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8):诸葛亮与魏延关系好吗?

2022-05-19

第七个矛盾也是《魏延传》最大的疑问,是至今令历史学家们大都搞不清的、魏延案件重大的实质性问题,也是魏延案件最难解的问题,就是: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不解决,对于那些对二人关系有所误解的史学家和三国史爱好者们来说,你即使把魏延被谋杀案解析得无懈可击,他也不会服:不,不,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与魏延关系不佳,决不会把军事继承权交给魏延;《魏略》是“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好吧,我们就来瞧瞧,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有何“不佳”。

魏延与诸葛亮的直接上下级关系,应当从诸葛亮北伐前,进驻汉中时开始。“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前军督导官),领丞相司马(掌兵事)、(遥领)凉州刺史”。

有人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让魏延而是马谡做先锋招致失败,导致二人开始有矛盾,因无任何史料记载魏延的看法,不谈。且诸葛亮回来既认错自贬,后魏延立功又大加赏赐提升,当不至于因此而有隙。

二人的主要矛盾在这里:“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据此,有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诸葛亮不敢死后把军权交给魏延的主要依据,怕魏延莽撞行事。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极差,不仅在死后把军权交给了杨仪,而且要除掉魏延,以免他莽撞出击导致蜀军的毁灭。更有甚者以为,诸葛亮要魏延和杨仪火并,以为蒋琬姜维当权扫除障碍。

所以几乎所有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们,都相信了《魏延传》:“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把魏延撇开这一说法。我所见到的史学家评论,只有吕思勉先生不信这一说:“这一段事情,一看而知其不是实在”,“诸葛亮在病危时,预定退军计划,这一个命令,总是要传给全军的,岂有和杨仪、费祎、姜维私相计议,置先锋军于不顾之理?这岂像诸葛亮做的事情?”《吕思勉讲三国》。自然,燕京晓林先生也是不信这一说的(请搜看《寻找魏延事件的真相》)。

这里先说说两个古人对诸葛亮是否允许魏延单独统军的看法错误。1、是裴松之先生。他在驳“郭冲五事”时说:“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魏延)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诸葛亮传》。

看这一段:“八年,(诸葛亮)使(魏)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魏延传》。裴老先生大概看走眼了,明明诸葛亮非常放心魏延有能力单独统军作战,指使魏延带兵勇闯敌后,怎地:“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诸葛亮不许的是魏延提出的“与亮异道会于潼关”战略战术计划,而不是魏延别统军队。诸葛亮既不肯与魏延“异道会于潼关”,还能让魏延单独去潼关?没有诸葛亮主力军为后盾,魏延岂肯去白白送死?

2、是《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先生:“(魏)延自以武干(军事才干),常求将(带兵)数万别行,依韩信故事。亮不许”《华阳国志》。这个常璩先生更是错从口出。魏延是以诸葛亮的“武干”为主要依据,“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是异道同行,而不是“求将别行”。决战决胜之仗主要是靠诸葛亮来打,而不是“自以武干”,自以为有本事,要求带数万兵“别行”脱离诸葛亮。就像唱一出大戏,魏延不过是自比鸣锣开道的配角,大戏主角还是要诸葛亮来唱。

魏延要求带兵“数万别行”是哪来的资料?陈寿的资料是“请兵万人”,常璩先生“添油加醋”加了几倍?给人的印象好像魏延是个自大狂的家伙。常璩先生对魏延似有成见,放着《魏延传》准确的记载不肯“抄袭”,非要“添油加醋”另搞一说。致使后来的史学家看了这段史料,更增添了“诸葛亮不敢死后把军权交给魏延”之说的依据。

就此由头,我以史料融合自己的军事认知能力,把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战略上的分歧推演对于认知诸葛亮和魏延关系的有效部分,以突现出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主要实质:复国事业的互助者;军事才能的互补者。

[page]

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战略上一直是有分歧。诸葛亮的战略是“平铺直叙”、顺水推舟,由“头”(凉州)、“颈”(关中)、“身”(中原)这么顺着“吃”下去。这个战略因不在主题范围,不会大大影响本文剖析,不去详解它。

而“凉州刺史”魏延的战略却不是先打凉州,而是“打蛇打七寸”,先把“颈部”(关中)掐断,使“头”(凉州)与“身”(中原)分离,顺便就把“头”(凉州)、“颈”(关中)给“吞”掉。

一看便知,魏延的“打蛇战略”速度快、“成本低”、效益高。利益大则风险大,立刻就面临双方的主力决战决胜。而且魏延的战略需要有个战略依托,就是拿下对方关中地区的要害,“颈部”地区的“颈部”重镇:长安城。使对方无法越过去保护凉州和关中各城。而自己又有了一个保护新占土地、御敌于新国门之外、战守皆宜的战略堡垒依托。因此,魏延战略就有两个关键任务:1、拿下长安城;2、与敌主力决战。

既有了战略,魏延又有什么实施战略的有效战术、策略呢?这就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先由魏延率领万余人的先锋部队,选择秘密小道“子午谷”,封锁消息,“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出了“子午谷”则勇猛穿插直达潼关,拿下几无防守的潼关(应早有侦查)后,阻击中原魏军的主力,使其无法及时增援关中地区。

