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达孜县的面具制作技艺传习点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在西藏,人们喜欢用面具来阐释表演活动中人物的表情、性格等,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达孜县有这样一群人,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七八岁,最大有四十来岁,他们每天重复着繁琐的面具制作,但仍不愿意离开这个行业。几壶甜茶陪伴着全天的工作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制作技艺传习点并不难找,坐车到达孜县汽车站,沿着公路往西走1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院子,自治区藏剧团等文艺演出团体的面具大都出自于此。西洛和他的徒弟们就生活和工作在这里,一个月难得出几次院门。“达孜县城没有什么可玩的,就算休息日也很少出门,还不如留在这里看大家制作面具,聊聊天。”二师兄旦增扎西告诉记者。冬季,早晨八点半,玉珍阿佳要着手准备十来人的早饭。早饭做好后,差不多九点钟,匠人们便陆陆续续起床吃早饭,然后干活,玉珍接下来就开始煮甜茶了,这些甜茶将陪伴着大家完成一天的工作。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坐在院子里和泥、塑型、贴纸等,“通常完成一个面具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前前后后十来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旦增扎西说道。大师兄不懂普通话,一直都是二师兄回答记者的提问,不过说起技艺,大家都说现在西洛师傅的所有徒弟中,属大师兄的技艺最好。大师兄巴桑罗布已经跟着西洛师傅学了8年的时间,师傅不在的时候,都是大师兄来指点师弟们。后来,西洛师傅告诉记者,尽管所有的徒弟都很不错,不过,很多都还不能独立做面具。现在,巴桑罗布可以独立完成面具的制作了,不过他不愿意离开师傅,所以他现在还在传习点里做大师兄。“我总共带了8个徒弟,现在有两个已经自己出去开店了,一个在曲水,一个在堆龙德庆县。要学好面具的制作,至少得要五六年时间,现在很多徒弟都刚来不久,还需要长时间的锻炼。”白玛次仁是最小的师弟,跟着西洛师傅学习了一年半时间。最开始,他一直在屋里做佛像,偶尔出来倒茶。临近中午,由于风太大,大家都把各自手上的活计搬进屋里了。16岁初中毕业,白玛次仁没有继续读书,选择了学习面具制作技艺,一年半的时间,他现在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制作。中午一点半左右,西洛师傅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徒弟们的成品,对不合格的加以指导,重新修整,“我平时都和大家一起做面具,也好方便指导他们,如果有事出去的话,就先安排好工作,回来后看看他们的成果。”西洛说。十余道工序都需要极致的耐心做面具,从制作模具到成品,工艺很复杂,像西洛这样从事面具制作20多年的老师傅,单独完成一件作品最少也得一周时间。而普通学徒花费的时间则更多,而且很多制作工序还需要师傅来协助他们完成,比如佛像脸部、手部塑形等。“大部分面具其实是报纸和布做成的,用在表演中的面具,演员身上的衣服和配饰已经很重了,不能再承担更重的分量了。”正在制作面具的旦增扎西说。制作一个面具,在客户订单量大、样式统一的情况下,手工师傅们会选择用模具来做,这样省时省力。但是一般的定做,要按照要求重新制作。模具制作首先由手艺娴熟的老师傅用自己调制的红泥做出胚样,等完全干透后在上面糊厚厚的石膏,石膏完全干透塑形后将内部红泥做的胚样打碎全部清理干净,这样简单的模具就做好了。“红泥我们都是从林周县运过来的,现在除了林周县,还没有发现更好的适合做模具的红泥。泥里还要加一些其他的材料才行。”西洛说。模具做好后就开始做面具了,先在空心的模具里铺上报纸,主要作用是固形、防粘。报纸铺好后要刷上木浆,再铺比普通纱布厚一点的布,等报纸和布基本塑形后将其拿出,暴晒干后还要在报纸上刷木浆,目的是将报纸棱角全部黏贴好。记者看到,师傅们在塑型过程中右手拿着自制的木质“蝶鞭”,左手拿着一小团红泥,一边抠挖去多余的,一边填补缺少的部分,每做一部就停下来整个观察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每个人心里都是有一个成品的,所以要按照想法不断修改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旦增扎西说。等到上面工序完成后,他们就开始了上色工作,上色完毕再喷上清漆整个面具制作就完成了,佛像制作也是如此。“上色也是有讲究的,很多宗教人物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们的面部等颜色这是不能改变的。目前,我们主要是做面具,偶尔也会做一些佛像、演出服饰等东西,去年的世博会我们的面具还参展了的,今年雪顿节开场节目的面具也是从我们这里定制的。”西洛告诉记者。今年,在拉萨市以及达孜县的扶持下,西洛在传习点里筹建了一座800平米的展厅,目前已经完成了400平米,并于今年10月正式面向市民展出,预计明年将完成所有的展厅,成为318国道旅游线上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