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吕后万万想不到 自己千算万算儿子却不争气

2022-05-19

汉高祖刘邦戎马一生,“以布衣提三尺长剑取天下”,开创西汉二百一十年基业。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齐王刘肥、惠帝刘盈、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

刘邦宠幸戚姬,很喜欢戚姬的儿子刘如意,认为“孝惠仁弱,不类我,常欲废太子”,“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看在眼里、怒在心里,一把无名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她嫉妒,嫉妒戚姬争宠。她嫉恨,嫉恨戚姬进谗,欲废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

吕后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崩于长乐宫,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吕后开始把持朝政,于是吕后终于找到了发泄怒火的机会,她把刘邦的美人们通通幽禁到永巷这个暗无天日的地方。然而让吕后最怨恨的是戚姬母子,就把戚姬也囚禁到永巷,并派人把赵王刘如意骗到宫中,毒死了刘如意,残忍的把戚姬做成了人彘。

这么变态还不算,还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来观看,当刘盈看到一个被剃光了头发、砍断了手脚、挖去了双眼、熏聋了耳朵、毒哑了嗓子的戚姬在厕所里蠕动时,年仅十六岁的刘盈被吓得面如死灰,直呼“此非人所为”。

[page]

吕后用灭绝人性的手段除掉了戚姬母子,以为化解了心头之恨,稳固了新皇的地位,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仁弱”的刘盈被吓的病倒了,从此郁郁寡欢、心魔缠身、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六年之后,年仅二十二岁的刘盈就驾崩了。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长子刘肥也在刘盈去世的前一年死了,刘如意被吕后毒死了,刘友后来被吕后关起来活活的饿死,刘恢忍受不住吕氏媳妇的嚣张跋扈,自杀了,刘建在吕后七年也死了,就连儿子也被吕后杀掉。刘邦的这八个儿子都不成气候,被害死的被害死,病死的病死,剩下的只有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

网络配图

刘长是刘邦的第七个儿子,一出生的时候生母赵姬就自杀死了,后来是吕后把他带大的,吕后是刘长的养母,多少还是有点情分的,所以没有遭到迫害。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的母亲叫薄姬,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薄姬的父亲是吴他人,秦朝的时候与原魏王宗室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了薄姬。

魏豹,原是秦末讨伐暴秦的一路诸侯,后来自立为魏王。魏媪想办法把女儿薄姬送到了魏豹的王宫中。魏媪还请了一个算命先生给薄姬相面,算命先生说薄姬以后会生天子。那时候项羽和刘邦相持不下,天下归谁还难说。薄姬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魏豹,魏豹一想,薄姬能生天子,那自己是天子的老爸,也是天子啊,魏豹心里暗自特别高兴。这时候的魏豹已经投靠了汉王刘邦,一起对抗项羽,魏豹听到这件事之后,一想,这不对啊,我将来是要做天子的人,干嘛屁颠屁颠的跟着刘邦给他打天下。

[page]

于是魏豹就背叛了刘邦,保持中立了,两边谁都不帮,等你们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之后,老子去收拾残局,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威豹这如意算盘打的挺好,谁知刘邦一怒,就派人先把魏豹的魏国给灭了,并把魏豹的美人、宫女们都收编了,充实到了自己的织造府,就是去做女工,这里面也包括薄姬。

有一次刘邦到织造府溜达,看到薄姬挺漂亮,就色心大发,下诏把薄姬收入后宫,刘邦是个酒色之徒,后宫美女如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一年多也没召见过薄姬。

网络配图

薄姬有两个好闺蜜,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三个人曾经立下过誓言,“先贵无相忘”,这时候两人已经得到刘邦的宠幸,有一次两人谈到薄姬,说起这个事情,就嘲笑薄姬,正巧被刘邦听讲,刘邦就问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才想到确实有薄姬这么一个人,心里有点伤感和同情,这天刘邦就召见了薄姬,薄姬这次抓住了机会,很会说话,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拒吾腹”,意思就是说:我昨晚梦见黑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刘邦听到这话当然很高兴,说:这是显贵的征兆,让我来为你成全吧。薄姬是幸运的,后来薄姬怀了孕,生下了代王刘恒,刘邦的第四子。

后来魏豹被杀,临死的时候,或许会想:这不对呀,相面先生太不靠谱,不是说好我的美人会生太子的吗?我这皇帝还没当上眼看就要归西了!早知道老子就不叛汉了。

[page]

其实相面先生并没有说错,生太子没错,但也没说和谁生太子啊?

