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战事、政务俱都喜忧参半后汉年代

2022-05-19

曹操年轻时曾装着中风奚落过叔父、骗过了老爸。难道是出于当时阿瞒早有预感?曹操倒还真落了个脑中风的病根,不定期的发作,病发时头疼欲裂,唯有当时的名医华佗能予与针灸缓解,不过却不能根除。

曹操认为这是那华佗持医术自重,欲长期要挟自己,便借华佗诈说妻病请假不归拖延召唤,拘押了华佗。后来干脆不顾当时谋主荀彧的劝告刑毙了这一旷世名医。

当时曹操杀人的理由牵强的很:“我不杀这小子,他也不会为我根除此病,没什么可忧烦的,权当世间没生出此鼠辈来就是了!”――就这也该死罪?

素称目光长远的曹操偏没预备自己将来需要华佗的时候,及至后来曹操自己的爱子仓舒得病临危,曹操才叹气后悔:“我不该杀了华佗,是我把自己的儿子害死了!”

不时头疼的魏王,情绪自然难稳,随便杀个人舒解心中烦躁竟成了家常便饭。为什么后人有句:伴君如拌虎?就是因为这个“君”具有超越法律的无上权力,天下的人能否残喘求命,还要根据这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定,身边的人又哪来的安全感?

换了谁都一样,祸源在于这个可恶的专制制度!

换句话说:皇帝制度祸害了中华两千余年啊!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其可怕又哪里是可怜的老虎能比得?圣人云:苛政猛于虎。岂知专政猛于苛政!

那么,太祖晚年当真老糊涂了不成?也不尽如此,清醒时所做的决定还是相当英明的,例如对于国家变颜色的预言,例如对于官员趋于腐败的警告,尤其是对于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担忧,日后无不兑现……

曹操于西方、北方战事纷起之时,发布中国百姓的养老制度:百姓女性年满七十已上,无丈夫儿子供养者;儿童年龄十二以下无父母兄长抚养者;天下盲人、手、足残疾者;无妻子父兄产业者,由国家供养终身。百姓贫穷不能自我赡养者,由国家按家庭人口提供给贷款。老耄九十已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由国家出护理一人照顾其起居。

――尤其是孤寡残疾人,活在曹操时代挺幸运的!

说明一下:曹操没有收公民的养老金,这是政府无偿提供的福利。

内政清楚糊涂各半,对外战争几乎也是如此――至少从战果上显示是这样。

对平息北方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的反叛,曹操令自己尚武的儿子鄢陵侯曹彰督军出征,自己则集结兵力、粮草准备亲征汉中。那曹彰果不负老爸所望,一场远征战事打得比曹操当年还要漂亮!

实际上代郡乌桓的战事并不是那么简单,表面上只不过是上谷、代郡区区两郡的匈奴反叛,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潜在敌人在等观望中,这就是当时受命管理幽州北部的鲜卑大人轲比能,其时将已将自己的数万铁骑开往了代郡边境,是援助自己的匈奴兄弟?倒还没有明说,但反正决不是来主动参加平叛的。

好一个曹彰!上得战场,大有其父魏武风范,身先前敌,后随铁骑万余,军动若风驰电闪,兵行犹利剑出鞘!苍茫大漠当军帐,塞北风霜作甘霖,怒扯云霞拭日月,狂推雾霭淹乾坤。旌旗指处亡胡虏,弩箭响时泣鬼神。铁蹄弹奏得胜曲,将军谱就凯歌吟!

鲜卑大人轲比能亲眼目睹曹彰战场风范:盔甲上嵌数箭,犹自杀气更浓,铁骑横扫乌丸,直如同风扫残云,一战得胜,士气愈胜,直追无臣氐至桑干之北,竟不容无臣氐歇息片刻,铁骑直捣中军,外围又有散骑追剿出逃残敌,仅砍下人头就达数千,俘获生力无数,漠北几乎像被飓风横扫而过,立时一片寂静!

鲜卑轲比能当然明智上表,表示臣服,从此永远忠于大汉曹操。

北方至此平靖,西方的战局却日渐恶化。

武都至平阳,一路险山,处处易守难攻,曹洪曹休曹真部费尽心力却难使秦岭山道畅通无阻,汉中夏侯渊部还是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守态势。

如此长耗下去,汉中前景堪忧,曹操终于再难稳坐邺城了。

建安二十三年七月,魏王曹操在理顺了内患北忧之后,终于亲自出马对付刘备了;九月大军来到长安,曹操决定,部队这次不再绕行陈仓,直接由长安南下子午谷,寻觅谷中险路,尽快增援汉中。

哪知就在大军即将出动的关头,襄阳前线军报传来:那荆州关羽即将开始北犯,曹仁于樊城已处于险境!

