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为何要“三约”才可传授兵法
话说张良谋划刺杀嬴政失败以后便隐姓埋名,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随心生不满,但还是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未到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
以上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但是黄石公为何要选定张良授予兵书呢?既然要授予兵书又为何要来回折腾半月?这黄石公究竟是何意?
如果我们从史记原文现在大致可以找到两种答案,其中一种认可最多的是出于道德的角度来解读的,因为黄石公是老者,所以,是要充分考核,考验张良是否尊重长者,比如原文中说:”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疆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从字面上来看还有第二种意思,黄石公其实是在考验张良的诚意,如: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但是沉醉我的看法与以上两种观点完全不同,首先要把原文倒着看,先看黄石公授予张良的是什么?答:《太公兵法》,好,这个结果确认了,再来分析就清楚了,兵法当中最看重的是什么?答:”先“,也就是说兵家最看重的是”先“或者说是对于时间的掌控,这个”先“字可以是”先发制人“也可以是”先入为主“或者说”先声夺人“总之就是事前准备比别人快,比别人更充足,那么黄石公前两次约张良,张良却都迟到了,让黄石公觉得张良并没有准备好,或者还不具备兵家的基本素质,当第三次约张良时,张良未到半夜就在桥上等候,过了一会黄石公才到,此时黄石公大悦,授予其太公兵法。
孙子兵法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就是说,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让自己不能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敌人出现错误从而战胜敌人,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在于让自己准备充足布守严密从而无懈可击,最后能不能战胜敌人要看敌人是否露出破绽,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可以做到不被敌人战胜,但却未必一定能打败敌人。试想一下,如果两军交战,如果一方早于另一方提前到达预定战场,它的好处是什么,首先可以提前勘察地形,占据有利位置,埋伏奇兵,以逸待劳,提前布设阵型,修整军队,如此不但能做到”先为不可胜“而且还可以创造战胜对手的条件,那么后来的另一方呢,匆忙行军,仓促备战,时时处于被对手牵制的不利地位,这就是兵法当中”先“于对手的重要性,先于对手就能提前准备,提前准备就可以时间充足,那么孙子兵法当中还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也说明了战前准备的重要性,做事谋定而后动,而把事情想到别人前面,并做到别人前面,准备就更充足,则胜算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