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朝藏传佛教遗迹
西夏王朝是党项羌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建于公元1038年,亡于公元1227年。在近200年时间里,西夏在我国西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于党项羌的族属,笔者在《党项羌的族属:藏族》一文中已有论述。研究表明,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是藏族先民的一部分。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文化在西夏的传播有诸多因素,但与党项羌的族属是密不可分的。西夏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尤其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及向外辐射,对“后弘期”藏传佛教的再度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夏开国,凉(甘肃凉州)为辅郡。对西夏来说,河西走廊不仅是一条贸易走廊和战略物资储备库,更是一条文化走廊和文化传播中心。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过程中,河西走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西夏时期的藏传佛教文化遗迹遍布河西走廊各地,自东向西有凉州亥母洞、护国寺、圣容寺、崇圣寺、甘州大佛寺、黑水城遗址、马蹄寺、文殊寺,玉门昌马下窟、肃北五个庙以及瓜州藏密特大坛城等。限于篇幅,这里对其中部分文化遗迹和出土文物作简要介绍。
一、凉州亥母洞寺遗址
凉州亥母洞(以下简称亥母洞),位于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距武威城15公里。成书于清乾隆时的《武威县志》记载,“亥母洞寺,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在我国历史年号中,有两个“正德”年号,一个是在西夏崇宗乾顺时期;另一个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根据亥母洞石窟特征及洞内出土文物断定,该石窟的修建年代当为西夏崇宗乾顺正德四年,即公元1130年。亥母洞遗址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原始的金刚亥母洞遗址。亥母洞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石窟的显著特点,那就是窟中有寺,寺中有窟。
亥母洞远景
亥母亦称金刚亥母,藏语叫“多吉帕姆”,是一位女性神祇,早先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奉信的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等大成就者都依止亥母为本尊。在格鲁派中,亥母是三大本尊之一的上乐金刚的明妃。
亥母洞原本是藏传佛教僧人静修的去处。僧人选择一定的时机,在这里闭关、静修悟道。据传,有27位西藏高僧曾在亥母洞闭关修炼,其中有5人修得正果。从有限的史料看,一直到明代,亥母洞寺依然兴盛,而且与凉州城内寺庙之间的关系密切,僧侣往来也很频繁。立于明嘉靖元年的《北斗宫新创藏经楼碑记》记曰:“郡之城南有古亥母洞寺,适有比丘桑儿加领占及拾刺僧往来,北斗宫以为禅定处。”碑记中提到的僧人为藏传佛教僧人,他们还与城里的僧人一起做佛事活动。此时,亥母洞建寺已有392年。
因亥母洞石窟所在山体以砂砾崖为主,胶结不充分,所以远不如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所处岩体牢固。加之亥母洞石窟又在地震多发地带,渗水、岩体脱落等地质病灾多发,后世对洞窟屡有维修或重修。从清雍正时所立《重修亥母寺石碣》看,此次重修耗资重,寺院规模扩大很多。然而,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发生的古浪、武威8级强烈地震中,亥母洞石窟被彻底震塌,洞外建筑也全部坍塌。从此,距洞口不过数丈处被震落的巨石严严封闭。至今,除了洞口部分外,洞内更深的地方无法探究。这个洞窟到底有多深?洞内有何宝物?仍然是个谜。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距大窟门口不远的四个小窟,其中,一号窟长约9米,窟内发现藏式佛塔四座,塔高约2米,上部均已残断。在亥母洞外,可见寺院建筑遗址数处。大殿遗址上残存的佛像座、大块铺地砖告诉我们,这座建筑的规模是很宏大的。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亥母洞内陆续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引来学界的极大关注,并有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亥母洞出土的这些珍贵文物,成为研究西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一号洞内的佛塔
