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督教士来到孔子诞生地
初秋的尼山脚下安起讲筵,一几之旁、三杯清茶的背后,却有一张渊目深鼻的西方面孔——他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牧师罗伯特·舒乐。
在儒家圣人孔子的诞生地,这位当年曾身无分文,却以12年时间造起一座水晶教堂的基督教牧师,和许嘉璐、赵启正两位主持人对谈,面对着台下百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牧师、儒家学者,以及各种学术流派的神学家、哲学家,娓娓说起他对儒家文化的理解。
这也许最能体现出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但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看来文化往往会成为冲突的根源,宗教所代表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是引起不同国家或地区产生对抗的根本。
“和而不同”即是和衷相济之同时,又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地球上的各种文明、各种宗教之间是否可以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参照下和谐共存?这是一个引起海内外许多思想家思索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此次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意义所在。
按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新儒家学者杜维明先生的说法,儒家讲“克己复礼为仁”,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西方人却是“己所欲而及人”。因此,这就不难理解儒家有“礼闻来学、未闻往教”(语出《礼记》)之说,而西方人则有着传教的热情。
尽管对于异质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但并不妨碍儒耶之间的“对话”。
以著名学者成中英之见,“和”字有象形之意,左“禾”右“口”,富足后可以“和谐”。不同文明之间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富足、和平与发展也正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共同基石。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提交的论文中这样说:“和谐”需要“不同”,并不意味着所有事物完全处于平等、相同的状态。他认为,孔子所思索的似乎与莱布尼茨宇宙和谐论中所表达的观念接近,而要找出孔子对这位西方后学的影响,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
儒家的“和谐”不仅仅存在于文明之间,也应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在历经环境破坏和种种生态灾难后,“天人合一”“与万物为一体”等思想所包含的智慧在西方也开始大为人称道和重视。
而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一直以西方为学习的对象。自由、民主、科学……是“五四”以来,怀揣救国梦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求得民族自强自立的重要精神资源。
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团副主席吴建民说,过去几百年是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现在西方文明还继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现实。现在世界对中华文明还并不是很了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通过对话,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文明,是有好处的。
儒家向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莫大襟怀。而在“和”的理想感召之下,相信人类也一定会朝着“万世太平”“和而不同”的方向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