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现另一座隋炀帝陵 专家:或为衣冠冢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而陕西也有座“隋炀帝陵”,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络配图
杨州这座墓葬是今年初发现的。此前,江苏扬州邗江区槐泗镇,陕西咸阳武功县武功镇和河南洛阳罗宁县东宋乡都各自有一座“隋炀帝”陵,所以有网友戏称此为“一杨四吃”。
陕西也有一座“隋炀帝陵”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死,据记载,隋炀帝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木都没有,只好用床板将就,被草草葬于宫室之内,随后改葬到“吴台”。到了唐高祖武德五年,才按照帝王礼仪迁葬到“雷塘”。唐人罗隐感叹隋炀帝的晚节不保,曾作诗云“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不过在武功县武功镇的村民口中,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曾奉唐高祖李渊之命,将隋炀帝杨广的墓迁到他父亲隋文帝杨坚的泰陵陵旁。
当杨广的灵柩快要抵达隋文帝泰陵的时候,刚挪动一步,抬灵柩的杆子就断了,随即而来的狂风暴雨,甚至把预先选定的墓穴推平了。李世民猜想这可能是杨坚不愿让亡国的儿子杨广埋在他跟前,于是便命令袁天罡、李淳风就地测了个墓穴,把杨广埋了。所有的士兵,一人一把土堆起一座2亩大的封土堆。
[page]巧合的是,附近两座村子——罗家堡和洛阳村,也分别取“挪驾堡”和“落炀村”的谐音。
网络配图
又是毕沅搞错了或为衣冠冢
清代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是一位疯狂的“文物发烧友”,关中地区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前,都有他树立的石碑来标记墓主人。
武功的这座“隋炀帝陵”也没有例外,据居住在陵墓附近65岁的罗新城回忆,在杨广墓北边有块2米多高的大石碑,上边写的“隋炀帝陵”4个字,和洗脸盆一样大,就是一个叫毕沅的当官的题的。
“毕沅是个学者,他在陕西考证皇帝陵寝,为保护陵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陕西师范大学研究隋唐史的杜文玉教授说,不过他坦言,由于当时没有考古,毕沅只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确定皇帝陵寝所在,所立石碑“对的和错的同样多”。
杜文玉告诉记者,目前扬州发掘的这座墓,在目前看来应该是隋炀帝的陵寝所在,陕西这座很可能是毕沅搞错了。
[page]“历史上某人死后多地出现其墓葬,这种情况并不稀奇。”杜文玉解释道。比如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缢死的时候,李渊已经占据关中,并拥立杨侑为皇帝,不排除在得知他死讯之后,修一座衣冠冢来寄托哀思,毕竟那个时候隋朝还没有灭亡,隋炀帝还是名义上的“太上皇”。
网络配图
如今陵前还矗立着一块文物保护碑,上书“隋炀帝陵”四个大字,据了解这座碑是1983年设立的,而早在1957年这座墓就已经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序列之中。
不过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介绍,这座“隋炀帝陵”并没有进行过考古钻探,所以并不好确定墓主人是谁,而十多年前武功县在编订县志时,也已经认定这座“隋炀帝陵”,实际上应为唐殇帝的墓。(唐殇帝李重茂,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在中宗死后被韦皇后拥立为皇帝,后被李隆基废掉。)