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在当今的意义
由于人是灵魂与肉身的组合体,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组合体,又因为物体是固定的,是一个本能性的,若是这样,人只要按本性去生活也就罢了,可是,人也有精神层面,故此人的精神性就要求脱离固体性的生活,脱离物质的生活,这也是在人性修养中所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在人整个一生发展旅程里,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内在有一些并不那么明确,但却明显地影响人向上发展的需求,如对物质的需求。对物质的需求很容易造成对精神生活一定的影响,因此说要克制自己的人性欲望可说是难之又难。又因为人类最原始的第一需求和欲望就是饮食,孟子也说:食者,性也。就是饮食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在饮食方面若能节制,克服其它的欲望就容易做到了,而且节制饮食还能够使人的意志坚强。所以任何宗教都提倡斋戒,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医生和无神论者,也都主张以斋戒或阶段性节食提高身体素质,治疗疾病或修心养性。
在五大宗教中,斋戒是每一个信徒都熟悉或行过的一种善功,如犹太人的斋戒,在赎罪节斋戒开始前一天的晚上,虔诚的犹太教徒去会堂参加庄严的祈祷仪式,停止饮食二十五个小时,从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斋戒期间,放下一切工作,只做忏悔和祈祷等。 印度教的斋戒:印度教是古代婆罗门教的发展,基本理念是克制物质欲望,减少肉体舒适,以求在精神上的坚守和磨练。印度教徒斋戒的方式是白日禁食,夜间祈祷守夜。沉思和坐禅,可以清除灵魂中的污点,消除罪孽。印度教对周期性的斋戒理解为宗教的修持,精神的升华,也是对体质的训练,能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刚强的意志。
伊斯兰教的斋戒:伊斯兰教斋戒的目的是使信徒从心灵上更加接近真主,祈祷和忏悔,对自身做检讨,提高信仰觉悟和社会道德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天主教来讲,斋戒是戒除天主以外的事情,提醒每一个基督徒在生活中以天主圣言为中心,这样更容易谨防物质生活带给我们的诱惑,早在旧约圣经中关于斋戒的经文是梅瑟接受十诫时“梅瑟在那里同上主一起,停留了四十天四十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出34:28)。新约圣经中记载耶稣在公开传教开始就守了40天的严斋,以戒除诱惑“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说明耶稣在传教过程中始终以天主圣言为依据(《玛窦福音》4:2)。虽然各宗教的斋戒形式不同,但实质上极为相似,都以克制饮食为方式,净化虔诚的心灵,增加祈祷和忏悔,训练耐性,抑制物欲,提高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性。
而在当今时代来讲节食帮助大家减肥成为一个很时髦的行为,女孩子可以借此来保持自己的苗条的身材,老年人少吃些肉食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暴发率等,甚至素食在今天的餐桌上成为一道佳肴。但是,斋戒对基督徒来说不应该仅限这一层面,更不可消极地将斋戒视为一个法律的行为或责任,就是说斋戒因为是教会规定,为了守规矩不得不如此做,甚至认为不这样做就是犯罪,若只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去守斋,你是否觉得像一个奴隶的作为,甚至还搀杂一些功利心,为给自己邀功请赏,丝毫没有中悦天主,赔补自己以往的过错成分在内?是否作为一种体验生活的举动?这是应该检讨的,
以今天的生活水准来看,守斋仅从饮食方面去着手或还仅限于不吃肉就是守好大斋了吗,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吗?我认为不然,从我自己本身而言,早晨不吃饭或少吃一口肉都无所谓,根本对肉就不太感兴趣,这样的守斋方式对我本人来讲就谈不上是一种牺牲,克己的行为,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因为若是使一种行为取悦于上主,必须具有牺牲的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屡屡责斥法利塞人,骂他们是假善人,是因为他们守斋,捐献一些财物,这些举措只是一种履行法律责任,完成任务,走走形式,甚至有时还想借着这些行为作为自夸的机会,这无意中就使自己陷入虚荣,大家都熟悉的一个故事:耶稣在一次观看人们向圣殿捐献,最终得到耶稣称赞的不是那些税吏、大款、法利塞人,而是只捐献一些小钱的寡妇。
因此,在今天的生活意义下斋戒不只是少吃一顿饭,少吃一口肉,这些在今天做起来已是易如反掌了,我想也少了些克苦、牺牲的意味。若愿意在四旬期内做一些克己牺牲,还不如从自己的爱好,兴趣着手去做,今天处在科技发达时代,娱乐多如牛毛,尤其对今天的青年来说,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一会儿不玩就觉得手痒,假如在这些方面做些克苦,减少玩游戏的次数,或者在每周五干脆就不去玩等,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多默想耶稣为救赎我们所受的痛苦,这样我想比守大斋,少吃一口肉更有意义,更能安慰耶稣圣心。如此,不但达到斋戒的目的,使斋戒更有意义和价值。另外,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财施舍那些由于自然灾害而受苦的难民,今天全球性的灾情能不使我们动心吗?虽说我们对那些遥远的鞭长莫及,但对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那些有困难的人,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少玩一次游戏,少看一次电影,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陪伴、安慰那些心灵孤独的人。这比守大斋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