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玄武门之变是李渊偏心不立李世民而起的政变吗?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网络配图
高祖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公元626年7月2日.这天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不多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骑着马来了,他们都是奉李渊之命来见驾的.可是到了玄武门,他们觉得有点不对劲,那个熟悉的领兵将军常何不知到哪儿去了,守卫人员看起来也很陌生.正疑惑时,门官出来传话,要他们把护卫留下,只身去见李渊.
[page]李建成一听,调转马头就往回跑.这时李世民一边高叫“站住,别走!”一边骑马赶了过来.李建成哪里肯听,只是没命地跑,李世民眼疾手快,搭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见状,也要拉弓射李世民,但心里慌张,他拉了几次弓都没拉开.这时尉迟恭带了七十名骑兵赶到,一阵乱箭把李元吉射下马来.李元吉吓得拼命逃,又被尉迟恭一刀砍死.
网络配图
李渊在宫中等着三个儿子,却听到外面乱成一片.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尉迟恭已手持长矛带着人马涌了进来.他向李渊禀报说,李建成、李元吉阴谋作乱,已被秦王杀了,“秦王怕乱兵惊动皇上,特派我来护驾.”他又要李渊下令,让太子宫和齐王府的护卫停止抵抗.李渊听了,大吃一惊.面对这样的形势,他只好顺势应变,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他又传位给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李渊自己做“太上皇”去了.
李世民对此一再忍让,可李建成却步步紧逼.他和李元吉又想出了挖空秦王府的主意.公元626年,突厥侵犯中原,李建成向李渊建议,让李元吉出征迎战.李渊同意了,李元吉却提出要调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恭、秦琼等一起出征,还要求把秦王府的兵马都划归他管.并有消息说,他把这些人马调去后将全部活埋,进而除掉李世民.
千钧一发、性命攸关之际,尉迟恭等人不干了,他激愤地表示“我不能留在大王这儿,陪着挨杀!”长孙无忌等人也认为,他们不仁,我们也可不义,应该先下手把他们除掉.
在将士们的强烈要求下,李世民终于听从劝告,借李渊召见他们兄弟三人之际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page]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隋朝的暴政和多年的战争,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李世民,深深知道百姓的力量,于是,他花大力着手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李世民善于安抚人心,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不得已杀了李建成兄弟.当他登上帝位,就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去吊唁,他还亲自参加了葬礼.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李建成手下的一个官员魏徵曾经劝说李建成谋害李世民.
网络配图
李世民把魏徵找来,问道“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关系?”
魏徵沉着地回答“因为我那时是太子的手下,就得尽心尽力地为他着想.可惜太子没听我的话,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觉得魏徵为人刚正,很有胆识,说话直率,便提拔他当谏议大夫.唐太宗还公开对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就像治毛病一样,即使治好了病,还得注意休养.现在天下太平,四方都来归服,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盛世.但我还是要谨慎行事,把太平日子保持下去,这就要多听听你们的意见.”为了稳定人心,李世民还派魏徵去山东安抚李建成旧部,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由于连年战乱,唐代初期人口损失很多.李世民大力改革府兵制度,加强武备,击败东突厥,让他们放归被抓去的中原百姓,同时他放出三千宫女,这极大地加强了人口的恢复.他又推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方针,兴修水利,垦殖荒地,让百姓安心生产,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这一系列的措施十分有效,终于取得了让后世赞叹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代繁荣兴旺的基础.
- 上一篇: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
- 下一篇:晏子的故事之霸业因时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