魏延为何“辄欲请兵”?每次北伐都要如此,给人印象好似鲁莽?这与剖解魏延把握蜀、魏双方的战略方针、魏蜀吴三国的战略态势有密切关系。因不特别影响魏延案件的剖解,我当作另写长文的材料,无法在此详解。

潼关是“颈部”(关中)与“身体”(中原)的“气管”通道。“气管”一断,“头”、“颈”就没气了:中原魏军的主力无法及时增援长安的少量守军。随后而来的诸葛亮(约)八万大军就能及时地拿下长安城,同时派兵增援潼关:“与亮异道会于潼关”。此战又可获的新战果:占领中原与关中之间的防线焦点:潼关,直接威胁魏国的腹地。

只要魏延先头部队的阻击使诸葛亮八万大军能及时地拿下长安城,魏延即使得不到及时增援而退守长安与诸葛亮会合,此战也就完成了战略使命:夺取战略堡垒长安城。那么魏军的主力必然要到达长安城下,诸葛亮率领主力是否有与魏军的主力“一决死战”的能力,完成“打蛇战略”的另一关键任务:与敌主力决战决胜?

[page]

我们先来看魏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推出的,在同等战略下的另一个即时战术策略变化:由子午谷道偷袭长安计划(见图)。我把它形象称为“赶猫行动”。因为此行动针对的焦点人物是魏国的守长安将军夏侯楙夏侯惇子),此人既有猫的性情:散漫、、胆小、惊觉。其妻为曹操女清河公主。因“(魏)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三国志·夏侯惇传》。于是夏侯楙前往长安为守将,“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武将才干),而好治生(积财产)”。钱多思淫欲,“楙在西时,多畜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夏侯惇传》。

由此种种情况,魏延针对难得的大好机遇,出笼如下计划:“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此一计则是今日使人争论不休的“子午谷偷袭长安计划”。

此一计常使人混淆战略与战术的区别。上一计是因“明帝西征,人有白(告发劣迹)楙者,遂召还为尚书”,敌军另派较强将领守长安,魏延则改变战术,自己打潼关而由诸葛亮帅主力打下长安;“赶猫行动”是由魏延先打下长安而由诸葛亮率军与敌决战。两者是魏延为了同一战略“打蛇战略”,根据敌情条件具体变化而作的战术变化策略。由于并非主题,吾不详解此计。只单挑一个关键任务:诸葛亮必率主力与敌主力决战,来分析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

若诸葛亮率主力不能与魏军主力决战,“打蛇战略”还能实施么?当然不能。敌军源源不断开来,把长安城和城外营寨团团围住,切断蜀国的后勤联系供应,又派兵巩固关中、凉州各城,蜀国数万大军就等着困死饿死吧。

若诸葛亮能与敌军决战而势均力敌,结果是与敌两败俱伤,“打蛇战略”还能实施么?还是不能。魏国实力比蜀国大得多,同等损失下,蜀国的兵源、后勤都跟不上,自然是蜀军先垮。

只有诸葛亮率军击败击垮魏军主力部队,而自己又损失很小,“成本低效益高”;魏军的攻击效果差,损失大,攻击的损失造成兵力、战斗力大大小于蜀军,或虽还有力量,但已丧失斗志,无法持续攻击而形成僵持,则蜀国就能巩固占领的大片土地,大大增强实力。魏延的“打蛇战略”就具有可行性了。

这么说,魏延战略计划的关键依据,最后都集中到诸葛亮身上:与敌主力决战而决胜。因此,魏延这一出“打蛇战略”的大戏主角必然是诸葛亮。魏延的军事水平、眼光,不论其他,最后都集中体现到对诸葛亮的作战才能的认知、认可上:魏延非常膺服诸葛亮帅大兵团作战的才能,认为诸葛亮也只有诸葛亮,有能力率军决战决胜魏军主力而完成他提出的战略计划!

魏延对诸葛亮帅大兵团决战的才能认识正确吗?是否看走眼了?史料记载很多很明确。连司马懿都称诸葛亮为这方面的“天下奇才”,一遇诸葛亮不是退军就是安寨固守,不愿交战。直到诸葛亮死,魏军也没人敢于和他决战,“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刘巴)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三国志·刘巴传》。诸葛亮自比乐毅的堂堂正正大兵团会战战法,他的练兵法、战阵法、指挥法和许多发明都是围绕大兵团决战而作的。古人评中国十大军事家总少不了诸葛亮,那也不是恭维诸葛亮其它方面,就是看中了诸葛亮帅大兵团决战的特长。详细的我也不论证了,因史料清楚,古人和史学家一般都认可。只要说明魏延不是“自以武干”,瞧不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反而是充分认识、充分依靠诸葛亮打仗就行了。

由此认知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就不是像有人所说的(特别是罗贯中小说塑造的)那样,魏延不服诸葛亮,想带兵“数万别行”;诸葛亮一死,他接到军权就会瞎打蛮干;因此诸葛亮就不会死后把军权交给他;又因此就会把军权交给杨仪等人;再因此,《魏延传》的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正确的;而“魏略曰:诸葛亮病,……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就是错误的!

