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不思进取 无根据地只能做流寇

2022-05-19

唐朝后期,官僚机构膨胀,财政支出增多。因财政经费严重不足,唐王朝要求地方预征两三年的租税,使百姓不堪重负。

浙东是唐王朝财赋所出的主要地区之一,人民所受的剥削尤为严重,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裘甫率领起义军于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攻下剡县(今浙江嵊县),但没过多久就被唐军镇压。

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戍守桂军的八百徐泗士兵因官府不肯发兵更代,愤而杀死都将,推粮料判官庞勋作首领,结队北还。他们攻下宿州(今安徽宿县),开仓赈济贫民,随后攻占徐州,唐王朝急派十万大军前来镇压。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军占领徐州,起义军被包围,庞勋与起义军近万人战死。

裘甫和庞勋领导的起义并没有使统治者醒悟过来。唐懿宗和唐僖宗时,统治者“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终于爆发了震撼全国的农民大起义。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领导几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他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的名义传檄诸道,痛斥唐朝官吏贪暴,赋敛繁苛。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带领起义军打下濮州和曹州(今山东曹县)。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黄巢这时也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

黄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因屡次考进士不第,目睹唐朝官吏残酷剥削人民,便揭竿而起。他与王仙芝都贩过私盐,熟悉各地交通路线。他们联手攻打州县,横行山东,“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起义军第一次出山东作战,攻克汝州(今河南临汝),俘汝州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随后转战淮南和荆襄一带,攻克郢、复等州。

王仙芝欲投降朝廷 黄巢反对并殴打王仙芝

乾符三年十二月,王仙芝、黄巢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被俘的王镣代王仙芝写信给蕲州刺史裴渥,约定敛兵不战,裴渥许诺,如王仙芝归顺唐朝,便奏请朝廷授予王仙芝官职。王仙芝为官职所诱,便表示愿意接受“招安”。因王镣的堂兄王铎是当朝宰相,朝廷很快就派使者到蕲州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

王仙芝见到朝廷的委任状,十分高兴,王镣和裴渥也向他表示祝贺,黄巢见朝廷没有给自己封官,便坚决反对投降,他愤怒地对王仙芝说:“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并殴打王仙芝,打得他头破血流,其部众喧噪不已。王仙芝怕触犯众怒,不敢接受朝廷的任命。裴渥见形势不妙,便逃奔鄂州(今湖北武昌)。起义军大掠蕲州,焚其庐舍而去。因王仙芝与黄巢不和,起义军出城后分裂为两支,其中三千人跟从王仙芝,两千人跟从黄巢。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占郓州(今山东郓城),杀郓州节度使薛崇,三月,又攻破沂州。同时,王仙芝攻破鄂州。六月,王仙芝、黄巢合兵进攻宋州(今河南商丘),攻城失败后再次兵分两路。王仙芝率军攻破安州、随州,黄巢攻破濮州。十一月,唐招讨副使杨复光再次诱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长等人请降于杨复光,中途被唐招讨使宋威劫持,宋威贪功,向朝廷上奏称生擒尚君长,杨复光也上奏称尚君长是代表王仙芝向他投降,两人争论不休,朝廷不知实情,便把尚君长杀了。

王仙芝再次投降未遂,又见手下被杀,十分愤怒,便于乾符五年正月(公元878年)攻破江陵罗城,焚掠江陵而去。没过几天,王仙芝在申州(今河南信阳)被唐招讨副使曾元裕打败。二月,王仙芝再次兵败黄梅(今湖北黄梅),五万人战死,王仙芝也被斩杀。余众一部分南下湖南、江西继续与朝廷抗争,一部分北上投靠黄巢。王仙芝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统帅,称冲天大将军。

宣告起兵本为百姓 黄巢建立政权国号大齐

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山东、河南一带,为了避开唐朝重兵的攻击,他带领起义军渡过长江,突入江西,攻克虔(今赣州)、吉(今吉安)、饶(今波阳)、信(今上饶)等州,经宣州抵达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境内。乾符五年十二月,黄巢攻克福州,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逃走。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起义军进入岭南。九月,攻克广州,俘广州节度使李迢。由于岭南气候湿热,黄巢手下士卒有不少人死于瘴疫,造成士气低落,诸将劝黄巢“北还以图大事”,黄巢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取道桂州(今桂林),顺湘江进入湖南,只用一天便攻下潭州,进逼江陵,沿途大量农民参加起义军,队伍增加到50万人。

