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生性仁厚的汉文帝,为什么逼死自己的舅舅薄昭?

2022-05-19

在我国历史上帝王世家,骨肉相残,亲人之间争权夺利的事件数不胜数,就是在生性仁厚的汉文帝身上同样发生过,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汉文帝刘恒在母亲面前,为什么会逼死自己的舅舅薄昭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当时周勃等人选择刘恒作为皇帝就是因为刘恒为人宽厚,并且身后没有太大的势力,这样方便他们的控制,当时刘恒显然是不相信周勃等人的,就派自己的亲舅舅去长安打探消息,刘恒害怕自己回去之后会惹来杀身之祸,并且与周勃等人谈条件,最后刘恒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回京称帝也就是汉文帝,可是说自己的亲舅舅是汉文帝当时最信任的人,称帝之后就给自己的舅舅封了侯还封了地,薄昭的地位也因为汉文帝而水涨船高,那么为什么汉文帝会逼死自己的亲舅舅薄昭。

薄昭因为谋立外甥汉文帝有功,被赐封太原。太原称不上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刚开始薄昭来到太原,还能够保持皇舅爷该有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深怕被旁人落得个皇亲国戚骄横跋扈的印象。

时间一久,薄昭觉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与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多少交集,就开始慢慢地放松警惕。

薄昭虽然稍微有些放松,但不至于放纵,该守的立法一点不敢逾越,毕竟深知为官之道,更明白艰难创业换来的今天实在不容易。

可是薄氏的子弟们不这么想,觉得薄昭已经贵为皇舅爷,当年要不是极力拥护汉文帝刘恒,表哥也不会有今天,这群薄氏子弟就开始在太原地区作威作福,强夺豪取,劣迹斑斑。

没过多久,薄氏子弟的坏名声传到了长安,汉文帝就派自己的宠臣钟毓去巡视一番。钟毓到那一看,哪是什么匪徒,明明就是薄昭家的纨绔子弟们在鱼肉百姓,于是钟毓就奏明汉文帝有关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请汉文帝要诛杀为首的薄贵。

薄昭听说此事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去跟钟毓求情,哪成想钟毓不吃这一套,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把钟毓给绑了,对其进行恐吓吓唬。钟毓作为皇帝钦点的使者,自然不会怕薄昭,两人来回互怼,薄昭一时没压住怒火,把钟毓给捅死,薄昭事后也后悔,杀死朝廷使者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此时,刘恒正在金殿上等待钟毓,忽然有人来报说钟毓被薄昭抓走了,刘恒赶忙命令丞相张苍传旨,命薄昭带钟毓一同上殿。就在张苍正要出殿的时候,钟毓的老婆前来殿前伸冤。

刘恒听说钟毓被杀,立即提笔拟旨欲处斩薄昭,此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极力劝阻刘恒,另一派的丞相张苍和周兴则认为,不处置薄昭,必然失信于民。刘恒一时间进退两难,只能先权威钟夫人不要伤悲,并赐下重金厚葬钟毓,并承诺办完丧事一定处置薄昭。

刘恒派张苍与周兴携带御酒前去薄府设宴劝薄昭自杀,薄昭并没有遵从,反而是大骂刘恒,攻击新政,薄昭的管家将此事报知的薄太后,薄太后来到薄府,宣布赦免薄昭,将这件事揽了下来,随后,前往昭阳宫训斥刘恒。

薄太后历数薄昭为平息篡权阴谋,扶保汉室立下的。与此同时,保薄昭的大臣也联名上书请求赦免;只有周兴捧冠冒死请求处置薄昭。钟夫人得知薄太后赦免了薄昭,绝望之中写下遗书自杀了。

丞相张苍身着孝服,怀抱遗孤,进殿面君,刘恒看了钟夫人的遗书,不由得痛心疾首,知道此事无法压下了,决心处斩薄昭,刘恒先是收回了宝刀,然后,在宫中设下灵堂,宣薄昭进宫,为其大摆”活人祭“。刘恒在薄昭面前,既讲述了他的功劳,又严厉地指出了他触犯刑法,必须服刑。

但是,薄昭依旧不愿意自杀,刘恒也不想被上杀舅的罪名,所以,就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都派出几个大臣,穿丧服前去薄昭府门前哭丧,薄昭终于忍受不了选择自杀谢罪了。

《史记·孝文本纪》云:“十年冬,(汉文帝)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死。”记载太略。《资治通鉴·汉纪》载,“(汉文帝)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为什么要派汉使去找薄昭,薄昭为什么会被汉使激怒,又为何杀汉使者,都是一个谜;汉文帝为什么要鼓励舅父自杀,薄昭不肯,还让群臣穿丧服去薄家中逼其自杀,则更诡异。

在诛杀薄昭的事件中,薄太后并没有出面。一种可能是薄昭犯的是大恶,薄太后不敢;另一种可能是,文帝早跟母亲打过招呼,这个舅舅我杀定了。不管哪种,恐怕两母子之间必然已存在隔阂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这件事情说:唐代李德裕以为,“汉文帝杀薄昭,在法律上是圣明的,在道义上却不适当。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的时候,曾发出见到舅父就如母亲仍然在世一样的感叹。何况薄太后还健在,只有一个弟弟薄昭”。又引魏文帝(曹丕)说法:“对待国舅,只应当用恩泽赡养而不应当把权力交付给他。”

司马光怪文帝在处置此事时,不孝,不智。不过,我觉得,薄昭之死,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文帝防止薄姓坐大,将来难以驾驭,欲加之罪。在对待薄太后的孝与不孝之间,汉文帝的角色转换得很快嘛。

我真心觉得汉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综合水平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不管是行政能力还是人品德行,都很说得过去了。但他一样也在忙着除掉异己。只不过,他除掉异己的方式,既温和,又让人服气,至少没有留下大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