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五丈原大战:诸葛亮全部家底的最后一战
渭水长流,奔向东方;秦岭巍峨,莽莽苍苍。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写完《诸葛亮:从乡村青年到帝国CEO》(即将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更增添了去五丈原的渴望。不久前终于有机会成行,走进历史现场,去感受、缅怀,更为了解答许多心中的一些疑惑。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五丈原卫星图,本人拍摄)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五丈原诸葛亮庙)
[page]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
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
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
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本人于五丈原处沉思)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
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
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page]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
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
(心外无刀,作者拍摄于五丈原)
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
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
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
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
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