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谈藏传佛教僧人的饮茶习俗

2022-05-19

导读:吐蕃前期,茶叶得来不易,藏族社会中能够饮茶的主要是宗教人士和上层贵族,到后来普通百姓才逐渐能够喝到茶。“由于藏族对僧人(喇嘛)十分崇敬,他们的饮茶习惯极易被人效法。特别是吐蕃最后一位赞普达玛(839—842在位)时大力灭佛,寺院被毁,大批僧人被迫还俗,这些融入民众中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和烹茶之法直接传播于普通的人民之中。”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藏族社会的饮茶之风,最先应是从寺院的僧侣,特别是高级僧侣中开始流行的,寺院的僧侣是藏族社会中最早饮茶的群体之一。

寺院僧侣茶叶的来源

寺院僧侣每天所消费的茶叶来源,与普通藏民的有所不同。一般藏族百姓喝茶,茶叶大多是自己花钱从市场上购买的,而寺院僧侣们所需的茶叶,来源渠道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一部分是来自自己家庭的供应,一部分靠自己帮别人念经得到供奉购买或者外出化缘得到以外,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茶叶是由寺院接受施主们的布施,然后以集体统一供应的方式得来的。施主一般是以钱给寺院布施,然后由寺院代为购买茶叶,熬茶后再分给僧侣们饮用。也有一些施主是直接给寺院布施茶叶的,特别是在那些比较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这样的布施就相对多一些。

由于寺院僧侣终日坐禅和诵经,喝茶的次数很多,而且量也很大,因此,寺院的用茶就自然增加,为此,藏区的各大寺院每年都有一定的收茶节日,藏语叫“滚芒嘉”。收茶节日期间,信徒们纷纷拿着砖茶到寺院为喇嘛滚茶,发放布施。

熬茶,又称“煎茶”,这是一种由信徒向藏传佛教寺院发放布施的宗教活动,一般是由熬茶者向寺院僧众布施金钱或者酥油茶,而寺院的僧侣们则为之唪经祈福。过去,那些富裕的人家,平时请寺院里的僧侣们为自己念太平经,或者是在遇到特殊事件的时候,请僧侣们念经消灾,自己则拿出数量相当可观的金钱或大批量的茶叶供奉给寺院。

寺院餐不离茶的生活习俗

自佛教在国内传播,茶与佛教就开始结下不解之缘,最后形成了茶禅一味。所谓茶禅一味,就是要断荤腥以恢复元气。虽然在对待荤食方面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汉传佛教僧侣一般忌食荤食,而藏传佛教寺院的僧侣是可以食用牛羊肉。但是,在日常生活所需的饮料当中,茶都是两者的至爱之物。由于茶具有提神醒脑、清心降火等功效,历来是佛教僧侣们修炼打坐时的一种理想饮品。

藏传佛教寺院的僧侣们,通常是每日集体饮三次茶,即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诵经礼佛活动后,由寺院统一熬茶分给他们喝。据相关书籍记载:“寺内的日常生活,早晨从5点到7点,全寺喇嘛都到措钦大殿念经吃早茶,以后各回自己僧舍休息或学经。到9点或10点,每个扎仓的喇嘛各集于所属的扎仓大殿内诵经吃午茶。午茶时间有时超过3个钟头。午后三四点钟时,每个康村的喇嘛各集于自己所属的康村殿中诵经吃茶。”现在,许多藏传佛教寺院的僧侣们,晚上还要聚集在“康村”(即根据寺僧籍贯设立的学经组织,又称“孔村”等)内喝茶祷告,藏语称为“康恰”。

寺院僧侣的集体茶饮,并不像俗人家中喝茶那样随便。许多寺院的集体供茶是由专门司茶役的僧侣来负责的,到了供茶的时间,僧侣们按照自己原来的位置坐好,不能随意乱坐,相互间也不能大声谈话说笑,然后从自己的怀里取出随身携带的茶碗放在跟前,司茶的僧人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给僧侣们的碗里斟上茶。僧侣们喝茶时,一般都不会发出很响的声音。特别是在举行比较重大的法事活动的时候,集体饮茶的规则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每当举行法事仪式时,由司茶僧人依次给每个人斟茶。大经堂森严神秘,僧人们排排坐着,诵读经文。待斟茶之际,十几位青少年司茶僧人,光着脚,提着茶壶给众僧斟茶,壶中的茶倒没了就飞快地往壶中灌茶,灌茶又有专人负责。”

实际上,由寺院统一安排的每天三次集体茶饮,对于许多僧侣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寺院的集体供茶不足,所以许多寺院的僧侣都习惯自己备有一口专门用于烧茶的小锅,平时备有少量的茶叶,念经打坐之闲暇则可自己熬茶来喝。由于藏传佛教的许多僧侣都有自己单独的僧舍,因此自己有条件熬茶饮用而不至于影响到其他僧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