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明的唐太宗把皇位传给懦弱的李治?李世民是如何避免玄武门事件重演的?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代雄主。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武双全的千古一帝。然而,李世民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九皇子李治?那么,在贞观十七年,当李世民坐到了李渊位置,面对几个如狼似虎般的儿子,李世民是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李渊的呢?
贞观十七年,对唐朝的子民来说,是一个充满这骄傲的年份。这一年,唐朝的国力愈发强大。国家的户口和税赋都在与日俱增,帝国的疆域也是史无前例的广阔,天可汗体系已经构建完毕,被外族人民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随时可以征调不同种族的大军攻击敢于破坏体系的跳梁小丑。
李世民做到了一个君王应该做到的极致,然而坐在御榻之上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高兴不起来。皇宫里的宫人们经常看到他们的天子失魂落魄的走在皇宫之中怅然若失。原因是太宗皇帝对未来帝国的继承人问题出现了深深的忧虑。皇储这个职位只有一个,但应聘者至少有五位,这五人,各有特点,搞的太宗李世民精疲力竭,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五人的简历:
姓名:李承乾;职业:皇太子;理想:成为突厥一个部落的一个小小的将领;爱好:吃喝玩乐,搞同性恋;支持者:以魏徵为首支持嫡长子集成制的大臣,汉王李元昌等;座右铭:做太子,不嚣张点怎么行?
姓名:李恪;职业:吴王;理想:成为皇帝;爱好:写文章,练武术;特长:最像唐太宗。座右铭: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失败!
姓名:李泰;职业:魏王;理想:成为皇帝;爱好:文学;支持者:刘洎、岑文本、房遗爱、杜楚客等众多官员;座右铭:皇位是我的!
姓名:李治;职业:晋王;理想:成为一个王爷,安安稳稳度过余生;特长:孝顺;支持者: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座右铭:不争取就是最大的争取!
姓名:李祐;职业:齐王;理想:什么是理想?哦哦,我的理想是所有人都能听我的,没有人可以管我。支持者:阴弘智,燕弘亮、燕弘信;特长:额,胡闹算特长吗? 座右铭:我的地盘我做主。
五路人马,还有十秒到达战场,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那个金灿灿的皇冠。本来皇位应该是太子李承乾的,首先李承乾是唐太宗长子,更重要的他还是皇后长孙氏的亲生的儿子,标准的嫡长子,根红苗正。可是为什么后面有五路人争抢皇位呢?原来是现如今的皇太子李承乾本身有些问题,具体说来是这个太子有些不太正常。
首先,李承乾的腿有些残疾,作为帝国的继承人这是很丢面子的。腿疾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太子这个人有些无厘头,具体来说他很喜欢突厥文化,挑选的侍从长的都很像突厥人。还经常装死,让下面的人对他行割面礼。最大的梦想就是当突厥一个部落下面的小将军。堂堂帝国未来的天可汗,竟然就这个志向。
怪不得《剑桥中国隋唐史》怀疑这个太子有些神经问题。不但如此,太子李承乾还在宫廷大搞同性恋,和一个叫称心的小乐童同睡同起。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大怒,派人把这个叫做称心的杀掉。结果太子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在东宫每天祭拜这个小乐童。可以说此时的太宗皇帝已经对太子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碍于群臣反对,还没有马上废掉太子。
魏王李泰也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历史上记载,魏王李泰少善属文,文学功底很好,不但如此,他还有很多才艺,所以很得皇帝宠爱。当魏王李泰看到太子李承乾这么不靠谱时,内心不免出现波动,从此,他开始大力包装自己,不断收买朝廷的官员。唐太宗也对魏王寄予厚望,允许他可以在自己的府邸开设文学馆。这可是一向殊荣,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么过来的,亲王府十八学士那可是大名鼎鼎,现如今魏王也有此待遇不免让魏王想入非非。更加抓紧收买人心。史称当时魏王泰家里来往的官员极多,门庭若市。
贞观十七年三月,长安接到警报,齐王李祐叛变,杀死长史权万纪。这场叛乱,现在看来颇有些无厘头的感觉。首先,齐王李祐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二世祖罢了。但是他的舅舅阴弘志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他劝齐王李祐应该多多招募死士以被将来不时之需,并把燕弘亮兄弟介绍给了李祐。而燕弘亮就是类似于江湖大哥似的人物,李祐一直把他当作上宾。
