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江西樟树:江南药都与道教文化

2022-05-19

樟树位于江西省中部,是赣江上游的江西四大古镇之一,以传统的药材交易市场和精湛的药材炮制技术闻名全国,被誉为“江南药都”。樟树药业发达除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外,也与道教在樟树的活动有关。

古时樟树镇百业俱兴,其药业独占鳌头,这与閤皂山有密切关系。閤皂山,俗称閤山,位于樟树镇东南隅,山名始见于东汉,因其“形如閤,色如皂”而得名。閤皂山山色秀美,水土肥沃,山林里藏有大量珍贵药材。汉代道教始祖张道陵在西坑挂壁设坛。至唐仪凤年间(676-679)道士孙道冲请于朝,中宗诏赐閤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宋代皇帝笃信道教,閤皂山宫观盛极一时,“今学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千五百间”(《宋·杨申:《閤皂山景德观记》),蔚为壮观。历史上,炼丹术的鼎盛使得閤皂山名声大振。汉献帝建安七年(202)葛玄来到閤皂山修炼金丹,闭门读书,删集《灵宝经诰》,撰成《祭炼大法》、《天生宝箓》和《箓符秘诀》等。而后在南城麻姑山修炼数载,直至孙吴嘉禾二年(233)重返閤皂山,筑坛礼斗,立灶炼丹。葛玄的活动遗迹保存在閤皂山的有6处,分别为接仙桥、百草园、崇真宫、洗药池、丹井和捣药臼。

除了閤皂山外,樟树镇北的三皇宫是樟树市内现存最大的药业遗迹。据《清江县志》载,三皇宫始建于宋代。宋宝祐六年(1258),樟树药材商为纪念历代神医,于药墟附近始建药师院,以祭祀药王和求神治病。元皇庆元年(1312)重修。明代中期再次改建,易名药师寺,其旁竖有“药墟”石碑。每年九月,在药墟开药市,迎接四方药商。清初,樟树药界人士成立“药王会”组织,并把药师寺改名为药王庙,是为樟树医药界缅怀药王、进行药材交易的民间行会。改每年九月四方药商聚会之时为四月二十八日孙思邈圣诞。道光年间(1821-1850),药王庙迁到文昌宫分守府衙前,并将明代药墟竖式石碑改为横式,左侧加记“大清道光年月日立石”字样,嵌在墙上。光绪十三年(1887),樟树药材行铺集资公建三皇宫,作为药商的活动中心,药墟也一同迁移到三皇宫东侧,药墟碑迁嵌正殿与花园之间的过门上。1984年,三皇宫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批准为正式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并成立了三皇宫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

在中国医药业,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皇又有药皇之称。除了将三皇作为最早医药鼻祖和祖师崇拜对象外,樟树药业信奉的神衹还有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王唯一、李时珍、叶天土、皇甫谧、葛玄和孙思邈。所以在三皇宫里供奉着13位医药学家的塑像,樟树民间也流传着《药王十三代歌》。樟树药业界的庆典活动主要以祭祀祖师为传统的药王会和春节团拜。药王会是纪念孙思邈的庆典活动。相传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孙思邈的生日,樟树药界从四月二十七开始到五月初五是药王会的活动时间。药界人员齐聚药王庙,进行焚香上供、演戏酬神、洽谈生意和采集草药等活动,另外还要请戏班演戏,演出一般都在三皇宫进行。戏台与供神的殿堂相对,正合于演戏敬神的习俗。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巫之事神,必用歌舞。……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悦神人者也。”

除了主要的信仰遗址和祭祀活动外,樟树地区药业有着丰富的民间俗信和传说故事,在世代的口耳相传中,为樟树药业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葛仙翁炼丹》是讲述葛玄在閤皂山修道炼丹,开创樟树药业先河的故事。《孙思邈药都行医》讲述了药王解除百姓疾苦,不仅可医治身体疾病,还对心理疾病药到病除,反映出百姓对孙思邈的崇拜之情。《端八仙斗孝法能人》则以医德为中心,端八仙和孝法能人都是运用法术解除疾病,前者一心为民,后者贪图私利,结果两人斗法中孝法能人不但输了还为之丧命。《药不过樟树不灵》这个故事反映了樟树被誉为“江南药都”后,樟树药材质量好、声誉好,以及樟树药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今日的樟树市药业仍然非常发达,已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医药产业化发展格局。樟树的药业如此发达,除了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等原因外,道教文化的影响亦不可忽视。药王崇拜不但启迪着樟树药业救死扶伤、乐善好施的伦理情怀,对“公平交易、远近无欺;如有瞒秤、吃价,永世不昌”盟誓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使得樟树药业互帮互助、齐心合力的凝聚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