若诸葛亮是这么认为,他会“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是什么意思,试探一下,刁买人心?那为什么临死时不把魏延在军中的最高官职和“假节”拿掉,就不怕魏延依此作乱?可别大意,魏延有朝廷授予的“假节”,可斩军中除诸葛亮以外的任何不听令的将、官!诸葛亮忘了?头脑“忧郁”了?把魏延喊来,卸掉其职务、收回“假节”、用八抬大轿把他抬回成都不就完了?或最少要写一张统领全军的手令给杨仪吧?就让杨仪这么“疑似掌权”,人家都服吗?真如个别史学家所说,诸葛亮要魏延、杨仪火并?如果不能使常识、逻辑和证据融洽,所有史料记载都可以随便解释。

[page]

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远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不佳,史料的解读也非字面这么简单。而是要“由史料深入史实;再由史实深入把握历史人物的种种‘维度(出身、经历、知识、经验、才干、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现实目标、所处环境、客观条件制约……等等)’;再由你所掌握的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反复地反思史料、史实环境与历史人物的文理、事理逻辑融洽性”。

就如我在找出《魏延传》许多本身矛盾,和《魏略》许多相抵触的矛盾记载时,也感到扑朔迷离,无从下手了,不找到要害,说什么人家也不会服啊。经过权衡,干脆抛开一切文理中的矛盾,只从历史人物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入手,破解关键问题:诸葛亮的权力交接真相。

历史是人所创造的行动记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物行动逻辑的实质。而要理清人物的关系,把握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又是先在任务。只有尽量把握住人物的各种“维度”,才能看清他们的出手行为。仅仅找出种种史料进行文字比对,那样即便找出问题也无法深入下去。史料只能确定史实现象,而现象则是复杂、矛盾、对立的。经常有错误地认知现象背后的原因、根据、条件的情况。对人物的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茫然不解,或理解有错,大多是因不能掌握人物(本质)和人物所处环境(条件)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造成的。

言归正传,那么诸葛亮权力交接的真相是什么?就在于诸葛亮与魏延的相互认知,既以二者之间关系为根据。杨仪是“稀更军事”的文官,诸葛亮死前、死后杨仪的表现,充分暴露了其“性狷狭”的性格和“以当官显”的人生观。所以诸葛亮对杨仪的最终处理是恰当的。

前面论证了魏延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认知和膺服,是否魏延就对诸葛亮一点意见都没有?有意见是否影响到诸葛亮对魏延军事才能的认可?诸葛亮对魏延的不满程度如何?是否不满到不肯把军权交给魏延?魏延是个不顾大局的小人吗?这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人物品性、关系需要认真对待。

人总是有优点有缺点的。魏延虽然目睹诸葛亮在训练军队、大兵团作战中的军事才干,对诸葛亮帅大兵团作战的“武干”非常认可,而且在自己的战略设想中作为主要依据,但对诸葛亮的将略(对敌我军事战略的认知与变化)并不认可。亦如陈寿所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如诸葛亮自己曾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因此“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常说诸葛亮的战略是胆小鬼战略,(当然不是说诸葛亮怕打仗,是说其战略上太谨慎,小心过分)而未尽用自己的战略战术和骁勇。

魏延的胆略在诸葛亮手下无人能及。他自告奋勇去深入敌阵打潼关、打长安,可说是为完成刘备倡导诸葛亮继承的复国使命,将生死置之度外,与诸葛亮同样具有强烈的共同事业追求。对“打蛇战略”可行性认识不清的人,把胆略、骁勇当成莽撞,反而以此作为认知魏延“莽撞”性格的证据,把它与“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这句杨仪等人伪造的曲解魏延军事才能的话联系起来看,作为诸葛亮不会把军权交给魏延的证据。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魏延当然不会在即失去决战决胜的诸葛亮、又没有占领长安的情况下,带领全军和司马懿的优势兵力鲁莽地硬拼,那已经不是魏延了,而是军事疯子!

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必须要联系他的各方面“维度”:经验、才能、性格、环境条件等等综合起来加以判断。《魏略》有一句诸葛亮的话:“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为避免撤退时受到魏军的攻击受损,魏延遵照诸葛亮遗命,“密持丧去”,统领全军悄悄撤退。是符合历史人物、环境的实际情况的。由于诸葛亮一死,蜀军与魏军的决战能力大为下降,作为具有帅大兵团与敌决战才能的诸葛亮,知道其他人与司马懿和魏军优势兵力决战凶多吉少;由于诸葛亮一死,敌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作为具有机动灵活战略战术头脑的魏延,当然是先回去寻找、等待机会,而不会马上去打“拿鸡蛋往石头上碰”的呆仗!

这也可以拿司马懿追击蜀军的种种情景反证。司马懿被蜀军假装反击,以为诸葛亮未死而被吓跑后,“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晋书》。司马懿只要认为诸葛亮已死,并不怕其他任何人,马上一直追到赤岸。以上种种分析,解答了有人对《魏略》中诸葛亮的话和魏延撤军行为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