[page]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起义军重创唐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的军队,突破唐军长江防线,从采石矶渡江,不久又北渡淮河。十月,黄巢攻克申州,进入颍、宋、兖诸州。十一月,黄巢至汝州,号称60万大军,唐军闻风丧胆。十一月丁卯日,黄巢攻克东都洛阳,唐洛阳留守刘允章率百官迎降,黄巢入城慰问百姓,不准军队骚扰百姓,闾里晏然。

十多天后,黄巢从洛阳挥兵西进,直指长安。仅激战数天,就攻破潼关,唐僖宗仓皇逃奔四川成都。起义军前锋兵不血刃顺利进入长安。随后黄巢乘“金装肩舆”入城,起义军“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长安百姓夹道围观。黄巢部将尚让向百姓宣告:“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黄巢在长安建立新政权,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虽然长安失守,但唐王朝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僖宗开始组织力量进行反扑。北方各地的藩镇也暂时停止了彼此之间的斗争,把矛头指向起义军,沙陀首领李克用也率军助唐。起义军被包围在长安,兵源、粮源几乎断绝,加上黄巢手下大将朱温投降唐军,黄巢只好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率起义军撤离长安。

离开长安后,起义军围攻蔡州(今河南汝南),迫使节度使秦宗权出降。随后,又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遭遇守军顽强抵抗,近三百日不能克城。这时,朱温、李克用的军队追赶而至,起义军腹背受敌。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撤离陈州,率军渡过汴水,退到泰山下的狼虎谷,兵败自杀。

成败分析

黄巢失败原因之一:没有建立起义根据地

自从响应王仙芝聚众起义后,黄巢的起义军纵横大江南北,几乎打遍全国,起义军先后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屡屡突破唐军防线,占领了很多地区。但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这是黄巢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建立根据地,黄巢的起义军只能打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后勤供给和兵源补充都很成问题。黄巢实在没有办法时,只好放纵士卒抢掠百姓,这样做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起义怎么可能成功呢?另外,因为没有根据地,黄巢在撤离长安后进退失据,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能靠攻城略地来补充实力,继续进行流动作战。起义军战斗力虽强,但不可能每战必胜,一旦战败只能狼狈逃窜。当起义军近三百日攻不下陈州时,军中粮尽,黄巢手下将士“掠人为粮,生投于碓硙,并骨食之”。但这种残忍的行为并不能挽回起义军失败的命运,只会加速其灭亡。

毛泽东曾深入研究过历代农民起义,反复阅读陈胜吴广、张角、王仙芝、黄巢、李自成等人的传记。他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就特别强调与“流寇”思想作斗争。他说:“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又强调:“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黄巢失败原因之二: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

公元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以为起义已成功,忙于建立自己的政权,没有及时追赶向四川方向逃走的唐僖宗,也没有趁热打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放任唐僖宗在四川地区恢复力量,结果没过多义就被已喘过气来的唐王朝打败。

当时留在关中的唐中央禁军尚有数万人,黄巢不仅没有派军消灭他们,还给了他们重新聚集攻打长安的机会。因唐凤翔节度使郑畋及其将佐假投降,黄巢对他们放松了警惕。郑畋暗中同逃往四川的唐僖宗联系,并把分散在关中各地的禁军招集到自己周围,然后“完城堑,缮器械,训士卒”,又密约邻近的藩镇共同抗拒起义军,成为黄巢的大敌。

因起义军杀死所有在长安的唐朝宗室,处死了一些隐匿不降和假投降的唐朝官吏,长安附近的豪强怕被处死,纷纷逃往深山中结寨自保,把粮食收藏起来。这样,起义军的主力就被压缩在长安附近的狭小地区里,粮食供应困难,将士们甚至剥树皮吃。黄巢派使者出城到各地调发粮食,前后派了数百人,使“吏民不胜其苦”。唐将王重荣本已投降黄巢,因黄巢不断派使者催粮催财而十分气愤,他说:“始吾屈节以纾军府之患,今调财不已,又将征兵,吾亡无日矣!不如发兵拒之。”其将佐皆同意他的意见,于是把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都杀了,并派兵抢了黄巢四十余艘装满粮食的补给船,迫使缺兵缺粮的起义军离开长安。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他(黄巢)于公元880年入西安,据说他拥有兵众60万人,西安也被他占领了两年多。起先他还企图争取一般市民,可是一入国都,黄巢被自己所设的陷阱困住,从此失去流动性,于是被忠于唐室的几个部队集中攻击,对方也有突厥语系的部队。黄的给养既成问题,他就更大开杀戒,因之他和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化。”缺粮缺兵的起义军被人民视为仇敌,除撤离长安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