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地,后退者死!'——张自忠

2022-05-19
导读:张自忠(1891 - 1940) 男,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临清,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古城,作为齐国西部故地,整座城市都素有侠义之气。这一带的人民“性强悍,负义气,遇事敢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张自忠自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br/>【从小根植于心的革命信念】<br/>张自忠出生于19世纪末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清廷昏庸腐败,国势极端衰弱,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1894年,清军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四年后,皆在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也以戊戌六君子的杀身成仁而告失败,农民自发的义和团运动也在八国联军的镇压之下宣告失败。张自忠就是在这样的黑暗时代度过了少年岁月。<br/>张自忠从懂事起,就开始接受旧学的熏陶,父亲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都毫无二致地归一于孔孟之道,因此,强调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学习之余,张自忠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令他心驰神往,由衷敬慕。对于未来,张自忠没有什么明确打算,但他的内心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好男不吃家里饭,长大了要出去闯天下!<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F6/2F/F62FA95A2C6407E794BAAD3ABA40CB35.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辛亥革命。这一年的冬天,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br/>1916年9月,在陆军第二十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的团长车震的推荐下,张自忠进入了冯玉祥的队伍。投奔冯玉祥之初,张自忠被委为中尉差遣,需要随初级官长班见习一段时间方能正式就任军官,所以又被称为见习官。凭借真诚有爱的品质和刻苦耐劳的精神, 不久,张自忠就由见习官升任排长。张自忠注重军纪、治军严厉,也爱兵如子,严中寓恩,他深知“治兵先治心”的含义和“恩威并用”的运用之妙。他的带兵天赋很快显露出来。随后,他又接连升任为连长、营长、团长。[page]<br/>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自忠奉命移驻丰台。当时丰台已为英军盘踞多年。张自忠率部到达丰台时,英军不准其进入,双方发生争执。那时候的许多中国军人,在外侮的积威之下,对洋人不免是“闻鸣镝而惊心,对弯庐以屈膝”,但张自忠血气方刚,硬是派一个连强行进驻车站。英方派人前来交涉,张自忠说:“丰台车站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军队在自己的领土上执行任务,外国无权干涉:”英军见交涉无效,就武装包围了丰台车站,向我军射击,气焰嚣张。张自忠当即命令车站守军:“他不犯我,我不犯他,他若犯我,坚决消灭他!”守军根据张的命令,一面从正面还击敌人,一面派出一个班突袭敌后,英军不支,被迫撤退。但驻守铁道的英军仍不准我军士兵携带武器,致使双方再起冲突。这次英军派遣一位中国人为代表前来谈判,要求中国军队撤兵。张自忠义正辞严:“这是中国的领土,不是英国的地盘,撤退的应该是他们!”一句话说得来人哑口无言。英军见碰上了强硬的对手,只好认输。从此,被英军盘踞多年的丰台车站重新回到中国人手中。<br/>【将星陨落】<br/>1940年5月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当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战斗异常惨烈。至下午三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阵亡,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右腿。此时,他已撤至杏仁山,与剩下的十几名卫士奋勇抵抗,竟将蜂拥而至的日军阻于山下达两个多小时。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D1/03/D1032775686840994142243646AF2D6F.jpg" class="cont_pic" alt="“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地,后退者死!”——张自忠"/><br/>1940年5月16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不久,大群日兵已冲到面前。根据日方资料,日军第四队一等兵藤冈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突然,从血泊中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他那威严的目光竟然使藤冈立即止步,惊愕地愣在那里。冲在后面的第三中队长堂野随即开枪,子弹打中了那军官的头部,但他仍然没有倒下!清醒过来的藤冈端起刺刀,拚尽全身力气猛然刺去,那军官的高大身躯终于轰然倒地。这时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