亥母洞出土的藏传佛教文物,大都集中在一号洞内的佛塔周围,埋藏深度在1至2米。出土有藏文简牍、藏文写经、唐卡、藏文石碣、梵文残碑、壁画残片、石刻造像、泥塑造像和大量的擦擦等。笔者因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数次进入洞内探查,当时一号洞内的佛塔下部尚存,散落的擦擦遍布佛塔周围。
出土唐卡集中在一号洞内的佛塔中,共有7幅。这些唐卡上的人物造型生动,比例适度,绘制十分精细。虽然题材均为佛教内容,但绘画风格有所不同,用色多为黄、赭色,色调热烈而明快。可以看出,这些作品受到藏传密宗艺术的强烈影响。其中,《文殊菩萨》唐卡、《如意轮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坛城》和《十一面观音》唐卡保存较好。
文殊菩萨唐卡
文殊菩萨唐卡(国家一级文物),为绢质彩画,67×46厘米。主尊文殊菩萨端坐莲花座上,座下为青鬃回头狮,菩萨带三叶佛冠,黄色身相,双手当胸作说法印。文殊菩萨右肩饰莲花短剑,左肩饰莲花焚荚。其余人物对称安置在菩萨上下左右的方格内,有释迦佛、药师佛、西夏上师、黑帽白衣西夏官员等,共34幅图像。
米拉日巴塑像
米拉日巴泥塑像(国家二级文物),为泥质彩塑。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早期僧人,也是该派的创始人玛尔巴的高足和继承人。米拉日巴开道歌传教之先河,《米拉日巴道歌集》在藏区广为流传,且对藏族诗歌产生过重要影响。米拉日巴塑像,其右手轻轻搭在腮边,做歌唱状,看来他正在演唱道歌,为信徒们传法。
亥母洞出土的擦擦难以计数。擦擦表面的浮雕造像各不相同,如大黑天造像擦擦,其形象生动,比例适度,立体感很强。擦擦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形和圆锥形的,还有半圆形的。另有一种涂金汁的圆锥形擦擦,看上去灿烂夺目。
无论西夏时期的绘画还是雕塑艺术,其风格完全属于藏地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西夏绘画艺术也被称为“西夏藏传绘画艺术”。到后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保持藏族传统绘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中原绘画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而且反映世俗生活的内容也有所增加。
另外,在1号洞内铺地砖以下2.5米处,还有2—4号洞口发现藏文佛经和西夏文、汉文佛经残片。出土西夏文佛经22种、34卷,计256页,约1.7万多字。一次发现如此多的西夏文佛经,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共4卷55页,其印本文字排列不很整齐,大小不一,并有不少字印墨深浅不同。西夏学专家孙寿林先生多年研究认为,西夏字《维摩诘所说经》属泥活字印刷,对研究中国早期印刷术具有重要价值。
除亥母洞外,在凉州其他地方也先后发现了西夏时期的一些珍贵文物。20世纪末,在张义小西沟岘发现了藏文简牍、藏传佛教写经以及藏文、西夏文佛经印本。
藏文简牍
小西沟岘发现的一块藏文简牍(国家一级文物),内容为“烟祭祈愿文”。这块木质简牍为长方形,一端正中有柄。简牍的正、反面均有墨书藏文字,正面12行,背面6行,其中部分字迹已比较模糊。祈愿文(也称发愿文)是一种佛事应用文,主要内容是表达发愿者的愿心。祈愿文一般有着较大的涵盖面,其内容比较丰富。一篇祈愿文少则几百字,长则数千字,它所包含的信息比造像题记、写经题记、供养人题记等丰富得多。
二、甘州大佛寺
甘州大佛寺,位于甘州城中心区域。此处原来有一个小寺院叫迦叶如来寺,始建于公元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后世时兴时衰。历经五代战乱及甘州回鹘占领,迦叶如来寺又一次进入衰败时期。到西夏建国时,甘州及河西走廊各地寺院的境况大致如此。难怪《西夏碑》铭文中如此叹道:“佛宇遗址,只椽片瓦,但仿佛有存者,无不必葺。”
大佛寺
