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美:《万国公报》首位中国编辑
范子美的一生徘徊于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以说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冲击、交流与互动过程的一个缩影。他一直致力于整合东西文化,“儒者基督徒”之称用在他身上颇为贴切,恰好可以用来总结其事业与抱负。
范子美,又名范祎,号皕诲,1866年生于苏州,5岁时随父亲迁居上海。他自幼聪明过人,13岁时参加科考童试,即获得秀才资格,故有“小秀才”之称。从16岁起,他开始参加乡试,1893年获举人资格。后来,他曾两度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遂回苏州任教。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宋明理学,熟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1886年,范子美20岁时,在苏州娶一张姓女子为妻,婚后育有两子。
甲午战争失败后,不少有识之士纷纷主张变法维新,以挽国势。在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下,范子美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认为传统经学不能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于是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大力回应变法维新之举。他先后出任《苏报》、《实学报》及《中外日报》记者,撰文宣扬新政。
从戊戌变法到庚子事变年间,范子美广泛涉猎江南制造局的翻译著作。1900年,他遇到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林氏于1868年创办了《教会新报》(1874年易名为《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广学会(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出版的主要刊物,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影响深远。通过《万国公报》以及与林乐知的相交,范子美逐渐放眼世界,从欣赏“西艺”(科学技术)、“西政”(政治思想与制度),进而接受“西教”(基督教)。
1902年,范子美正式加入《万国公报》,作为其首位中国编辑,他是林乐知晚年重要的“代笔”。同年,范子美偕全家受洗,成为基督徒。
1905年,范子美着手筹办《通学报》,传播历史、地理、算术、科学及英文等内容,供那些有志于追求新知而不能进入新式学堂的人自修。他确信,真正开启民智的工作,必须是从“内”而“外”的。
除了借文字普及知识的工作外,范子美还致力于教育普及的工作。他曾创办振华学校,并参与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中西女塾的教学工作长达10年之久,以推动女子教育。他认为,救国必先救人,而人之是否得救,又仰赖于妇女是否得到解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共和政体取代了君主制度,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同年9月,范子美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会总干事巴乐满的邀请,正式加入青年会书报部,担任《进步》杂志的主编。1917年3月,《进步》与《青年》合并成《青年进步》,范子美继续担任主编的工作,直到1935年退休。
范子美在青年会时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全盘反对儒家传统文化,转变为强调“国粹”与“国痼”的区别。“国粹”理当保存,“国痼”定当切除。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他也开始重新反省基督教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的爆发,促使范子美对基督教本色化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1929年,在其《我的新耶稣观》中,他断言:“基督若不中国化,中国决不会基督化。”
1924年1月,范子美发起成立了国学研究社,以《青年进步》作为重估中国文化价值的平台,在调整昔日偏重西方文明路线的同时,对中国价值及文化予以相同的重视。此时,在他眼中,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不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互补与协调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督教“本色化”的核心价值。
1935年,年届70的范子美决定从青年会退休。青年会特地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以表彰他多年来对青年会的贡献,并赠送写有“名山伟业”的银碗以作纪念。可惜他退休之日,正值中国灾难深重之时,他深深地为国难而悲伤。1939年9月,范子美在上海病逝,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