这还难以干扰曹操兵出汉中的决心,要命的是还有急报:曹仁的后方出了大事:南阳宛城守将侯音公开易帜造反,响应关羽,这下不仅许都立处险境,连樊城前线的曹仁也顿时处于两面受敌的危难境地。

这下疾援汉中的曹操犹豫了:宛城有变,将是远大于汉中前线的紧迫之事!一旦有失,樊城曹仁必然立处绝境,许都也将震动!已经把大军集结到了长安的曹操此时不知该先把主力投向何方了。

[page]

大军一旦东归平叛乱,拒关羽,那汉中战事必然堪忧;但如果不顾荆襄危局,径直出动汉中,一旦荆豫有失,开拓些边远境土又有何用?

部队西进还是东归?曹操两难之际,还是恢复了赌徒本性:将赌注压在了樊城的曹仁身上!传令曹仁,暂且不要理睬南部的关羽威胁,全力平复宛城叛乱!

曹军主力则在长安引弓待发,视东西两方的战势,再决定把利箭射向何方。

应该说,这也是曹操的最佳方案,因为平阳、荆州两方的局势还都处于扑朔迷离状态中,到底应该孤注一掷于哪边?是谁也说不准的事。

平阳前线,刘备的蜀军虽处于攻势,但战事已胶着近一年,夏侯渊、张郃不但能坚守平阳不弃,其实还留有后备兵力,已用做一旦到来的蜀军退军之时,也就是说,战况还没到最危机的状态。

荆州前线,关羽大军北出,绝不是能轻易出动的,襄阳、樊城已处于敌前七年,一直安如泰山,那关羽身负一代名将之名,若无必胜把握,怎肯草率出兵犯境?

这次曹操又赌赢了!

宛城守将侯音就是关羽策反成功的曹军将领。其时见南方关羽军势大振,而北方许都空虚,曹操率主力已西进长安,割据南阳正逢其时,由此配合关羽北进许都,岂不为刘备立下了盖世功勋?

起事开始挺顺利,因为南阳郡数年来供应襄阳前线军需,已被搜刮的官烦民怨,老百姓再对比往日刘备军驻扎此地之时,一股念旧心理当然油然而生,所以侯音振臂之时,几乎八方响应,南阳不随同起事的官吏、将领被几乎一网打尽,皆尽被捕。唯有时任南阳太守的东里衮见事不妙,仅与功曹应余十余骑得以窜出亡命,宛城被侯音顺利占领。

不仅如此,侯音并未放过东里太守,在席卷南阳的同时派出了专职搜捕骑兵来追逃太守东里衮与功曹应余,两人逃得虽快,但追兵更快,终于没能逃过宛城新占领军的搜捕,东里衮被一根麻绳栓了回来,应余丧命于乱箭。

这时被侯音信任的功曹宗子卿闻知曹仁征讨在即,内心暗自突然明白:这侯音成事的可能性不大,关羽在战线的南边,急切救不得宛城,还是观风转舵吧!

便向侯音进苦口之良药:“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响应;然而拘押这些地方将领却大是不妥,对我们能有什么益处呢?还不如予与遣散,更能获得军心民意!”

侯音也是被成功给乐晕头了,竟然采纳的这宗功曹的建议,把已经逮住的南阳诸将以及太守东里衮给一并无条件释放了。谁知就在当天夜里,那忠诚的宗子卿即逾城而逃,这还不算,索性联络的刚被释放的东里衮,集结了各县未叛的兵丁、余民,反而把宛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关羽的部队毕竟隔着襄阳、樊城,还是那曹仁的部队来得迅速,刚起义的部队最怕被剿,侯音部军无战心,民无守意,宛城被曹仁轻松攻破,侯音被曹仁部将、原马超的部下勇将庞德砍走了脑袋。

曹仁怒恨宛城军民支持叛军,竟破天荒的也学了一回魏武风范:破城后尽屠全城!

而南郡的关羽连出动救援都没来得及,宛城的反曹火焰便被扑灭了。但家里失火易灭,外来海水难堵,汉中的战事竟然一转直下,如同汹涌的海潮,一个巨浪淹没了汉中的曹军,竟使曹操最为欣赏的一代将才夏侯渊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