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情感的因素 探析刘备伐吴的真正目的
刘备在称帝后,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起了讨伐东吴的夷陵战役。但是最后却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那么,刘备集中了当时蜀国的主力部队,进行此次战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发起一次重大战役的时候,必定会有一个明确战役目标。也就是战役预期要达到的政治、军事、经济或其它基本目标。目前,对刘备本次战役的目标有两种观点:
1、为关羽报仇,狠狠教训一下孙权,夺回荆州。
2、为关羽报仇,消灭东吴政权。
这两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和实际的情况,就会发现,刘备发动本次战役是另有企图的。
一、当时的形势
在219年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后,紧接着曹操又击败刘封军,攻占了上庸等地。刘备不仅地盘大大减少,只剩下益州一地,而且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至少在荆州损失了4万多人,在上庸损失了1万人。对于相对弱小的刘备集团来说,一下子损失5万多兵马,实力遭到的损伤是可想而知的。
在221年刘备准备发动伐吴战役时,其总兵力我在《吴蜀夷陵之战兵力分析》一文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多讲,大约是11万左右。除去防御汉中必须的3万人和成都、内地的留守1万人外,能用于进攻东吴的只有7万人。由于道路遥远,沿途的留守部队还需要分兵,实际能用于同东吴作战的前线部队仅有5万多人。
东吴方面,当时总兵力应在15万左右——陆逊所督的兵团有5万人,原巫山、秭归一线驻守部队5千人,荆州留守部队(诸葛谨部)至少1万人,东线防备曹军的部队不会少于5万人(因为在当年10月防御曹军大举进攻时,东线的两路大军兵力是很强大的),另外在南方等地的镇守和平叛部队也有1~2万人,加上孙权手中的战略预备队2万左右。
而吴蜀双方的共同敌人曹魏军,其兵力更加强大,而且处于非常有利的战略地位。魏国不仅可以利用蜀国东进的时机,在北面同时进攻东吴,使其两线作战,又可以趁刘备主力远在荆州作战的机会,集中主力进攻汉中,使蜀国两面受敌。而不管魏国进攻哪一方,都将使其的处境非常的危险。
当然,由于是蜀国主动进攻东吴,在魏国可能攻击时必定会撤军而回。这样魏国就无法达到使吴蜀双方两败俱伤的目的了,所以魏国最大的可能是趁机进攻东吴。
东吴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马上采取了外交欺骗行动,向魏国称臣投降。魏帝曹丕被孙权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拒绝了属下的趁机进攻东吴的建议。东吴得以集中兵力迎击刘备,避免了两线作战。
二、刘备的真实战役企图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以刘备的5~6万(顶多7万)部队要想击败东吴的兵力相当的防御兵团是非常困难的,何况还有其他的问题:
1、刘备军的水军比较弱小,在其发动进攻之前,没有大规模修造战船和训练水军的记载,从后来战役中刘备没有水陆并进的情况,也可以知道,刘备也知道自己的水军不是吴军的对手。以这样的水军实力,要想在长江沿岸的荆州地区赢得战役的胜利,基本是不可能的,曹操在赤壁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
2、以刘备当时的总兵力,即使击败陆逊,占领荆州,也无法加以保守。防御荆州地区至少需要4~5万人的部队(需要防备魏、吴两方的进攻),这样刘备手中只有2万人左右的机动兵力,一旦魏国进攻汉中,形势不可想象。
3、如果真的占据荆州,必将直接威胁到东吴的生存利益,与其的冲突将进一步扩大,恐怕将形成东吴和魏国联合进攻蜀国的最不利情况。
4、以上三条说明,刘备连占据荆州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消灭东吴了。
5、或许刘备会有更多的部队,但是在221年蜀国只有20万户和90万人民,是很难再供养更多的军队了。
这样很普通的道理,以刘备的战略头脑应当是完全明白的。可是刘备为什么还要不顾众多属下的反对意见,坚持发动对东吴的进攻呢?
首先,可以排除刘备意气用事,不顾大局的情况。由于关羽败亡是在219年12月,刘备直到221年6月称帝后才决定出兵,说明他是有预谋的:
关羽刚败亡时,刘备的主力也刚结束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不久,其兵力不仅消耗很大,而且非常疲劳,根本无法劳师远征;紧接着又失去了上庸,使其地盘更加减小;而两战下来损失兵力达5万以上,加上汉中战役的损失,总共有6~7万之多,刘备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恢复部队的实力。所以刘备没有立即发动复仇之战。
[page]其次,刘备不会不清楚谁是主要的敌人(还有诸葛亮等人的参谋),最大的威胁当然来自魏国,东吴在袭占荆州后已经取得了保卫江东根据地的有利态势,是不会再进攻蜀国了。
所以,刘备坚持要伐吴的原因,魏国的太尉刘晔分析的非常清楚:“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三国志刘晔传》)
这两点才是刘备伐吴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原因,分析其企图就比较容易了。
我以为,刘备的战役企图非常明确,为了以上的原因,必须进行伐吴战役,目标:通过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东吴低头认错,赔偿损失,但是尽量不进行大的决战,以免双方损失过大。