这时的李祐还是没有什么野心的,至少在太宗活着的时候还是很老实的,但是后来李祐却和长史权万纪矛盾升级。冲动的李祐射杀了权万纪,索性造反。朝廷反应很快,唐太宗李世民马上派大将李勣进行平叛,还没等李勣出手,李祐就被手下的人擒获了,叛乱不到一个月即被平定,说到底这场叛乱只是一个小小的闹剧。闹剧虽小,可它却揭开了一个更大的阴谋。
原来,太子曾经对他的心腹纥干承基透露了他准备谋反的事实,而纥干承基被牵连到齐王李祐谋反的事件当中,论罪当死。纥干承基为了将功补过,就把太子谋反的事全部交代。这事儿查起来非常简单,原来,太子已经联络了多人,如汉王李元昌、杜如晦之子杜荷,还有大名鼎鼎的将军侯君集。准备借机控制太宗李世民,同时,太子还派出很多刺客准备刺杀魏王李泰。这场阴谋的结果就是太子被废,侯君集、杜荷等一干人等被杀,汉王李元昌被赐自尽。
这两场阴谋,使李世民变的崩溃,可以说李世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就是父子相逼、骨肉相残。可事情发展的轨迹恰恰如此。究其原因,还要从十八年前的玄武门之变说起。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外弯弓搭箭,亲手射死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杀掉了李世民的三弟李元吉。
随后李世民逼迫自己的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18年,但它始终是李世民的一个心结。玄武门之变导致了一个很坏的结果,那就是只要有能力,有手段,有胆力就可以理所应当的成为帝国的掌门人,而并不是礼法。实际上,终唐一朝,都难以逃离玄武门之变的魔咒。
太子被废,李泰自然被推到了风口上,这时的李泰,频频的入宫服侍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私下里也当面把太子之位许给了李泰。此时的李泰,拥有一票拥趸,如岑文本、刘洎、房遗爱等众大臣,很是有些康熙时期八阿哥的意思。不过当时的权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却是支持晋王李治。当时,晋王李治刚刚十五岁,特点就是听话和孝顺,唐太宗最初的目标就是培养他,让他成为未来天子的得力干将。可时势造英雄,无欲无求的李治,却成为竞争天子最佳人选。
原因有四:首先,李治善良仁孝,符合儒家最高标准。其次,如果李治继位,无论废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可以保证其善终,而如果魏王李泰为太子,废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必然性命不保。而兄弟相残,正是太宗最忌讳的事。第三,魏王为自己疯狂的拉票,使太宗有些不爽,怀疑李泰是不是想要架空君权。最重要的一点,虽然魏王李泰得到了朝廷大多数大臣的支持。但是有几个关键的大臣并不支持魏王。
当时贞观朝廷,最有名望的当属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其中李靖年老多病,很少插手事务,房玄龄一来年纪比较大,二来则是很少在公开场合投票,而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等人则因为各自的原因全力支持晋王。如果太宗强行立李泰为太子,势必会使政局动荡。与其立一个有可能是个野心家的儿子惹的政局动荡,倒不如立一个仁孝的孩子稳定局势,毕竟李世民当时只有45岁,还属于春秋鼎盛的年龄,他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代。最终唐太宗把票投给了李治。
很快,唐太宗召见当时朝廷的重臣商议立太子的大事。参与探讨的大臣是当时太宗朝的四巨头: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立太子的经过还是资治通鉴写的比较精妙: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李勣)、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投于床,无忌等争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众皆欢呼曰,“晋王仁孝,当为嗣”
我们不妨用现代的语言描绘下场景,参会人员: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李治,参会人员很奢华,分别包含了政界大佬、政治新星、军队大佬以及未来的太子。李世民一上来就做痛心疾首状,并因为皇子谋反的事要拔刀自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赶紧拦住,太宗接着说想要里晋王李治为帝,长孙无忌赶紧表示,谁不同意应该杀谁,这时,太宗问其余人的意见,大家纷纷同意。
那么,我们今天再来看下这幕戏,与其说是共同探讨出太子的人选,不如说这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内定出来的。首先,参会人员竟然有晋王李治,这就很明显了,谁还敢提出反对意见?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也说这一幕为“戏剧的一幕”。唐太宗这么做在笔者看来有两个好处:好处一:使拥立晋王派的人更加感激太宗,并拼命效力。
