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曹操白狼山血战乌桓人

2022-05-19

由高希希执导的新版《三国》正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该剧充分展现了曹操野心、张狂和智慧的一面。这位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当年曾消灭了北方乌桓势力,班师回朝留下著名诗作《观沧海》。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著名的白狼山大战。白狼山一说是赤峰白狼山,在宁城县境内,今称大阴山;一说是辽宁省朝阳地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阳山。

  科尔沁起家

最初形成于科尔沁草原的乌桓人,势力弱小,受匈奴人控制。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将乌桓人南迁到辽西、辽东、右北平、上谷、渔阳塞外五郡,接受西汉王朝的庇护。相当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

后来,乌桓人不断发展壮大,到东汉时已经发展成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代、雁门、太原、朔方边塞十郡,向西发展到今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尤其是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史称三郡乌桓)乌桓实力更强,他们被曹操打败后内迁中原。

早期乌桓人,主要活动范围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开鲁县、科尔沁区、科左后旗和科左中旗,受匈奴人控制。

考古资料证实,秦、汉时,乌桓人在辽西郡的新安平县和文成县建立了两个治所,也就是今天的奈曼旗西土城子古城和善宝营子古城,当时都是他们的居住地。

《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那么,乌桓山究竟在哪儿?

历代学者对“乌桓山”是指哪座山在认识上有所不同。当代专家认为,现阿鲁科尔沁旗西北西罕山即是乌桓山,并认为乌辽、乌兰、乌桓、乌丸都是蒙古语“红”的意思,赤山也是“红”的意思。可见古籍中以上不同称谓都是指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北,科尔沁草原中部,大兴安岭中部山脉中的一座红色的山峰,即现今的东西罕山,清代也称之为“乌哈那山”。乌桓山即是乌桓人早期驻牧的地方,也是被乌桓人视为死者神灵的归宿之地。

因史料所限,当代人对乌桓人的情况知道得不多,但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也算大致了解了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

乌桓人主要是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畜群中既有供日常食用的牛羊,也有供骑乘、战阵、交通用的马和骆驼,还有供捕捉飞禽走兽用的猎鹰和猎犬等。还兼营农业,以及铸铜、冶铁、制陶、纺织等,并与汉族、匈奴进行商品交换。

在汉代,乌桓开始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但还遗留了不少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痕迹。他们实行收继婚和抱嫂婚,即父亲和兄长死后,儿子和兄弟可以娶其继母和嫂子,伯叔母与侄子、叔父与侄媳之间甚至也可通婚。

随着财产的私有,贫富差距就在乌桓人中产生了,阶级分化也日益明显。乌桓内部的阶级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处于上层的大人、小帅,二是氏族部落成员(自由民)。乌桓在由原始社会末期转向阶级社会的过程,还来不及建立本民族的奴隶制国家政权,便为曹操征服。

远征乌桓

公元199年,在消灭幽州割据势力公孙瓒的过程中,强大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联合起来,在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领下与袁绍联盟,共同消灭了公孙瓒。袁绍为此拜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为单于,并授印、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并帮助乌桓人建立起了正规的军队,始设千夫长、百夫长统领,还亲自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三郡乌桓首领蹋顿为妻。

当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战后病死,其次子袁熙及三子袁尚,均因兵败而投奔蹋顿,为此三郡乌桓经常与曹操为敌。

此时曹军将领都认为不值得为了袁尚而远攻乌桓。在众议一致的反对声中,曹操的谋士郭嘉力排众议,认为远征乌桓必获全胜,不征则遗患无穷,征乌桓曹军有充分的理由不必担心刘表刘备等人的乘虚而入。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开始了远征乌桓的战役。于是现今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与之毗邻的赤峰东南部地区,一时间狼烟四起,大军纵横。

血战白狼山

曹操所部经过长途奔袭,来到距乌桓统治中心柳城约二百里处,乌桓开始惊觉。楼班、蹋顿、袁尚、袁熙,右北平单于仓猝组织数万人,迎战于凡城,曹操率军登上白狼山,在此与乌桓骑兵遭遇。

两军从早晨混战到傍晚,此时曹军几近不支,纷纷败退下来,乌桓首领蹋顿正坐在由青牛驾辕、用黄色伞盖遮蔽的车帐之上,得意地观战。曹操见状十分着急,这时站在曹操身边执帅旗的大将张辽,忽然大呼曰:“主公平时厚待我们,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言毕,撕下帅旗挺起旗矛,策马疾速下山。

在乌桓兵众一片惊呼之中,张辽直奔毫无准备的蹋顿青牛车帐前,一矛把蹋顿刺下车来,割下首级,大呼着率军冲入乌桓军中。乌桓部众毫无准备,遂散乱崩溃,四散而逃。曹兵乘势追击,斩获甚众,直追逼至柳城之下,当场“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乌桓)、汉降者计二十余万口”。楼班、苏仆延、乌延与袁尚、袁熙逃跑后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惧曹操势力,将他们全部斩首后将首级送与曹操。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屠柳城。他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人头。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它们送来了,这就是成语“隔岸观火”的起源,在《三国演义》里是郭嘉的计谋,史称“遗计定辽东”。

三郡乌桓平复后,曹操将所获的乌桓兵众,通过精选和整编,改编成精良的骑兵部队,仍由乌桓的王、侯大人率领随同曹操转战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