我们来看看官渡之战前面的形势:传统观点认为袁绍据四州,实力明显强过曹操。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以下不难发现袁绍在建安四年(199)以前,问题很多。别的且不论,公孙瓒就是到建安四年三月,才被袁绍灭掉的,而在建安三年的冬天,吕布业已给曹操灭掉了。到四年的春天,河内太守张杨为其将张丑所杀,又眭固杀掉张丑,归附袁绍,曹操就进兵把他打破,这一年八月里,曹操进兵黎阳,旋又回兵,而分兵把守官渡。此时曹操的兵力,业已达到河北了。袁绍从公孙瓒破灭以后,就派他的大儿子袁谭去守青州,第二个儿子袁熙去守幽州,又派他的外甥高干去守并州,其布置并不算迟。而曹操的后方虽然也不安稳,但是张绣于建安四年十一月投降曹操,并于第二年消灭了刘备,总的来说,袁绍战前的形势并不比曹操好,这从袁绍谋士的话中也可见一斑,绍将南师,沮授,田丰谏曰:“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page]

再看这场战争袁绍有没有明显的战略失误呢有学者认为官渡之战前两次小的遭遇战白马,延津之战使袁军丧失颜良文丑两员名将,先不说这两员大将是不是真如三国志上所说是河北名将,在官渡之前,也就是在袁绍取四州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两个所谓的名将。因为三国志毕竟是晋人所写,一点偏颇没有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这两员大将是名将,也如袁绍传里所说绍军大震。但是我们看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徙其民,循河而西和公还军官渡。结果是曹操小胜但是却退兵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以优势兵力步步为营,逐步挤压曹操,在战略上是没多大问题的。紧接着袁绍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不可否认也许袁绍采取沮授的“宜徐持久,旷以日月”更加稳妥,但是在袁绍的这种打法下,结果是“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并且有了退兵的打算,“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上面一系列的话说明了一点,在袁绍的战略打击下,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曹操已经快坚持不住了。眼看着胜利就要到手了,这个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整个战局:这就是许攸的叛变!

许攸叛变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曹操献计“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而曹操也采纳了这个建议。乌巢,离袁绍的大营只有四十里。倘使来得及救援,袁绍不是兵少分拨不开的,何难一面派兵去攻曹操的大营,一面再多派些兵去救淳于琼等曹操的兵不过五千,淳于琼等的兵已有一万,袁绍倘使再派马兵五千名去,也比曹操的兵加出三倍了,何至于还不能敌倘使还不能敌,相隔四十里,续派大兵何难何至淳于琼等还会被杀可见曹操的攻淳于琼,是疾雷不及掩耳的。他所以只带马,步兵五千,正因兵多容易被人觉察之故。然则当时淳于琼等被攻的消息达到袁绍的大营时,怕早已来不及救援。派张郃高览去攻曹操的大营,也不过无聊的尝试而已。袁绍连营数十里,而曹操能分兵和他相持,其兵数虽不如袁绍之多,亦必不能甚少。曹操攻淳于琼等,不过抽去五千人,何至于大营就不能守呢?最后再补充一点,在乌巢防守的大将并不只有三国演义上所说的淳于琼,另外还有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睿27等。上述说明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袁绍并没有明显的战略失误,而整个战争的失利仅仅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这从后来许攸在曹军中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一点眉目来,得冀州,攸有功焉。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其后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从许攸这样一而再的夸耀自己的作用,可知如果仅靠曹操自己战胜袁绍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夸大许攸的作用,说他的一句话就胜了曹操,也不客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许攸的投降献计,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的。

当然,如果说这场战争仅仅只是因为偶然的因素而导致失败也是不科学的,作为统帅的袁绍有着以下几个致命的弱点:

首先,是骄傲,并且由此滋生的自大情绪,袁绍刚刚击败强大的公孙瓒,沾沾自喜,有此而骄傲,俗话说骄兵必败,有两件事可看出来他这种骄傲自大的情绪:首先是绍既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而骄心转盛29另外就是曹操让大将军这件事情,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原因是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太祖闻,而以大将军让于绍。30而其自大的情绪则是太多了,多次不采纳正确的建议,从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抓住曹操攻击刘备的时候去攻击曹操,一直到最后不采纳沮授的相持战略,期间不听建议太多,不一一赘述。

其次,袁绍集团内部矛盾重重,而作为统帅的袁绍不能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部下的相互攻击,诋毁。初时,审配,郭图为一党,造成沮授死,田丰杀,许攸走,张邰,高览奔,袁绍大败的局面。后来,袁绍死,袁尚,袁谭兄弟厮杀争斗,审配,逢纪一党,为袁尚出谋;郭图,辛评又一党,为袁谭献计。除了一个王修,说了一番手足道理外,所有这些谋士,无一不是火上浇油地促使内战升级。31而对于部下之间相互挑拨袁绍也不能很好的查明及处理,官渡败后,逢纪诋毁田丰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32而最恐怖的后果无疑是许攸的叛逃,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33而许攸叛逃带来了官渡的失败。

