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性”特色
我国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它们有共性,亦即有着共同的本质和社会作用;但在教理教义方面,它们之间却有所差异,亦即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各具特征。
道教以“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君)为最高天神。
教理教义方面,表现为:
①它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包含有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与民族文化。五教中,只有道教是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多神宗教基础上,揉合了儒(孔孟思想体系)、道(老庄思想体系)两家思想而产生的宗教。
②道教的经书内容十分庞杂、包罗甚广。“道家之术,杂而多端”。简单地说,道教之所以叫“道教”,正是因为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当作主要经典,才叫道教。但是,在以后收集整理以卷轶浩繁的《道藏》中,惟有神仙信仰,惟有认为就在这个世界上有仙境、有长生不老的活神仙,人们可以追求而登仙,这才是它最核心的内容,是它的特征。
③道教理想的境地与追求。任何宗教都有它理想的境地与追求,比如极乐世界、天堂等,而道教所主张和追求理想境地是两重的。第一是在世俗的、现实的世界上.按道教教义建立一个和平公正的理想王国。第二种理想境地叫“仙境”,得道成仙便可以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在仙境过仙人的生活。道教“仙境”,并不完全指渺茫的天国,而是指中国风景名胜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再者,道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向自然作斗争,争取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久视。
④道教的乐生、重生和贵“术”。宗教是苦难者的呻吟,不少实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无可留恋,因而把幸福的想望寄托于虚幻的天国,幻想死后灵魂得救。但道教却与这些大相径庭,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它的教义是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少则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为此,道教形成了武功、养生术、药术等道功道术。
⑤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的长短,皆由天定,所谓“人生由命,富贵在天”。但道教并不这样断言。相反认为寿命并不是由天决定,而是决定于自己,因而强调个人修炼。
⑥万物有灵。道教是多神教。最高的神仙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以下有三十六天帝,还有大明、夜明之神,北斗之神,五岳五行之神,风雨雷电、列星诸神,城隆、土地乃至历史英雄、传说传奇人物等等皆为神为仙并加以供奉。
而道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道家的自然之“道”改造成神性之道。《老子•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此“道”为非人格的自然运作的宇宙本体,它的运行规律和本质可驱动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它是万物的本源和生命呈现的根本,甚至鬼神也的循“道”而行,它是自然界中自然无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的象征。所以《老子•六十章》又曰:“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可见此“道”也非人格的“道”,而是作为规律、本源来讲的“道”。
道教不仅吸取和利用了道家认为“道”是非人格的宇宙本体观点和主张,更使“道”人格的神化,并将其和老子一起合二为一的神化上升到道教宗教的殿堂,因而也就成为了道教宇宙本源及道教的最尊之神。道教对“道”的解说如:
《太平经》曰:“大化之根,大化之师长”,《妙门由起序》曰:“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抱朴子•畅玄》曰:“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司马贞的《坐忘论》曰:“神异之物,灵而有性”。
由此可见,道教已将道家自然无为的“道”赋予了神性,“道”本具有的哲学意义便成为道教神学的意义以及道教神学理论中的最高信仰。
- 上一篇:隋文帝不赦子的典故是怎样的
- 下一篇:长相很重要:古代官员选拔颜值高才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