李世民这样的表演无非是想表达自己下的这个决心是多么多么的难,希望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可以更用心的为帝国干活,更用心的辅佐李世民父子。好处二:迫使中立派以及拥魏王派认清形势。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此人就是宰相房玄龄。此人的态度很模糊,在这次唐太宗演戏之前,很难找到房玄龄公开支持哪位皇子的证明。
不过他的次子驸马房遗爱的态度却是很鲜明,房遗爱是魏王李泰的铁杆盟友。如果房玄龄支持晋王李治的话以他的性格不可能不去管房遗爱。而到了高宗朝,房家几乎被长孙无忌灭门。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的出,房玄龄其实并不支持李治,至少房玄龄采取的是中立的位置。而太宗的这出戏,使房玄龄认可晋王李治太子之位。政治意义明显。果然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而唐太宗,有最棒的演技。
接下来,唐太宗出征高丽,回来后染上了疾病,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太宗李世民几乎可以预感到自己的来日无多。此时,懦弱的李治实在让太宗有些放心不下。于是他与长孙无忌商量,看看是不是可以让吴王李恪继皇帝位。抛开所有因素,笔者认为吴王李恪是最具才华的。这个人,在李世民的十四个皇子中,最像李世民。
《旧唐书》说吴王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新唐书》说吴王恪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不过当时的长孙无忌却是激烈的反对。此时的太宗身体大不如前,唐太宗对此也是心里有数,这个时间节点他准备立的皇子,应该是出自真心。但此后太宗却把这事不了了之了。
太宗这么做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吴王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虽然身份高贵但其父亲毕竟是亡国之君,此时立吴王朝中开国功臣们未必臣服。第二,长孙皇后对太宗的影响太重了,太宗非常敬重长孙皇后,所以一般来说太宗还是希望皇位可以在长孙皇后的儿子中间选择。第三,那就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权臣不支持吴王,而长孙无忌是被太宗认定的辅政大臣,他的意见对太宗极重要。因为晋王比较懦弱,李治登基,对于长孙无忌直掌朝政比较有利。对于太宗而言,他显然也不想打破晚年的这种政治格局,外加上太宗身体有病,时日无多。如果贸然选择吴王的话会使国家有处于动乱的风险。综合以上因素,唐太宗只能忍痛割爱。
唐太宗算得上是深思熟虑了,可是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太宗晚年如此听从长孙无忌并且给予无忌如此重的权力,那么假如长孙无忌有不臣之心高宗该如何应对呢?其实细心的太宗早已防到了这点。他安排了一个人来辅佐李治,这个人就是李勣,此人无论是地位还是能力都很高,当时已经是军界的大佬。
最重要的一点是此人忠心,最开始他的忠心反映在对待李密一事上,当时李密败亡,只有李勣要求为李密收尸,并且一身孝服为李密安葬,在隋末那个动乱的年代,所有人只会在乎个人的前程,像李勣这种忠心人太难得了。这一切,都在李世民得脑海里深深得扎下了根,从此李世民对李勣另眼看待,以国士之礼待之。
李世民继位后,封李勣为并州都督府长史,而晋王李治,遥领并州,两人相对其他皇子而言,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感情自然也相对比较深厚。如果长孙无忌一心辅佐李治,则天下太平。如果长孙无忌贪恋权位,李治大可以联合李勣以除之。这样的一套人事搭配,既可以保证太宗到高宗这段时间政策的延续性,也可以保证皇权的安全性。而从后来的效果看,太宗这么做完全正确。
通过上述论证,李世民不愧为千古一帝,不但考略到了方方面面,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可以控制内心的喜好选择对国家最有利的君主,不至于因为皇位问题造成国家动乱,为后面的开元盛世,创造了必要条件。正如司马光所说: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资治通鉴》说的可谓一针见血,贞观后期立太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起党争问题,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新势力取代了以房玄龄为首的旧势力,完成了权力的更替。唐太宗权衡利弊,不以一己之私意气用事,而是纵观全局,细致的考虑问题,并留好预案,这种思维值得我们后世的人学习。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登基十七年后,面对夺嫡重演,李世民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李渊?