从那以后刘邦再也没有召见过薄姬,母子两人在后宫也没什么地位,也不和别人争强,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没人看得起他们,没人关注他们,空气般的存在,所以在吕后弄权期间也没有遭到迫害。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刘邦别的女人都被囚禁在永巷,却唯独允许薄姬到刘恒的封国和儿子一同居住。

网络配图

虽然刘邦的八个儿子不成气候,但是刘邦的孙子辈却很出色,特别是长子齐王刘肥这一脉,比如刘肥的三个儿子:刘襄刘章和刘兴居。

公元前180年,吕后崩,守卫京城长安的主要有两支军队,南军和北军,吕后有两个侄子,一个叫吕产,是相国,同时掌管南军,一个叫吕禄,是赵王、上将军,同时掌管北军,吕氏外戚控制了京城的军政大权。吕后弥留之际曾告诫她这两个侄子,“我即崩,大臣恐有变,必据兵卫宫,毋为人所制”。

[page]

“当是时,诛吕用事擅权,欲为乱”,这时刘章在长安,知道了这件事,就告诉了哥哥刘襄,让刘襄发兵讨伐诛吕,自己和弟弟刘兴居在京城做内应,于是齐王刘襄发布了一道檄文,“诛吕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出兵伐吕,外有齐王大兵压境,内有刘章、刘兴居为首的宗室,和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里应外合,一举荡平了诛吕,“悉捕诛吕男女,无少长皆斩杀”,吕产也被刘章杀死在厕所,吕禄也被杀死。为祸一时的吕氏外戚被剿灭,吕氏拥立的来历不明的小皇帝也被杀掉。

吕后

那现在就有个问题了,谁来继承皇位,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两个,就是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若是从刘邦的儿子中选继承人,按照立长不立幼的不成文规定,那就应该由代王刘恒来继承。但是刘恒在刘邦期间、吕后执政期间一直碌碌无为,没表现出任何才能,也未做出任何令人刮目的事情来,讨伐诛吕的行动中更是一点功劳也没有,完全是个局外人,那这样说就不应该让刘恒来继承。

若是从刘邦的孙子辈中挑选继承人,非刘邦的孙子刘襄或者刘章莫属,刘襄又是刘邦的庶长孙,讨伐诛吕、拥立刘氏行动中又首举义旗。刘章也不错,年仅二十岁,有勇有谋,灭诛吕当属首功。

[page]

但是以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大将军灌婴为首的功臣派可不这么想,他们可不想再拥立一个精明能干的君主,伴君如伴虎,何况是猛虎呢,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等就是前车之鉴,于是功臣派倾向于选择一个仁弱、好控制的皇帝,刘恒就是最好的选择,法理上说的过去,刘邦活着的儿子中年龄最长,品行上也说的过去,刘恒宽厚爱仁,最主要的还是刘恒不搞内部小团伙、不玩小九九,政治势力比较单纯,容易被驾驭。

就这样,铲除诛吕之后,两个最重要的功臣刘襄和刘章,没他俩什么事了,反而这个一直碌碌无为、韬光养晦的代王刘恒莫名其妙地被迎立为皇帝,就是汉文帝。天上掉下馅饼,刘恒捡了个大便宜,不要白不要,这难道就是帝王常说的天命吗?

网络配图

吕后机关算尽,本以为处死了戚姬和刘如意,儿子惠帝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不想天怒人怨,刘盈早早的驾鹤西去。惠帝死后,吕后开始扶植吕氏家族势力,以为操纵了军政大权就可以立天福永享寿与天齐,岂料身死未寒,刘襄振臂一呼,功臣派和宗室派纷纷响应,吕氏顷刻间灰飞烟灭,为何?因为当时的人心还是向刘的。

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吕后防住了小三,却被不起眼的小四捡了大便宜,岂非天意乎?吕后啊吕后,你想到这样的结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