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于太康大地的夏朝四世王对太康有着怎样的影响
遗址文化
太康境内与夏代四世王有关的遗迹非常丰富。
(1)太康城。《通鉴前编》云:汉之阳夏即太康故城。《史记·项羽本纪》正义又云:夏后氏太康所筑。夏朝君王生前称后、夏后,死后称帝。太康城为夏王太康所筑。太康失国后,流亡至戈国,筑城定居。此城后世称为太康城,即今太康城,位于老涡河北岸。经考古发现,夏朝已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池了。此时的城不像是过去仰韶、龙山时代的土围子,而是运用板筑技术建有城墙、城门、城楼,城内有排水系统,城外有郭,具有多种防御功能。筑城技术并非太康王首创。大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王城岗)筑城郭池以为固。真正的筑城老手是禹之父鲧。《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原始先民们构木为巢。只有当鲧开始筑城时,人们才走出洞穴。从这个意义上说,鲧筑城也是文明时代的开端。太康作为鲧之曾孙,承袭祖业,自会造城。造城技术一直影响到后世。城市规模愈来愈大,技术愈来愈高。清《太康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年(1342年)建土城,周9里16丈5尺,高3丈8尺,池深2丈,阔4丈,城门楼4:东为朝阳门,西为乐城门,南为南薰门(后为来薰门),北为迎恩门。明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李皋以砖易土,厚3尺,高4丈3尺,四隅建角楼,四面建敌楼。历代知县曾多次修筑城墙,挑挖城壕,增建更房炮楼、守卫室等,长时期成为全县封建统治中心,直到建国后,城墙彻底拆除,城濠大部填平。自有筑城技术以后,城内寺庙、衙署、塔楼等建筑相继出现。这些建筑大多毁灭,已无迹可寻。
(2)康王陵园。太康县城东南隅二里许王陵村西侧,有夏朝太康、少康二王陵。太康墓今犹存,少康陵已毁。古称二陵为康王陵。康王二陵,自秦汉至清乾隆年间,历代王朝曾多次给予光复和修建。本县历代县令也曾多次下达保护康墓令,并维修一观。古之王陵,巍峨高大。陵碑朝阳而座,肃然耸立。陵碑用篆体铭刻着太康、少康王之原由和功德。旭月映辉,殿宇堂煌。千顷田野,绿波荡漾。古墓翠柏,奇果飘香。涡河之势,浩浩荡荡。仙鹤云集,神奇万象。时有民谣曰:康王奶奶康王爷,威振四海盛名开。阁老宰相来祭奠,七品县令来朝拜。此乃康王陵园旧之大观也。为明嘉靖三年太康县志所载八景之一太康古陵。
(3)槐寺遗址。槐寺遗址位于太康县东南22公里的符草楼镇槐寺集。据传,此处为夏王夏后槐之陵墓。该遗址现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1至7米。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少量大汶口文化和商、东周遗物,保存完好。古时,陵墓占地一百多亩,高有五丈余。古称槐丘。后于此丘冢之上建筑寺庙殿宇,规模庞大。寺内长期有众多和尚看管寺院。和尚人满为患,无恶不作,骚扰邻人。李自成起义时,攻破此寺。谢氏族人相继迁居于此。槐丘后又称槐丘寺,今简称槐寺。
(4)五子王遗址。该遗址位于城西24公里的常营镇五子王村西北处。古称五子台,原台面积大,经黄水淤没,现仅有小土堆两个,面积180平方米。相传,太康失国之后,其兄弟五人,奉母于洛水北岸盼其返国,久盼未回,五个弟弟侍母渡过洛水,一路南巡,来到今常营镇五子王村西北处,遇一高台,时有积水一片汪洋,暂歇于高台之上。兄弟五人因忿恨太康失国之事,曾追述大禹王的教导,每人作歌一首,歌于台上。此乃《尚书》所载的五子之歌。后人为表五子之悲,修庙祀之。台下有一水潭,名曰五子潭。今潭已无。只剩孤台耸立旷野。时为清朝太康八景之一歌台流响。
命名文化
由于太康、少康、槐、芒在历史上毕竟作出了不朽贡献,后人便以命名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1)命名县名。因太康失国流亡于戈地,筑城定居,迁都于此。为别于北方原都斟(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史称阳夏。自秦置郡县,始称阳夏县。随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因太康王建都、死葬于阳夏县,故改阳夏县为太康县。太康王所筑城池,也名为太康城。
(2)命名沟河。《水经注》载:太康县西之扶沟县有康沟。。这个康沟,以太康一行逃难时经过此沟而得名。古时,扶沟、太康同属戈地。西周时,同属陈国防地(治今太康老冢附近)。据明嘉靖三年《太康县志》载:旧黄河即下大堰沟出自杞县,分支二流。一支流经太康至高贤集分三流而下,一支由县西北万家桥至县北关绕东关,环灵光塔东;一支由县西官桥经西关、南关,环灵光塔前汇合而东流;一支由县正南八里宋桥至县东南二十五里马厂集。三流汇入涡水注入亳州淮泗。相传为古黄河,又传为宋时运河。按此记载,当时绕城西关、南关,环灵光塔(为明时建筑,紧临太康城墙东南角。清末,为防捻患,修筑城墙时扒掉)前而过的支流,便是如今的太康沟。因其流经太康城,故名太康沟。太康沟上接源于清集乡的桂宋沟,流经城西关、南关,绕太康墓东侧,而后南注入老涡河。太康沟为旧黄河支流故道。
(3)命名街道。如今,在太康城内,当年太康逃难时避难的地方,现在命名的街道有县前街的东十字街,叫作王隅头,还有南孝友街的西十字街,名为王岗。在少康王流浪太康城时藏身的地方,后人建一座寺院,取名天宁寺,意谓少康中兴换来了不易的天下太平安宁的日子。藏身的街巷也被命名为天宁寺街。还有1958年重修的天宁寺湖亭。如今,河南郑州市的太康路,即因太康王而取名。
