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和傅作义
2022-05-19
导读: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发起的、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我军的作战方针和作战部署,见诸毛泽东、周思来、朱德等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以及许多参战的指战员写的回忆文章,已为世人所熟知。那么, 国民党军队采取了什么对策呢?有的回忆录作者认为,在平津战役中,蒋介石和傅作义的意见不一致,因此,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针从来没有明确过。<br/>现在我们就来说蒋介石和傅作义的关系。过去,海峡两岸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似乎各有偏颇之处。或者强调蒋介石信任傅作义的一面, 或者强调蒋介石不信任傅作义的一面。我们认为,蒋介石是信任傅作义的,但又不完全信任他。<br/>为什么说蒋介石信任傅作义?1947年11月30日,蒋介石决定,撤销保定、张垣两绥靖公署,成立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傅作义为华北“剿匪”总司令。华北“剿总”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军区,即山西、河北、内蒙、北京和天津五个省、市、区。在这样的一大片地区内,驻扎着大约82万国民党军队,按照蒋介石的旨意,统统归傅作义指挥(傅作义指挥不了其中山西阎锡山的军队。实际上归傅作义指挥的国民党军队约为60万人),形成所谓傅作义军事集团;与东北的卫立煌军事集团、西北的胡宗南军事集团、华东的刘峙军事集团、华中(长江以南)的白崇禧军事集团并称为国民党的五大军事集团。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任务,就是要就地消灭这五大军事集团。完成了这个任务, 也就可能将国民党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至于在这当中,华北地区对整个战局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不待赘言。显然可见,如果对傅作义没有最起码的信任,蒋介石是不可能把这样的重任交给傅作义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57/D7/57D7ECE63DD94B2F17B613646CA14BD6.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解析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和傅作义"/><br/>三、我党、我军是决不允许这种局面实现的。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我军势必要劳师远征,追击到长江以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我们相信,蒋介石的这个决策即使实现了,也不过是垂死的挣扎,无济于事。但是,仅就作战来说,我军就地歼敌,将比移师远征,所付的代价要小得多,胜利的把握要大得多,这是肯定无疑的。<br/>四、我军移师远征到长江以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还增大了美军直接出兵干涉的可能性。这正是这时蒋介石梦寐以求的事。大家知道,蒋介石原是得到美国的支持,才敢于发动全面内战的。当他遭到节节失败之后,深感仅仅依靠美国的武器援助已经不够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直接出兵干涉上,以及由此引起的美苏冲突上,即谋求中国内战国际化。所以,这时蒋介石到处都对他的部属讲,“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一打起来中共问题也就解决。”但是,实际上,这时的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已感到失望,要想撤蒋“换马”又办不到,而不得不默认对中国大陆无能为力,正在考虑从中“脱身”。蒋介石则千方百计不让美国“脱身”。蒋介石为什么把青岛作为撤兵的中转站,通知傅作义,先把部队撤至青岛?原来,青岛除了和天津一样都是沿海城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这时青岛驻有美国海军,撤兵可以得到美国海军的保护。蒋介石显然考虑到我军不至于攻打青岛,而冒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如果与他的预料相反,我军攻打青岛,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正有利于他拖住美国,不让美国“脱身”的意图实现⑨。至于我军打到江南去,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由于华东既是蒋家王朝的老窝,也是美国在华利益最多的地区,蒋介石所希望的美国直接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也就要大得多。当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发生。平津战役是以我军的战略意图全部实现而胜利结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