进入西夏后,迦叶如来寺旧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处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大佛寺(也称卧佛寺)。说到大佛寺的缘起,是因为这里掘得了古涅槃像。《西夏书事校证》记曰:“甘州僧法净于故张掖县西南甘浚山下,夜望有光,掘之,得古佛三,皆卧像也。献于乾顺,乾顺令建寺供之,赐额‘卧佛’。”明宣宗时所立《敕赐宝觉寺碑记》中只说到西夏嵬咩国师在此掘得古涅槃像,没有说几尊。而乾隆十二年所立《重修卧佛殿碑记》中,却说是掘得1尊涅槃像。其实,掘得几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卧佛像的出处,都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这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伏藏”之说如出一辙。关于掘得佛像或佛经之类的记载,在藏文史料中屡见不鲜。有推测认为,当时掘得的卧佛像可能是4尊,经嵬咩国师策划,将其中的3尊献给了乾顺,以争取乾顺对兴建大佛寺的支持。剩下1尊卧佛像作为镇寺法宝,藏于巨大的卧佛塑像腹中。
西夏皇室拍板于公元1098年(西夏永安元年)开工,大兴土木,耗费巨资修建大佛寺。历时五年,完成了大佛殿建设,以供奉巨大的释迦牟尼卧姿彩塑像。大佛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殿四周设转经廊,有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征。大佛殿建成以来,后世屡有修缮。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佛殿,是乾隆年间重建的。大佛殿通高20.2米,南北宽九间,长48.3米;东西进深七间,24.5米。大佛寺以大佛殿为中心,藏经殿、金刚宝座塔等列于寺院中轴线上。另外,还有山门、牌坊、钟楼和二郎庙等建筑。
甘州大佛寺是西夏最大的皇家寺院,也是我国现存西夏时期规模最大的佛寺建筑。巨大的释迦牟尼卧姿彩塑像,是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像。卧佛通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耳长就有2米。卧佛为木胎泥塑,金装彩绘。造像神态自然,比例匀适,线条流畅。神秘的大卧佛,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有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有彩绘泥塑31身,壁画530多平方米。
卧佛
西夏艺术家们在塑造天下第一卧佛时,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高超技艺,塑造工艺有着独特的创造。他们一改实胎塑像的做法,先用方木套成骨架,上中下三层,首尾共十一间。然后在骨架外围钉上木板木条,作为内胎;最后在内胎之上用草泥塑成外肤,再用毛(棉)泥打面(或谓之“妆塑”),使其平滑光洁。待塑像干透后,再金装彩绘,装藏开光。用此法塑造体形庞大的卧佛,既可节约大量的工时,又能在腹内填充很多宝物,而且比较坚固。显然,这也是塑造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除皇家寺院大佛寺外,西夏时期的甘州还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叫重兴寺。嵬咩国师曾先后在大佛寺和重兴寺驻锡。
夏亡元立,甘州成为甘肃行省的治所(省会),大佛寺仍享有皇家寺院的荣耀。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始,明廷对大佛寺进行重建。此项工程历时9年完成后,明成祖朱棣敕名为“弘仁寺”。此时建于大佛寺内的土塔,为覆钵式佛塔,属藏传佛教密宗金刚宝座塔。这座别具特色的土塔,是中国现存不多的金刚宝座式佛塔之一。
土塔
明代的大佛寺主持仍由藏传佛教僧人担任。此时的府一级佛教管理机构设有僧纲司,僧官从九品,僧纲司内设有督纲位。甘州左卫僧纲司设在大佛寺。“成化年间,有源海印、镇南坚参、忍巴舍念、尼玛释宁布等。明代弘仁寺督纲与侍寺督纲均由喇嘛担任”。“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施造经书五大部佛经中见‘弘仁寺僧纲司署寺督纲藏卜省吉施造’之题记”。
三、黑水城遗址及出土文物