一、没有给实权
有了兵权,腰杆子才能硬。当年李世民能够政变成功,其中关键也在于他在长安城内有自己的人手,才能出其不意一举获胜。眼下虽然李泰和李承乾闹得凶,但他们手下都缺乏足够的人手。这点从李承乾的谋反事迹中就可以看出来。李承乾因在暗杀李泰失败后,便准备谋反逼宫,模仿自己的父皇,再来一次玄武门事变。结果事情败露,自己被废,侯君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等人都被处死。
李承乾对这些帮手根本没有足够的认识。比如侯君集,他根本不是想扶李承乾上位,而是想先利用李承乾,然后自己夺取大权。反观李世民则不然,李世民曾任天策上将,拥有自己的文武班底,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经过多年的相处,李世民对他们的能耐、秉性都一清二楚。简而言之,通过多年的南征北战,李世民手下已经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可以帮他出谋划策,也可以帮他冲锋陷阵。相比之下,李承乾和李泰都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二、态度鲜明
这是李世民和李渊相比所表现出来的自己的优势。一方面,李世民当年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皇位的,虽然他自己的是既得利益者,但他绝不希望他的子孙后代也陷入自相残杀的局面。另一方面,李世民统治时期天下大体安定,李泰虽然才华横溢,但整体来说,李泰的功勋、才干,还并没有到能让李世民生出换太子念头的地步。
在李承乾被废之前,虽然李泰受到的恩宠极重。但他和李承乾的待遇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一回事。对于李泰,坐轿上朝、赐宅子、开设文学馆、赏赐金银珠宝,这些东西,我认为都可以认为是一位父亲,对于才华横溢的儿子爱的表现。对于李承乾,屡次监国、设置崇文馆、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令三品以上臣工的嫡子出仕东宫。
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李世民对于李泰的表现是出于父亲对儿子的爱。但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表现则更多是君主对后继之君的期待和培养。李承乾被废之前,李世民也从未许诺或表明过废李承乾,立李泰的意思。而李渊则数次表明要立李世民为太子,却屡屡食言。在立储这件事上,李世民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
三、下手果决
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之争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夺嫡之争相比,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激烈程度,都已经到了你死我活、刀兵相见的地步。李承乾先是暗杀李泰不成,而后准备逼宫,李泰则是为了皇位说出了要杀死自己儿子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李渊和李世民的处理态度也是截然相反。
早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前三天,李世民曾派人去洛阳笼络豪杰,想给自己留条退路。这件事李世民也和李渊表明了心意,李渊也同意了。但李世民马上都要出发了,李渊却因为别人的一番话又改变了主意,强行把李世民留在了长安。突厥犯边前夕,李元吉要带领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将出征,想铲除李世民的羽翼,李渊又同意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密谋在誓师大会上除掉李世民。发生在长安城内的这一切,李渊都看得清清楚楚却无动于衷,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儿子越闹越凶,最后终于酿成了玄武门事件。
李承乾谋反案被牵出后,李世民立刻把李承乾软禁起来,等查明事情真相后,又把这件事情拿到了朝堂上让大臣们讨论,最后决定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再议太子位时,李世民又以“皇位不可谋得”的理由,果断把李泰降为东莱郡王,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李治为太子。这一切都表明,李世民和李渊相比,在立太子这种大事上,李世民更清醒,而且下手更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