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顾恺之简介:东晋三绝画家顾恺之

2022-05-19
>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最负盛名的大画家,字长康,小名叫虎头,出生于公元345年前后,生长在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他的 家庭十分富有,祖父和父亲都做过东晋的大官。顾恺之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人教他读书、写字,稍大一些,就教他写文章、作 诗。他十多岁时写过一篇有影响的《筝赋》,许多人夸他的《筝赋》可与晋著名诗人嵇康的《琴赋》相比,他有自知之明,没在赞扬声中飘飘然。随着年龄的增长, 顾恺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举兴趣,觉得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很美,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于是,他拜了大画家卫协为师,进步特快,不久画技超过了老 师。到18岁时,他已经技压群雄了。
  在不知不觉中,顾恺之长成了青年,他在当时很有权势的大司马桓温手下做了一名“大司马参军”。由 于他聪明机敏,很受恒温器重。也就在这个时期,因为公务,顾恺之到过许多地方,如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大自然的壮美辽阔、 风光旖旎的山川景色陶醉了他,更增添了他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绘入画中的兴趣和决心。
  顾恺之画人物像大部分以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非常注 意传达人物的神情。据说,他画人物像时,从来都是把所有的地方都画好后最后才画眼睛,甚至有时画好的人物都好几年了,也不画眼珠子。他认为:人的身体的其 它部分画的美一些或丑一些都不十分要紧,要能够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真正画得很像,关键全在这眼睛相传。
  顾恺之虽然在注重画人物的眼 睛,但也十分注意人物形象本身的特点,人物的性格、神态。相传有一次,他为朋友裴楷画像,裴楷的脸上有三根毫毛,一般人为求好看,决不会把这毫毛画上,而 顾恺之却形象地把这三根毛画了出来,这就使得裴楷的面目特征十分鲜明。还有一次,他为朋友谢鲲画像,把谢鲲画在了岩石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说: “谢鲲喜欢游山玩水,这样的人应该把他画在山石之间。”又有一次,顾恺之给一位一只眼睛有残疾的朋友殷仲堪画像,为使画上人物的病眼得到很好的掩饰而又不 失真,他就用飞白(枯笔露出的线条)指在病眼上,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绘画手法。
  顾恺之受老师卫协的影响很深,但又有所发挥和创造。虽 然他以画人物肖像为主,但也画了许多神仙、佛象、禽兽、山水等。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最富有创造性。在我国晋代以前,画家一般是不单独画山水画的,山水只是作 为人物的衬影。顾恺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以山水为主题作画,开创画史上山水画的先河。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 图》。《洛神赋图》以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表现了赋的内容。
  顾恺之多才多艺,诗、书、画样样在行。当时人们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所谓“才绝”,说的是他的诗、赋、画都很出色。他写过许多诗、赋和游记,比较有名的有《雷电赋》、《冰赋》、《筝赋》、《观涛赋》等,他描写浙江会稽山 水之美的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蒸霞蔚”,一直流传至今。所谓“画绝”,指的是顾恺之绘画出色超群,自成一体,表现了他卓越的绘画才 能。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苦闷徊惶,借以逃避现实,顾恺之更是装呆卖傻,因此称为“痴绝”。据说顾恺之曾将一箱 最宝贵的珍品画卷存放在朋友桓玄家里,但桓玄还给他时只是一只空箱子,顾恺之看了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说:“这些画太好了,可以像人成仙一样变化而 去。”顾恺之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桓玄是个有权势的官僚,顾恺之惹不起他,只好假装糊涂。
  顾恺之不仅能诗、能画,而且他还写了绘画理论的几篇专著,如《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这是我国较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顾恺之凭着自己的才气,又经过不懈的刻苦努力,使他的绘画有所成就,超过了晋代以前的所有画家,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理论家,被称为一代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