黑河发源于张掖南面的祁连山麓,是河西走廊中部农业的命脉。黑河流域是甘肃、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内陆河流域。黑河下游流经沙漠盐沼凹地,向北流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黑水城等地,全长800余公里。黑水城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汉安帝时(公元107年),在黑水城设居延县,后为“张掖居延属国”。
黑水城遗址
公元1032年,夏主李元昊在黑水城设监军司,管理居延地区军民事务。黑水城为长方形,面积80多万平方米。东城区为居民和军队的居住区,还建有仓库等;西城区建有军政官署及寺院、佛塔等。西夏统治居延地区近200年时间里,在黑水城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化遗存。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初叶时,黑水城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俄国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等人,先后将黑水城发现的大量文献等运往境外。在这些文书中,既有汉简、汉文和西夏文文献,还有一批珍贵的藏文文献和精美的唐卡等。据科兹洛夫档案记载,仅在一座大塔中出土的佛经、文书就有24000多卷。他们动用了40峰骆驼来运输这些文书,眼见驮走一个“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公元1909年秋,黑水城文物运抵圣彼得堡。其中,文献和书籍存于俄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唐卡等画像和雕塑艺术品存于国家艾米塔什博物馆。
我们以往认为,明代刊印的永乐版大藏经《甘珠尔》是最早的藏文木刻印刷本。然而,在俄藏黑水城藏文文献中,不仅有写本,而且还有木刻本。黑水城发现的藏文木刻印刷本,装帧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常见的梵夹装,也有蝴蝶装和护轮图单页装。
护轮图单页装印经
蝴蝶装的佛经文字书写工整,字体秀美,雕刊精细,是木板印刷中的精品。史金波先生在《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一文中说,“估计在这之前,藏文的雕版印刷已经走过了一段路程。可以推知在这些12—13世纪的藏文印刷品以前,还应有更早的藏文雕版印刷品。这些藏文雕版文献发现于西夏的故城,它们却反映着当时、当地的藏族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是12—13世纪藏文印刷品,比永乐版藏经要早两个世纪,反映了藏文早期印刷出版的特点”。显然,藏文应用雕版印刷术的时间要早得多,而蝴蝶装应用与横写的藏文书籍,是西夏时期的一项创举。
雕版佛画
黑水城雕版印画中的一些图像,在卫藏绘画作品中也不多见。通过这些图像,使我们能够了解15至16世纪藏传佛教图像体系形成之前,一些藏传佛教神灵的的面貌。另外,黑水城唐卡将汉藏艺术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显然,这与河西走廊多民族共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是分不开的。
黑水城出土的唐卡,无论在图像题材上还是在内容上,拓展了藏传绘画的领域,也显现出西夏绘画所具有的一些独特风格。关于俄藏黑水城西夏唐卡数量,“完好的绘画大约有一百一十件,假设西藏风格的作品占二分之一强,数量就是六十幅左右”。在黑水城唐卡中,出现最多的是释迦牟尼像,还有药师佛像和阿弥陀佛像等。
释迦牟尼唐卡
谢继胜研究员认为,“黑水城唐卡在整个藏传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黑水城唐卡其丰富的作品遗存充实了藏传绘画早期作品的例证,为早期绘画的研究提供了资料,黑水城唐卡图像种类的多样化填补了藏传佛教图像的缺乏,黑水城唐卡在藏传绘画传播的历史中承前启后;是西藏绘画风格最成功的对外传播形式之一”。
四、瓜州藏密特大坛城遗址
瓜州藏密特大坛城遗址,位于河西走廊西头的瓜州县境内,距瓜州县城约6公里。这里地处甘、青、新、藏四省区的交通枢纽,距敦煌莫高窟只有百余公里,距榆林窟较近。瓜州藏密特大坛城遗址的发现,归功于航空拍摄。航拍图片是由国家级极旱荒漠自然保护项目专家提供的。2003年9月,瓜州县文博部门的同志根据航片提供的方位和图形,找到了这个遗址。
坛城平面示意图
瓜州藏密特大坛城遗址的发现,是遗址考古上的一大突破。迄今为止,瓜州藏密特大坛城遗址是藏传佛教乃至中国佛教最大的室外坛城。人们将瓜州坛城称之为“佛门第一坛”,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