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帝王,竟然是他
在我们眼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才是千古帝王的代表,可是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竟然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对此感到不解和不服:杨坚?怎么可能?是啊,凭什么是杨坚?
说文的,杨坚不怎么样。他的文化水平不高,《隋书》就称他“素无学术”、“不悦诗书”,不要说和文采出众的曹操比,就是比起他的儿子杨广,似乎也差得很远。
论武的,杨坚也不怎么样。他的军事水平并不突出,虽然他也带兵上过几次战场,但是好像根本没什么说得出来的战绩,没有任何人会把他称为名将,就像小子我虽然也出版过几本书,但没有任何人会把我称为名家一样。
至于魅力,杨坚更是严重缺乏,据说他这人严肃刻板,从来不开玩笑,既不风趣,也不风流,更不风骚,像报纸的社论一样一本正经,像领导的报告一样枯燥乏味。再有,杨坚这人似乎刻薄猜忌,他手下的大臣好像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按照《隋书》的说法就是: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另外,杨坚上位的过程也被人诟病,说好听点是得国不正,说难听点是窃国大盗——他是凭借外戚身份,靠欺负孤儿寡母当的皇帝。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由外戚篡位成功当上皇帝的,只有王莽和他两人,而他欺负的寡母还是他的亲生女儿,感觉简直连王莽还不如。清代着名学者赵翼就曾很不以为然地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
不止于此,在人们的印象中,杨坚的缺点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多疑、易怒、无情、毒辣、外表不帅……嗯,对了,他好像还是个怕老婆……总之,这个人看起来既没有高尚的道德、也没有出众的才华、更没有迷人的魅力,可谓是德才兼不备、文武全不精、才貌都不行。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实现了复兴中华的梦想,把历经劫难的中华民族带入了繁荣富强的隋唐盛世。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开创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
一个姿色平平的女人追到了高富帅,一定会令别的女人忿忿不平。杨坚,这样一个看起来资质平平的男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更是令人难以信服。
隋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首先,确立三省六部制度。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系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
其次,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南北朝时期,地方纷乱,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政区极其混乱,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亲戚朋友能当官,不惜滥增行政机构,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在精简行政机构的同时,隋文帝还严格实行定编定岗:上上州官吏的编制为323人,到下下州递减为167人;上上县官吏编制为99人,到下下县递减为49人。这不但大大节省了国家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再次,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对前代81条死罪、150条流罪、1000余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恶法,都一概废止,大大减少了法律的残酷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四,继续实行均田制度。隋初,在前朝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文帝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谷)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永业田则无须归还。
第五,设置义仓赈济饥民。隋文帝所设的义仓,又称社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百姓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而且明确规定民户捐粮于社仓的标准:“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一般百姓都捐献得起,对穷苦百姓是一项有效的社会保障。
公元602年(仁寿二年)隋军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杨坚开创的“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大隋王朝,致使“金陵失险” 、“单于款塞”。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
杨坚拯救了汉文化,因为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
“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
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着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
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着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隋文帝杨坚对汉文明的复兴起到的巨大的作用,称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