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方寸唐卡描绘热贡艺术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2-05-19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实,紧盯“两会”新闻的娘本,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热贡艺术”申遗的成功,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作为青海省成立最早的一家热贡艺术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坚持以提高热贡艺术知名度、打造热贡艺术品牌为己任,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创研、培训、制作、销售、展览、收藏和进出口业务等文化艺术活动工作不断深化,立志于抢救、传承和弘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院的经营理念,集唐卡、堆绣、刺绣、泥塑、石雕、木雕和铜制品艺术为一体,全面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目前,已收藏明清时期老唐卡、过世老艺人及当代国家级大师精美作品六百余幅,汇集国家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唐卡大师和民间老艺人180人;年均生产唐卡、堆绣、刺绣等热贡艺术品6000幅,带动当地500户农牧户从事热贡艺术事业,平均每户每年增收两万元至七万元不等,签约画师六百余人;创作的唐卡作品《大黑天》、《木质浮雕唐》等4幅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展,截至2011年底,热贡画院资产总额达到533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

2011年3月,热贡画院院长娘本带着唐卡在青海省政府的组织下,再次到我国宝岛台湾参加大型文化展演活动。在展演期间,现场为台湾民众表演手绘唐卡技艺,使台湾各界群众充分领略了热贡艺术的独特魅力。5月至7月,热贡画院会同文化部在北京恭王府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热贡艺术唐卡展,展出的精品唐卡达一百余幅。此次展会不仅成为热贡唐卡在省外目前最大的一次汇展,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产生强烈反响;同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两岸万名青年交流会”上,热贡画院所展出的热贡唐卡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热贡画院配合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省、州、县主管部门,在澳门、天津、杭州等地举办三十余项文化艺术展览、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热贡艺术的知名度,扩大了热贡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热贡画院围绕国家及我省有关产业化扶贫政策,积极参与建设省、州、县各类扶贫开发及文化产业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多次藏区综合扶贫项目,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受同仁县扶贫开发局委托,对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庄村、吾屯下庄村、加仓么村和年都乎乡的年都乎村等4个贫困村的223户贫困户中选择223人进行热贡艺术技能培训,保证了贫困户每户有一名热贡艺术从业人员。同年7月份,受黄南州三江源办公室的委托,对黄南州45名贫困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唐卡绘画技艺培训,并为参加培训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全部纳入画院从事热贡艺术品的生产,还配合同仁县总工会对贫困职工进行多次技能培训,受训人员六十余人次。

为更好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热贡艺术发展,促进黄南州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增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能力,使劳务输出由劳力性转向技术性,同时为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优秀艺人,保护和传承热贡艺术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热贡艺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扩展、延伸产业链,使热贡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6月,经黄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南州文化体育局批准立项,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投资750万元,建设黄南州热贡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当中。

黄南州热贡画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教学育人为宗旨,以培训热贡艺术技艺人员为己任,面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招生,采用全日制、半日制、业余、短期培训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培训质量为前提,结合农牧区生活规律,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经济增收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热贡艺术产业长足发展提供方便。

同时,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本地区农牧民积极投身于热贡艺术产业的开发,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子女的就业问题,预计正常年份年销售收入1213万元,实现利税59万元,每年新增就业180人以上。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居民收入,减轻社会压力。项目启动后,除可带来直接税收外,还可促进配套餐饮休闲旅游娱乐企业的发展,吸纳居民就业,实现农牧民、企业、居民三者共赢共享目标。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有力的促进热贡艺术产业链的延伸,同时使国家产业化扶贫政策得以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