实际上,迫使东吴低头认错的目标已经达到,孙权马上派使者前来认错求和,并让诸葛谨写信劝告刘备(通过诸葛亮加强劝说)。估计是最关键的赔偿损失的条件,双方没有谈拢。最后造成了双方均骑虎难下,只好继续战斗下去。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说明,这一点由于没有史书的记载,只是我的分析和判断。
1、在当时的形势下,谈判解决是最好的结果。是两方都可以接受的。
2、刘备出动大军并攻占巫山、秭归一线和孙权派陆逊前往迎战,也都是为了增加己方在谈判桌上的砝码(当然也有在必要时赢得军事胜利的考虑)。
3、我们从双方在战役中的一些行动也可以推测出来:先看一下战役前期的时间表——
221年6月,刘备决定伐吴,前军开始向奉节集结,刘备的中军自成都出发;
221年7月,刘备前军击败吴巫山等地守军,占领巫山、秭归一线;
221年8月,孙权向曹丕称臣投降,被封吴王;
221年11月,曹丕使者到达东吴,孙权接受封号,正式称为曹丕臣子;
同月,孙权命陆逊为督,率大军西进迎敌;
222年1月,陆逊部将宋建反击蜀军于秭归一带;刘备返回秭归前线;
222年2月,蜀军开始向东推进到夷陵一线,夷陵战役全面展开。
从这个时间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双方从221年8月到12月,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他们在干什么呢?难道将数万大军丢在巫山、秭归一带的荒山野岭中5个月无所事事,合乎军事规律吗?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从成都到秭归一带,大约有1500里,刘备的中军开到前线用不了2个月的时间,加上其部队还可以利用长江和其支流进行水运,速度是相当快的,相信最晚在7月底也可以全部集中到前线了。
陆逊的部队,其主力大部分是原就在荆州地区驻守的部队,乘船到达前线也至多用半个月时间。那么刘备大军都到达前线,又不交战,在干什么呢?陆逊主力本可以很快集结夷陵一线,却要到4各月后才开始向前线调动,又是为何呢?——分析在等待谈判的结果。
刘备甚至还离开了前线——主将的离开,至少说明这个时期两军没有处于交战状态,刘备从前线返回后方。(《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这表明,由于刘备看到孙权没有调集大军前来迎战,以为战事就此结束,其本人自然就返回了后方。
估计刘备与孙权的谈判在221年11月以前已经破裂(刘备大体是要得到巫、秭归等地作为赔偿,而孙权不肯),而同时进行的孙权与曹丕的外交却取得了成果,曹丕接受了孙权的投降,封其为吴王,孙权得以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对刘备展开反击了。陆逊于是开始向前线集结兵力,趁蜀军没有防备,发动了一次反击,攻破了蜀军5个营,并杀死了带兵的将领。
紧接着,刘备在后方吴军反击的消息,立即返回了秭归前线。随后才是大家所了解的夷陵战役的主要作战过程。
4、 史书没有记载双方有谈判。但是有一个记载,战后双方和解后,孙权写信给诸葛亮,赞扬蜀国的使者邓芝,同时提到以前的“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见《三国志邓芝传》)。那么这两个让孙权很不满的使者是否就是夷陵战役时的谈判使者呢?不能确定。但是很有可能。因为当时蜀国大兵压境,是孙权主动求和,蜀国的使者自然比较盛气凌人,可能还带来了很苛刻的索赔条件,给孙权留下极不好的印象。
5、 实际上双方的交战,不管谁取得胜利,最大的获利方是魏国。最后的现实是,蜀国战败,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和多年培养的大将;而孙权也卑躬屈膝投降魏国丢尽了面子。如果刘备开出的条件比较合理,相信孙权是很有可能接受的。
三、最后的结论
[page]根据上述分析,刘备发动伐吴作战的战役企图是:通过对东吴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争取谈判解决因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而结下的仇怨,使孙权赔礼认错,赔偿蜀国的损失。当然在必要时发动进攻迫使孙权就范也是企图之一,但最终目标是谈判而不是决战。
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三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刘备军在战役开始阶段顺利打下巫、秭归之后,如果是要攻占荆州,应当乘胜进军,攻打夷陵等地,可事实是不仅刘备军停在了秭归一带,甚至连主帅刘备本人都离开秭归前线返回了后方,这以停就是五个月之久,足以证明刘备并不是要夺回荆州,而仅仅是要打一场有限的边界战役,以夺取巫、秭归等非关键地区来挽回自己的威信,单又不危及孙权荆州的安全。
第二,是孙权方面出兵的时间,从刘备七月打下巫、秭归,到陆逊十一月出兵,中间也相隔了四个月之久,这也是不正常的。这说明孙权方面也在看外交活动的结果:如果曹丕接受孙权诈降,孙权就出兵反击刘备,如果曹丕不接受诈降,则认可刘备夺取巫、秭归的即成事实,而全力与曹魏作战。否则,如果刘备大军是要夺取荆州,陆逊还敢等四个月之后再集结兵力上前线吗?
第三,是刘备军完全不具备夺取荆州的实力。不仅是总兵力不足,尤其是在荆州长江沿线作战所必备的强大水军,刘备完全没有,或者说根本不是东吴水军的对手,因此,刘备是完全明白自己的军事实力的,他的东征目的也会根据自己的实力而制定。
双方在221年8月到11月之间,可能派使者谈判了和解的条件。根据时间的跨度来看,至少进行了两轮以上的谈判。在此期间,双方驻扎于秭归前线的军队处于停战状态,等待着谈判的结果。
最后,谈判破裂,蜀国的使者返回,而孙权也派兵反击。此时,刘备即不能收兵不战,只好继续发动进攻,希望在战场上取得一定的胜利,来迫使孙权接受己方的条件。
如果孙刘进行秘密谈判是真实的,那么曹丕的不进攻孙权的策略反而是正确的。因为一旦魏军南下进攻孙权,可能会迫使孙权接受刘备的条件,而与其讲和。那么曹丕可就什么也捞不着了。
双方是否真的进行了秘密谈判以及刘备提出了什么苛刻条件,还需要今后的考古新发现来加以证明和补充。
谨提出这个新观点,欢迎高手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