最后,袁绍处理事情不公,间接的激化了内部的矛盾。在取得四州之地后,袁绍迫不及待的分配给自己的儿子,视天下为自己的私产,大伤高级士人之心,大大降低了集团的凝聚力。"顷之,击破瓒于易京,并其众。出长子潭为青州,沮授谏曰:“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一定是祸的原因是“世称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本来将相投奔明主而来,有名利的要求,希冀一州郡展示自己的才能,袁绍把重任都交给自己的儿子了,别人谁还有希望曹操也用诸弟,诸子,但夏侯,诸曹,都是在创业时立有功绩的,才委以重任的,并不是只要是亲属就给分配一重要的州郡。出征前曹操训诫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法令严格,赏罚分明,才能把自己这个集团的人士组织起来,他才有凝聚力。而袁绍事业还没完成,劲敌还在身边,他就把州郡分给了儿子,实在是处理事情非常的不恰当。

[page]

三、对袁绍的综合评价

这一部分显得比较薄弱,建议你在对袁绍进行评价前,此处请先补充一些学者前人对袁绍的看法,从陈寿开始,即从其本志开始,然后列举其它学者之观点,包括学术论文,如马植杰,何兹全等学者。在列出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你再试图列出自己的观点,那这样就比较全面了。

对于袁绍的评价,从他生活的年代就有多人进行了评价,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的:“袁绍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绍鹰扬河朔,然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於羽远矣!”袁绍的对手曹操这样评价袁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37曹操的得力大臣荀彧这样评价:“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而先后在袁绍和曹操手下效力的郭嘉的看法则是:“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上述评价,都是在袁绍取得四州之地后大家对其的评价,前文已经说过,袁绍在这个时间已经是非常的骄傲自大,所以这样的缺点是存在的,但是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那么致命,我看不一定。而且袁绍早期并不是这样的,他早期取四州的时候就是采取沮授的规划。更何况以上评价都是来自他的敌人,敌人的评价贬低袁绍在所难免,并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曹操和荀彧的评价是官渡之战前曹操形势处于不利的情况下说的,应该鼓气的成分更多,从荀彧的最后一句可见一斑:“绍之强其何能为!”

后代人对其的评价基本以上述思想为主,毛泽东在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举反面事例时提到袁绍。他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慢了,得出一个方针就处于被动。而易中天更是说袁绍为政治失利,道义失理,战略失策,指挥失误,用人失当,组织失和,并且不具备帅才,其实一个疑问句就可以将易中天的评价否定:以此六失,尤其是袁绍"并不具备帅才",怎么能做同盟军的盟主他又怎么能一统北方四州之地那么袁绍为什么被众人如此的低评呢,因为袁绍最后失败了,所以才获领一堆批评。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弊端,胜则溢美无以复加,败即领咎罪不容恕。所以说虽然袁绍失败了,但不失为失败的英雄。

袁绍的一生,有过辉煌,遥想年轻时不应征的潇洒,到解决宦官问题时候的果断,再到面对死亡威胁的勇敢;从世族子弟到一郡太守,再到四郡的主人。可以这样说,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成功!正是因为太过容易的成功,导致了他的骄傲自大。他高贵的出身以及名士的身份使得他成为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者,以世家大族的代表出现,注定了他对部下的约束不严格,使得他的集团内部矛盾重重,而他处事的不公也注定了他会走向失败的最终结局。

袁绍名士般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为他带来了属下的以死效忠,最感人的莫过于沮授和审配了,沮授被俘后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操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遂赦而厚遇焉。授寻谋归袁氏,乃诛之。(审)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同样的别驾韩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义阙矣;若乃北面於曹氏,所弗能为也。”一坐为珩失色。触曰:“夫兴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励事君。”上述事例,可一一说明袁绍的个人魅力之深。

袁绍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也是成效斐然,建安初,冀州牧袁绍与前将军公孙瓒相持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遂遣兵助击瓒,破之。绍矫制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以单于印绶。后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楼班为单于,蹋顿为王,然蹋顿犹秉计策。广阳人阎柔,少没乌桓,鲜卑中,为其种人所归信,柔乃因鲜卑众,杀乌桓校尉邢举而代之。袁绍因宠慰柔,以安北边。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袁绍宽待少数民族,最后受其感化的乌丸与他的儿子一起共存亡,可证明袁绍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还是有成效的。

综上所述,袁绍是一个英雄,不过因为官渡之战的失败而让其成为了一个悲剧一样的英雄,我们应该不以成败论英雄,还袁绍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