(4)命名村庄。在县城东南张集乡太康寺村有一座太康寺庙,即为隋炀帝大修寺庙时所建。寺庙附近的两个村子也因太康寺庙名为太康寺村和庙前村。康王陵东侧的村子,是为二位康王守陵人家居住的村子,原名少康村,后演变为王陵村。符草楼镇槐寺集,因夏后槐之墓在此,原称槐丘,后因墓上建有寺庙,又改为槐寺。常营镇五子王村因邻近五子台遗址,取名为五子王村。
(5)其他命名。少康当年在太康城造秫酒。后世发扬少康造酒术,造出了一系列康王酒。为了纪念少康功德,遂命名为太康酒、康王酒、泰皇酩V、康王乾坤补酒、东土老窖。饮食中还有以太康王命名的特色食品太康肘子。
酒文化
许慎《说文》曰: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说明少康就是杜康、秫酒鼻祖。少康造酒传说在太康广为流传。夏禹时,就有酒了。因仪狄造酒,禹怕因酒误国,因而疏远仪狄。启因宴饮无度,曾激起有扈氏、弟弟五观的反叛。太康因终日狩猎,纵酒狂欢而失国。然而,这时的酒还不是秫酒,而是一种浊酒,相当于现在的啤酒、果酒。到了少康时,才发明了真正的酒。秫酒造出之后,立即为世人所喜爱,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相传,竹林七贤常相聚痛饮少康酒。有一次,刘伶从家乡宿县赶往太康,开怀畅饮,醉后吟道:万事不醒知酒力,少康酿酒名不虚。今生写下酒德恋,枉向人间号九龙。故杜康造酒刘伶醉之说流传至今。其后,太康县就有古老的白、马两大酿酒家族。白家涡河春、马家二两醉都久负盛名。1968年春,文革期间,从少康陵内挖掘出一眼古井。此井即为少康当年酿酒时亲掘的八角槐花泉井。《世本》说,与禹同时的伯益是凿井的发明者。因而,少康掘井尚合情理。康王子孙后代继续挖掘少康酒文化,相继开发出了康王酒系列,并荣获国家、省、地各项殊荣。著名作家李准曾盛赞康王酒系列,挥毫题词:秫酒鼻祖,老树新花。
饮食文化
少康陵碑文记载:夫帝……肇迹于烹鲜,起于一成之田,万邦来同,成于一旅之众,盛德之祀必及于百世而中兴之世,实开于万代焉。史书记载少康在流亡时当过有虞氏庖正(厨官)。这些说明,少康善于烹调技艺。少康善烹之风惠及后人。如今,太康人在饮食上屡有创新,如太康肘子、马头牛肉、常营小米面馍、许家烧饼、逊母口胡辣汤等乡土美食风味,层出不穷。少康陵墓附近村子的大小井泉与八角槐花泉井,同属一个水系。水质甘甜爽口,史称甘露。传说常饮此泉水,能祛病强身。如今,当地还保留有每到头伏天早晨,先喝一杯槐花泉井水的习俗。说是能清除肠胃之腥秽。此泉水神奇之处,还在于槐花水做豆腐DD多出称。
传说文化
关于太康、少康二王的神奇传说,在民间盛传不衰。如太康王戈地游猎失国、神井救命、骑龙升天、少康王造秫酒、八角槐花泉、天宁寺里藏真龙、仙鹤点穴、康王驱巫等传说,还有王秃子爬塔DD命憋着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等俗语典故,太康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通过代代相传,太康人缅怀先王们的功勋业绩,传承夏文化的尚忠精魂。
礼俗文化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立国于公元前21世纪至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前后历十四世、十七王。夏人初以豫西、晋南为大本营,后不断向东扩张,一时间曾远达东海滨。总之,夏王朝基本是以夏人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太康县境古属夏之同姓侯国。因而,太康人当是夏人后代子孙。《礼记·表记》曰: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民国22年太康县志又载:汉书曰:‘夏人尚忠,其弊朴野。’太康沿尚忠之制。故俗重朴,厚礼敦古,处俭而不陋,华而不靡。其俗农勤稼穑,士重礼教。惟晚近,仪文稍略,习染日奢,返朴而淳所望。这说的是太康人沿袭夏人尚忠之风习,恪尽职守,勇敢拼搏,务实苦干;讲义气,守信用;农民热爱农业,士人崇尚礼教;民风淳朴,循礼行事;讲排场,但不浪费,提倡节俭,但不寒酸;眷恋故土,乡土观念太重。二OO七年秋季,发生在九江大桥上的太康英雄王文田等三人的拦车义举,就是太康人的尚忠精神的体现。借人财物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誉风俗至今犹存。太康人善修水渠、除涝排洪,大有夏禹当年治理洪水时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的遗风。《礼记·檀弓上》曰: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这在太康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仍能看到夏人的遗风遗俗。太康人服饰喜着深色,尤喜黑色。家具也多以黑灰色调为主。丧葬时,在黄昏时分才将死人入殓。所用棺材外饰黑漆。前些年,农村操办红白大事时,在使用的餐具中还有一种小黑碗。 总之,太康文化渊源于夏文化,更得益于夏代四世君王的亲身指教和创造。太康文化是夏文化的延续,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夏文化更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扬光大。
- 上一篇:毛泽东为什么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 下一篇:苏轼的高僧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