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此腐败:顺治为什么还要向前朝学习?
明朝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的管理下国力强盛,是军事大国强国。后期明朝政治愈发腐败,导致亡国,清朝入主北京。入关后的政权不稳,以致于在利用和清理、防范降臣方面煞费苦心。
最终,当清朝在生存危险期渡过之后,在顺治十年左右,清廷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因此才开始对降臣的素质问题予以关注。降臣主要分三部分:东北降臣、北方降臣、南方降臣三大体系,最令其放心的无疑是东北降臣,最令其不放心的就是南方降臣。即使到了康熙末年,清军入关已经快百年了,这块心病仍然没有去除。
网络配图
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南方降臣在才学上最优秀,在治理国家的水平上也最好,见识最广、能力最深,清廷不得不倚重。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其忠诚度深深地怀疑。由此,清初顺治帝时代,便有了“南党案”,从中既可以看出顺治对陈名夏的袒护,又可以看出对南方汉人的集体不信任感。为此,顺治皇帝决定重新启用朱元璋、朱棣父子时期的中央巡视组制度——巡按。
巡按制度在明朝
巡按初次在历史上的初次露面是在唐朝,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李隆基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但具体案例和操作却鲜见历史档案。由此,巡按御史开始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623年后的洪武两年七月廿一(1369年8月23日),朱元璋派出的各路专司监察的寻访御史中,有一个叫谢恕的人,更是以“欺隐官租”的“贪污”罪名抓了一百九十余名官吏的壮举名闻天下。朱元璋见此大喜,对巡按官员更加重视。但这一时期,朱元璋并没有将巡按御史作为一项制度进行建设。
[page]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既为了监视天下官员,又为了吏治,朱棣将“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规定:全国分为十三省,每省为一道,共设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巡按御史由监察御史中选出,每名巡按的产生都要经过甄选,都察院挑选出两名候选人后到皇帝面前接受考核,由皇帝钦点后重点交谈。每年八月巡按出巡天下,官制七品。但因为是“代天子巡视”监察省州县各级官吏,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
封建社会的巡按制度和今天我们的中央巡视组制度很类似,在原则上是有根本区别的,前者是为了保证皇权稳固,后者则是为了吏治清明有效率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必须要明确。
在具体执行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职位级别。巡按的级别是七品(县令),而中央巡视组的组长级别是(副)部级。
网络配图
明朝之所以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查案人员不会因为贪恋权位、级别而对贪官污吏手下留情(朱棣认为,巡按为官不久且大多出身于穷苦人,对贪官污吏必然痛恨,因为级别低就不怕丢官),且升迁速度相对较快,如此,巡按必然对贪腐分子的纠察工作积极主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因为级别过低,而受到诸多掣肘。在官僚制度下,品级大小往往非常重要,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里面有许多需要遵从的潜规则。有些巡按就是因为轿子让路的问题而被拉出轿子被揍一顿;有些品级大的官员或者普通满人则对巡按冷言冷语拒不合作,更有人当着巡按的面儿拿着被赏赐的银两,边大呼“丢不起这个人”边扔掉了银子。由此可见,如低薪不能养廉一样,巡按制度这个当初的制度设计也并不完善。
在朱元璋、朱棣父子这样强悍的帝王的指挥下,巡按制度基本上起到了正能量,对于明初的吏治清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作为检查制度的一个内容、作为整个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整个官场黑透了,那么巡按御史也不会逃脱历史宿命。为此,巡按腐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page]再加上明中后期(嘉靖时期),巡按御史的权力越来越大,在巡视地方的时候往往与巡抚、布政使等发生了激烈冲突。巡按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但不可否认,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巡按对于阻止吏治堕落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顺治朝的四派御史
顺治对于朱元璋极为崇敬,因此,在其亲政后几乎全盘复制了朱元璋时期的反腐措施。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因素,顺治如此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其他意图。正是因为这些意图最终使得巡按御史制度在顺治驾崩之后不久,便被顺治的敌人们、支持者们一同扫进了历史的黑洞中。顺治时期(公元1643年—1661年)共四次派出巡按。
网络配图
第一次元年五月二日(1644年6月6日)到七年四月(1650年5月)。这一时期巡按的主要目的是巡查新占领区内投降清军的汉族官员是否有贪污现象、当地汉民中是否有积极支持新政权的人等,前者严惩,后者大加奖励。由此,巡按御史往往是军队刚一占领新的地区便前往巡按。这一时期,共派出了81名巡按。顺治七年四月,因为各地将领、王公大臣以财政支出不足、浪费银两、滋扰地方的名义建议废除,多尔衮表示同意。
第二次为顺治八年三月(1651年4月)到十年五月(1653年6月)。多尔衮于七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死后,顺治于次年亲政。福临刚一亲政便于正月,将多尔衮于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元1650年5月29日)废除的巡按制度启用。二月确定人选,三月派11人巡按顺天、河南等;七月派6人巡按湖南、四川。共计17人。
第三次为顺治十两年七月(1655年8月)到十七年七月(1660年8月)。顺治派顾仁、叶舟等17人巡视顺天、浙江等地。
第四次为顺治十七年十一月(1660年12月)到十八年五月(1661年6月)。此次,由于顺治于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突然病逝,五月四日(5月31日)大臣们便说:两三年之后再派重臣巡查四方,现在的巡按工作先停了吧。由此,一暂停就暂停了二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