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船舰、武器都比日本还强,甲午战争却惨败收场?历史学者道出背后真相…
在这些战争的刺激之下,一连串改革活动就此展开,史称“自强运动”。许多大型造船厂、现代化兵工厂与规模庞大的工厂开始兴建。中国开始生产连发来福枪、先进大炮、炸弹,甚至在1880年代(光绪年间)打造出一支铁甲舰队,在当时曾被认为战力可以排入世界前10名。但一般人都认为这些努力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何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清朝在甲午战争期间蒙受了败给日本的耻辱。被面积只有10分之1的东亚邻国打败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开始变得备受瞩目。而且,相较于日本现代化运动的成功,中国的失败也变成20世纪汉学家们的重要论题,他们曾经把败因归咎于儒家思想、文化与保守主义等因素。尽管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质疑这样的诠释方式,但许多人仍然抱持同样的看法,就算是一些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也不例外。
如前所述,过去在中国史上的其他时代,儒家思想并不会阻碍创新或者排拒外来科技。许多儒生出身的官员都对佛朗机炮、西方火枪与红夷大炮等武器充满兴趣──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例,而他也许是过去5百年来最为显赫的一位儒学大家。难道儒家到了19世纪就突然变成了绊脚石?
当然没有。19世纪的所有伟大改革家,例如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等人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儒者。他们都积极采纳西方器械、西学,并且彻底革新教育、商务、财政结构与军事组织,并未受到儒家哲学或中国文化的妨碍。
事实上,近年来学者们较能够从肯定的角度去看待这从1860∼95年(咸丰末年持续进行到光绪朝)的改革运动,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有一些连自己都觉得讶异的发现。如同学者孟悦在一篇重要文章中写道:“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就产品的科技细节而言,江南制造局有许多方面在19世纪末亚洲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孟悦与其他许多人都曾指出,从1868年(咸丰7年)开始,一直到1880年代(光绪初年),中国所制造的战舰都比日本制造的更好,无论是木船或铁船,桨轮船、单螺桨船或双螺桨船,单一蒸汽机、双联式蒸汽机或者三联式蒸汽机的汽船,也是中国生产的佳。相似的,中国生产的枪械与大炮也都是亚洲之最,品质至少能与日本匹敌,甚至更好。中国人会进行这些改造与创新的活动,说明了自强运动比过去史家们所认为的更加充满活力,对中国的现代化也更为重要。
若真是如此,那中国又为何会输掉甲午战争?答案是:中国并非遭遇技术或科技上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日本之所以能进行改革,是因为先出现了一场推翻德川幕府的政治革命。1867年,德川幕府还政于刚登基不久的明治天皇,天皇开始推动一连串改革措施,而这在旧政权底下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与过去许多根深蒂固的利益相抵触。相较之下,清朝在19世纪虽然走得跌跌撞撞,但却要到1911年才被推翻。事实上,中日两国的历史存在着一个很奇怪的巧合:德川幕府与清朝刚好都维持了267年之久。只不过,日本比中国早40年摆脱它的旧政权。
对于任何老旧的国家而言,开创新局面向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反而是要摆脱旧时代比较困难。清朝擅长制造汽船与训练部队使用的来福枪,但清廷必须把很多钱都消耗在17世纪(清初)就已经建立的庞大部队上。到了19世纪中叶(道光、咸丰两朝之际)这些人数高达数10万的部队都已经成为无用兵力。清廷无法直接让他们解甲归田,也没办法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改革,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充满影响力、但却又只想维系现状的利益集团。不过,清廷也养不起他们。要是当年清朝能够把那些虚掷在旧部队身上的经费用于新军,也许表现会远胜于后来的惨况。
清朝的问题并非缺乏科技或知识,而是无法把资源集中在革新措施上。老旧体制把资源都消耗殆尽。统治者必须在各个利益团体之间求取平衡,因而没办法创造出集中化的军事结构。而且我们也别忘了,日本是一个特别有效率的敌手。如同两位专家写道:“中国并不只是输在积弱不振,应该说日本太强,才会打赢那一场战争。”击败中国后,时隔10年,日本又打赢了另一个老旧的大帝国: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