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浅谈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曹操的七大原因

2022-05-19

官渡大战之时,袁绍所控制的人口几乎是曹操的10倍,投入作战的兵力也相当于曹操的10倍。袁绍手下还有田丰沮授等满腹谋略的能臣为他出谋献计,颜良文丑等勇冠三军的猛将为他领兵作战。然而他却被地狭兵少的曹操击败。个人认为,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其一,袁绍狂傲自大,求胜心切。在与曹操决战之前,袁绍曾多次与公孙瓒交战,使得百姓疲惫不堪,仓库积蓄不足。袁绍理应在这个时候停下战争脚步,休整军队,发展生产,安抚百姓。而他却轻信郭图、审配之言,以四州之地,藐视地狭兵寡的曹操,拒绝采纳沮授休养生息的建议,贸然出兵,最终大败。

其二,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袁绍刚决定亲征曹操的时候,沮授就曾建议他先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出兵。袁绍不听,执意要攻打曹操,促成了官渡惨败的发生。后来,曹操离开官渡大营,攻打刘备,许攸建议他袭击曹操大营,袁绍以龟儿子有病为由拒绝,错失了难得一遇的战机。建安五年正月,谋士田丰建议袁绍采用持久战,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和众多的士兵,外接英雄,内修农战,挑选精兵,不断袭击敌人,使曹方不得安宁。袁绍弃良谋而不用,还以扰乱军心之罪将田丰关押,使全军将士寒心。当曹操攻打乌巢之时,袁绍不采用张郃支援乌巢的建议,而执意派重兵攻打曹操的官渡大营,导致“一举两失”。种种迹象表明,袁绍的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是导致他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袁绍志大才疏,心胸狭窄,缺乏帅才。袁绍虽有一统天下之志,却无领兵作战之才。在官渡与曹操数次交战,袁绍屡战屡败。同时,他缺乏帅才,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才。他弃田丰、沮授、许攸的妙计不用,却听信郭图的谗言;他不合理运用张郃、高览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却让本不能独当一面的颜良救援白马。当他大败而归之时,不仅不痛改前非,重新起用田丰,反倒因忌恨心发作将其杀害。在官渡大战中,袁绍军中的名士是死的死、降的降,如今唯一的名谋田丰也含冤而死,使得他军中再无能人,他也因此难有咸鱼翻身之日。

其四,袁军内部不团结,窝里斗。袁绍这个人喜欢听奉承话,不乐意别人提出与他相反的意见。而那个“脑子不太好使”的郭图在溜须拍马方面却算是行家,袁绍因此对他非常信任。袁绍提出要出兵曹操,沮授表示抗议,郭图跑过来凑一腿,附议,袁绍坚定出兵的决心;后袁绍要偷袭曹操大营,张郃表示抗议,郭图又跑过来凑一腿,附议,袁绍坚定偷袭的决心。还有逢纪也不是个好哥们儿,袁绍不纳田丰之策铩羽而归,羞愧不已,有点儿想重新启用的意思,这哥们儿跑出来凑一腿,进谗,袁绍将田丰杀之。您瞧瞧,咱本初兄带的这是支啥部队,整天窝里斗,就没团结过。您说,领着这样的军队作战,战胜的概率能大吗?

其五,袁绍在军事上指挥不当。曹操驻扎在白马的时候,他不守白马而去救延津,中了曹操的调虎离山之计。许攸让他出奇兵攻占许都,劫持天子,挟天子讨伐曹操,他不屑一顾。曹操偷袭乌巢,他弃全军将士的辎重供给于不顾,却执意要偷袭曹军大营。其实,袁绍手下谋士众多,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有谋士给他提意见,他却常常不接受,这才导致他指挥失当。因此,袁绍指挥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他本身的军事技能不过硬外,还在于他刚愎自用、不纳忠言。

其六,袁绍在政治与道义上的失利。曹操刚迎回献帝,天下人都盼望着战火纷飞的日子早日结束。而袁绍却不思治国之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发动战争,在政治上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同时,他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欺压弱小的曹操,这在道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不过,我要说的是,这两点对战争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袁绍不犯前面所述的错误,是可以打赢曹操的。

其七,曹军兵虽少,但精;将虽少,但勇;谋士虽少,但智;曹操虽矮,但聪明;我们分析失败原因之时要“主客兼顾”,主观原因固然重要,但客观原因亦不可忽视。如果曹操也像袁绍一样,是个草包,那么有兵有粮的大草包肯定会灭了少兵少粮的小草包。如果曹军之中尽是一些残兵败将、书呆子,肯怕也难打赢袁绍。因此,前面所讲的是导致袁绍失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